汉末时期,董卓专权,天下大乱,东汉王朝摇摇欲坠。不过,即便是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东汉王朝也还是有机会摆脱危机、继续生存下去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出现在迁都长安、吕布杀死董卓后。不过,这个机会却被一个公认的大忠臣断送了,并最终导致东汉王朝万劫不复。

这个人叫王允。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1)

王允,字子师,东汉太原祁县人。他出身于士人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少有大志,勤奋好学,被同郡人郭林宗誉之为“王佐才也”。同许多官僚子弟一样,王允很早投身仕途。王允为人个性秉直,有股子牛脾气,这就注定了他的仕途必然是坎坷不安。

史书上说他“年十九,为郡吏,时,小黄门晋阳赵津贪横放恣,为一县巨患,允讨捕杀之”,把当时一个叫赵津的宦官杀了,结果闯下大祸,赵津的兄弟恶人先告状,结果“桓帝震怒”,王允倒是没事,却连累了他的上司——太守刘瓆,结果刘瓆被处死。王允为这位因自己而死的上司守孝三年才重返仕途。

如果是换了别人,有了这次“教训”之后,想必会变得世故一些,但王允却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处世原则。当时郡里有个差缺,太守王球就召了一个叫路佛的人来补上,但这个路佛的品行名声很差,王允觉得太守选人不当,于是“犯颜固争”,结果激怒了这位太守,王允因为这事被太守下令收押,准备把他处死。幸好这事被刺史邓盛获悉,“闻而驰传辟为别驾从事”,王允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升了官,“允由是知名,而路佛以之废弃”。

王允算得上是古代标准的知识分子,读五经,习六艺,文武双全。这么优秀的青年才俊,一旦脱颖而出,自然颇受人赏识,于是“三公并辟,以司徒高第为侍御史”。黄巾起义后,王允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临危受命的王允大破黄巾,“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等受降数十万”,战功卓著。但这时又节外生枝,在缴获的黄巾军物品中,发现了官宦张让的宾客与黄巾军联系的信件。要知道张让可是十常侍之一,权倾朝野,敢得罪他的人不多。碰上这种事,出头的又是这位愣头青——王允。王允的检举揭发根本奈何不了张让,却为自己又招来麻烦,怀恨在心的张让岂肯善罢甘休。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2)

不久,王允就被罗织罪名下狱,性命堪忧。正巧碰上大赦,于是官复刺史原职。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放出来没几天,他又被抓了进去。当时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连司徒杨赐都派人对他说:发生这些事,都是因为你得罪了张让,如今生死难料,得要想个周全的办法才行。甚至还有些人认为他已经是在劫难逃,为了使他免受酷刑而死,居然还专门送了毒药给他,以供他自尽。结果王允的回答却是:“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毒药求死乎!”

史书记载王允“投杯而起,出就槛车。既至廷尉,左右皆促其事,朝臣莫不叹息。”。不论你说他不通世故也好,迂腐也罢,但你不能不承认,王允确实是条汉子。也许正是因为王允的血性,使得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上疏,为他求情,结果死罪得免,活罪难逃。后经过多方营求,在第二年获释。经过这一番折腾,王允也知道宦官势力之大,于是“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间”。直到灵帝驾崩,才回到京师奔丧。这时大将军何进正密谋扫除宦官集团势力,于是让王允参与策划,王允的仕途重见曙光。于是“请为从事中郎,转河南尹。献帝即位后,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到了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89年),王允“代杨彪为司徒,守尚书令如故”,终于位至三公。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3)

即使是在董卓专权时期,王允仍然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董卓对王允还是很不错的:“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凭借自己的地位,王允保存了大量的宫廷的书籍资料和其它用具,面对董卓,王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在汉室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曾经的那个愣头青终于开了窍,没再鸡蛋碰石头地蛮干。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4)

董卓把王允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却不料王允心里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除掉董卓。董卓迁都长安之后不久,王允就提出让“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关道”的建议,名义上是征讨袁术,而事实上却是准备反戈一击,发兵勤王,只是这个计划因为董卓的疑惑而没能实施。

到了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的机会终于到了。他利用董卓和其手下吕布的矛盾,成功离间二人,分化了董卓集团,并把董卓推上了断头台。董卓被杀后,人心大快,士兵齐呼万岁,百姓载歌载舞,一时间,王允的威望达到顶峰。

可惜的是,经过这场胜利以后,王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未能正确的判断当时的局势,反而又恢复了他不谙事故的愣头青作风,结果犯下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功败垂成。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吧。

说到王允的错误,其一是没有很好的处理内部关系。王允掌权以后,捕杀了很多曾经依附董卓的朝中大臣,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年也是在董卓的关照下才得以生存。著名学者蔡邕因为听到董卓被杀而叹息了几句,也被王允下狱身死。王允自恃功高,“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造成清流人士及士大夫集团强烈不满,“群下不甚附之”。对待在刺董期间立有大功而且握有兵权的吕布,王允也是非常轻视,“以剑客遇之”,根本不把吕布当回事,气得吕布“既失意望,渐不相平”。如此一来,文臣武将都是离心离德,何以服众?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5)

他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是不懂得笼络人心。面对董卓死后留下的大量财富,吕布就提出“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这个建议对于稳定长安的局势有积极作用,但王允却不予采纳。

在如何对待凉州残余势力的问题上毫无战略眼光、书生气十足,是王允犯下了第三个错误。原本铲除了董卓以后,其手下李傕、郭汜、樊稠、李蒙上表求赦。如果王允能正确的判断形势,赦免四人,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或许能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而王允的回答是:“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心里只想着除恶务尽,逼得四人起兵造反。在这个问题上,王允还不如他一向看不起的吕布。

王允刚愎自用,又不讲策略,而关东势力对于长安政权的态度也是各不一样,诸侯心怀鬼胎,王允对内、对外都得不到支持,长安原本趋于安定的局势又变得复杂起来。终于,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率兵围攻长安,动荡再次来临。东汉王朝从此失去了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历史给了机会他未能把握住)(6)

性格决定命运,王允的性格决定了他最后的不幸结局。他拒绝了吕布提出的撤出长安的建议,决心以死报国,结果被杀入长安的李、郭等人所害,时年五十六岁,王允的宗族老幼,尽被杀害,只有两个侄儿逃出生天。在王允家族蒙受几乎灭族之灾的同时,长安,甚至整个华夏大地,也陷入到更大的社会动荡和政局混乱之中,军阀混乱的局面愈发不可收拾。“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能不说王允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虽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伟略。他刚烈的个性曾经让人无比感慨,又令人无比叹息。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定之后,王允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感慨和叹息。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因为他的致命失误最终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