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极简思维方式(简单是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最高境界)(1)

简单是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最高境界。

多年前陪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先生考察三峡,卢先生说,所谓专家,是要在三分钟之内向普通人介绍清楚他的专业,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专家,于是要求我用一句话来介绍太极拳。我没想到这个要求非常之难,我嗫嚅了半天,换了许多词汇,都没能一句话把太极拳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个问题仍然萦绕着我,至今也没有交出令自己都满意的答案来。可能太极拳太博大精深了,也许永远都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但是,能不能把一些具体问题,基本法则,重点要求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于是有试试看的想法。

凑巧,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赵寒阳先生的《一句话学二胡》的书,这薄薄的小书却把二胡从基本知识、演奏技法到“二胡之道”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赵先生自称“我可以自信地说,你若能花费一点时间将全书细细读过,一定能够获得超过十倍百倍的收益”。

我认为赵先生的自信不无道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许胜过厚厚的一册书。这正如江湖上流传“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那句话一样。

后来,偶遇一位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认识任何事物的归宿都是简单。的确,现在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实际上已经达到数百年或数十年前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才能掌握的专业程度。这些事例提醒我们,也许简单的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法,就可以省去无数的学习过程而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或许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来由吧。

当今太极拳要深入传统,廓清玄虚,融入现代,回归自然,才能造福人类。如果再用那些传统概念神秘词汇探玄弄奇的去讲解太极拳,肯定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再用那些旁征博引连篇累牍炫耀学识的厚重理论,也是不能适应现代人需要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太纷繁复杂了,简单便成为了现代人的迫切需要。

一句话才简单,用一句话给人以启迪,让人心领神会,也许是理解太极拳的捷径。

有时一句话并不真正只是一句,赵寒阳先生《一句话学二胡》更多的是一段话。我想,今后我尽量只用一句话来表述,未尽的意思,用注释来补充。有时,用这一句话反注另一句话,似乎是罗嗦,其实更为确切。有时,这句话是自己练拳的心得体会;有时,这句话可能是别人说过的,我认同了,有的作点补充,或者换个说法。凡此之类,均不敢掠美,都加了引号,但不注明出处(主要是无法注明出处)。实际上大多数的那句话却无法详证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了,我引用了或者变相引用了,希望被侵权者不必再乎,只要你说的这句话对别人有利,就是积德了。

人类的极简思维方式(简单是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最高境界)(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继造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之后,贡献给世界文化的第五大发明。它“独一无二的运动方式(金庸语)”,完全更新了人类的运动理念,破解了人们的思维定式。

——传统太极拳是集儒、释、道诸家哲理,寻求“天下至理”的中华文化拳,它产生于明清之际儒家理学走向民间时代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武术领域里的具体实践。深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符号。

——太极拳是“智、体”兼育的运动,是道器合一的工夫,必须内外兼修,脑体同练、顿渐并行。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独特运动方式。“用意”就是用思想去领悟,不是皮肉受苦或汗流如斗就能获得成功的。

——太极拳的修炼路径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与传统丹道家“顺则凡,逆则仙”的修炼理念一致,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目的相同。

——太极拳平淡无奇,练的是平常功夫,不是超常或异常的功夫,更不是反常的功夫。,它的神妙尽在平常之中。

——不需要超越身体极限的痛苦磨练,其动作姿势的要求,也没有超过身体的正常活动范围,它也没有任何禁忌或条件限制,无论男女老幼、不管体弱身强,统通皆宜。

——太极拳因其平常,故要坚持,即持之以恒也。正如大米白菜,平常之物,须臾不可离也。

——太极拳并无秘籍诀窍,只需要“知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就行了。而太极拳的规矩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有人说过,若能把简单的做到极致,则成绝学。

——“由技而进乎道”,是中国古人对技艺的最高要求,太极拳也要从具体的肢体锻炼中,获得新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

——太极拳的理论指导与现代体育观念背道而驰,不是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朝着更慢、更弱、更静的方向。其它运动是做加法,而太极拳是做减法。

——太极拳不是阴谋诡略的武术技巧,而是蕴含“天下至理”的中华文化拳。

——太极拳不是千锤百炼“锻炼”出来的,而是从舒适愉悦中“颐养”出来的。不是身体的苦练,是精神的休闲。

——太极拳不容易自学成功,需要“名师”口传身授。

——“斯技旁门甚多”。若无明师指导,容易误入歧途。

——太极拳重在坚信,贵在坚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太极拳不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正如佛祖无所不能,惟其不能替你成佛一样。

——太极拳集真、善、美一体。拳是武艺,其术必真;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心必善;拳架正大庄严,其形态必美。

——“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克敌制胜的方法,那是武夫拳;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强身健体的方法,那是病夫拳。两者都仅取一隅,未得太极拳大用,可惜糟踏了太极拳。”

——如果把概念游戏理论推导的太极拳当作学习方法,那是迂夫(迂腐)拳,也是糟蹋了太极拳。

——太极拳与其它运动既不相悖,又不相容,还不相同。不相悖是指运动强身健体的效果;不相容是指太极拳与其它运动的路径反其道而行之:不相同指不能够借鉴其它运动的经验,要保持太极拳的纯正性。

——太极拳与体育不同,体育要求体能的短暂爆发,追求的是成绩和极限。太极拳要求保持平常的状态,涵养的是稳静舒适、自然和谐。

——“大道至简”,太极拳动作没有超过身体正常活动范围的要求,因而平淡无奇。

——“至精至微”,太极拳是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永无止境。

——太极拳体、智兼育。“体育”,需要外体勤锻炼;“智育”,需要内心善领悟。

——内外兼修,脑体并养,体用均衡,顿渐并行。

——“就养生健体而言,太极最为超绝,八卦次之,形意又次之”。(张义尚《武功薪传》)

——太极拳的保健机理不是所谓的“内脏按摩”或“运气”,它只是因放松肢体而“外顺内通”,符合中医“通则不痛”的理论。

——太极拳不能根治疾病,可以减小症状,延缓发展,部分病痛可以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