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辽东上将

其实说到三国名将,小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荣,这位在《三国演义》中被夏侯惇秒杀的董卓部将,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牛人。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顶级名将(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1)

汴水之战

他曾经在汴水之战中击败冲杀在前的盟军“先锋”曹操军,然后又在在梁东之战中击败江东之虎孙坚的部队。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顶级名将(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2)

曹操和孙坚

也就是说,他同时击败过曹魏和东吴的创始人,这两个人一位是杰出军事家,一位是世之名将。特别孙坚,当时两次击败吕布,阵斩华雄,杀得董卓都想和亲求饶了,竟然也曾经被他击败过——可见他的能力在董卓军中是比较突出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狠角色,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没有列传留存,也不知道他的出生年及表字(当时可能信息不发达,猛将典韦、颜良文丑等人也都是有名无字。)

可考的只有他的籍贯,而且还两相矛盾。《三国志》中说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辽宁辽阳)。《资治通鉴》说他是玄菟郡(今辽宁抚顺)人——反正是辽宁人错不了!

我本来想至少能够找出他的表字,可惜确实找不到,他的故事只出现在别人的传记中,一共出场三次,前两次分别击败了曹操和孙坚,最后一次就战死在乱军之中了,实在是可惜。

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的片段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徐荣绝非等闲之辈。

公元190年,东郡太守桥瑁弄了一份假的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发动联军讨伐董卓,一共有11路诸侯响应,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开始的时候,盟军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很快就出现了曹操诗里所说的“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看着这些人整日不思进取置酒高会,曹操那叫一个郁闷。

酸枣会议上,曹操义正辞严的说:“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可是那些个诸侯(猪头)一个个暗藏私心,脸皮比铜墙铁壁还厚,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凡是公款吃喝的,大多是一些不干实事的人。

听了曹操这番大道理,大多数诸侯依然面无表情。曹操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带着自己的5000人马一路向西,只有好友鲍信、张邈实在看不下去了,鲍信、鲍韬率二万人,骑兵七百跟随,张邈派遣部将卫兹分兵三千跟着他一起去。此时追击的人马合计也有近三万人马,除了没有谋士之外,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李典乐进这些曹魏的武将班底当时应该都有在场,应该说曹操还是有逆袭成功的可能性的。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顶级名将(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3)

徐荣

可惜他遇到了徐荣,徐荣率军与曹操等相遇于汴水,展开了一场激战,徐荣大破兖州军:鲍信受伤、曹操中箭,鲍韬、卫兹阵亡。曹操还是在曹洪让马的情况下趁夜逃跑的。汴水之战是曹操带兵打仗之后第一次惨败,几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在这一战中舍命相随的人,曹操一辈子都心怀感激。在他有生之日,鲍信的儿子鲍勋、卫兹的儿子卫臻都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卫臻受谋反案牵连都没有事,鲍勋则在曹操死后,被曹丕所杀,如果不是卞夫人劝阻,小剑圣曹丕差点连他老爸的救命恩人曹洪也杀了,实在是薄情寡幸。

所以《三国演义》里,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那都是没有的事情,酸枣大营的各路人马与董卓军就打了这么一次,被徐荣打得大败而归。好在双方交战的时候,也涌现了鲍韬、卫兹、曹洪等一批不要命的狠角色。让徐荣对盟军的能力产生了误判,追到酸枣附近显示了一下军威就回去了,如果他知道大营里面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估计会后悔死吧。

汴水之战失败之后,曹操拿着曹洪的书信到扬州去募兵,想东山再起。少了主心骨的兖州军从此再也没有建树,在酸枣把粮食吃完以后就各自散了。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顶级名将(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4)

徐荣率军

几乎同时,长沙太守孙坚的人马也到了,一开始也很顺利,和豫州刺史孔伷屯兵梁东,以图西进。结果遭遇了被董卓留下来断后的徐荣,徐荣率军击破孔伷军,生擒颍川太守李旻和张安(这两位最后被董卓下令烹杀,煮死了,惨!),孔伷本人估计也是死在这次战斗之中,因为紧接着袁术就表孙坚为豫州太守顶替他。

孙坚在梁东之战中输得也很惨,全军溃败,孙坚和祖茂等人逃跑,祖茂认为孙坚头上的红头巾太显眼了,于是交换带上孙坚的红头巾,引开追兵救了孙坚。自己逃到野外以后将头巾缠在树上,藏在草木中逃脱。《三国志》里虽然没有说是谁打得孙坚如此狼狈,但《后汉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是徐荣打败的孙坚,而祖茂也并没有被杀,却从此不见记载。经过这两次战役,兖州军、豫州军以及曹操和孙坚的部队全部都徐荣被打败了。

孙坚的军事组织能力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他竟然把被打散的部队又聚拢起来,准备来日方长。

而和汉献帝一起先到达长安的大臣王允、士孙瑞、杨瓒、黄琬、郑太等密谋发兵,以讨伐袁术为名,想两面夹击董卓,夺回洛阳,一群文臣约皇甫嵩一起搞,皇甫嵩没有参加。但董卓却起了疑心,马上撤换了大批军事将领,徐荣也被东郡太守胡轸取代,从此失去了兵权。

第二年春天,孙坚收合散卒,在阳人大破董卓部将胡轸、吕布,斩杀都督华雄。董卓被吓得烧了洛阳退往长安,留下李傕守洛阳,吕布守渑池,两人当然都不是孙坚的对手,孙坚要到粮草以后顺利攻克洛阳。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袁绍也任命了一个豫州太守周昂进军豫州,孙坚只好把洛阳拜托给老上司朱儁,率军回去攻打周昂。

没有了曹操和孙坚,董卓从此更加飞扬跋扈,为所欲为,终于搞得天怒人怨,被王允和吕布收拾掉了。

而李傕、张济等董卓等部下听闻董卓被杀,害怕被王允治罪,打算逃归乡里,谋士贾诩建议他们先合兵进攻长安,输了再跑也不迟。

王允派胡轸和杨定去劝解,两个人却撒布流言,说王允要杀尽凉州人,李傕等人于是下定决心反叛,杀到长安城下的时候,也有了数万大军。嘴炮胡轸和杨定这个时候大概已经和李傕等人有了勾结(胡轸,字文才;杨定,字整修,话说这俩哥们的字却留下了——真不科学)。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顶级名将(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5)

徐荣

朝廷这边王允却令徐荣和胡轸出战,嘴炮胡轸马上就投降了,只剩下徐荣孤军奋战,最终寡不敌众,一代名将战死于新丰。

没有了徐荣的王允和吕布,被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的十万大军围在长安,不久就被攻破,吕布逃跑,王允不愿意跑,被叛军杀死了。

辽东上将徐荣的故事也到此为止了。还有一个小插曲,他曾经推荐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就是这个公孙度,他的家族割据辽东50年,一度势力深入朝鲜半岛,成为三国历史上的另类存在的第四国。

像徐荣这样的人物,拥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却没有政治野心。谁控制朝廷,他就为谁卖命,最终窝囊的死在了自己往日同僚的手中。但是仅凭他在汴水之战和梁东之战曾经击败过曹操与孙坚,这样的战绩就足以跻身于三国一流将才之列了吧!

以上内容文字部分为小编自家讲谭原创,欢迎点赞、关注、分享、转发、雅喷;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