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是用来改造或者塑造人的,向着主流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的需求,去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为。品德德行、知识技能都是需要传承的,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教育是串联这些环节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接下来只从中国的角度讨论一下教育的本质。

对整个民族的教育

远古的神话,其本质与教育有什么不同吗?应该是没有的,神话就是我们最原始的教材。想想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对整个华夏民族的教育,教育了一整个民族不屈服、敢改造、与大自然等巨大不可抗力作斗争,或许正是这种教育使得整个民族有足够的凝聚力,能够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传承文明,以至于留下了唯一文明古国,这些文化的认同感不灭,华夏不灭!!中国梦,中国的伟大复兴更是不能少了这些基因,中国人的气味和自信。谁说中国人没信仰,中国人信仰的就是自己的文化,自强不息!

谈谈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4个维度理解教育的本质)(1)

从宏观来讲,对社会、国家、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的模范。教育的本质及意义就是要塑造一群人。

对个体的教育

从宏观上说完,自然要说个体,当然个体的教育与民族的教育是割离不开的,社会或民族都是由个体组成的。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那就具有社会属性。比如二千年的封建中国,接受教育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而统治阶级对其子弟的教育更是有着其目的性的,为更好的巩固其阶级利益。

仁义礼智信就是是教育,可以给人一些为人处事的准则或道德标准,约束人的行为,以期望社会能够安定和谐。不难看出,古代中国更注重的都是对人心的教育。我们对个体的教育要求就是有着高尚的情操。或许这两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指明对个人和对社会教育关系。

谈谈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4个维度理解教育的本质)(2)

当然了,读书人的理想观念不尽相同,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接受教育是为日后的发展,历史上平民也曾有过“学而优则仕”的机会,总之,不接受教育是不能向“上”的。

这里说过题外话。因为中国注重指向内心的世界,我个人感觉这也是科学不能从中国兴起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现在那些“拘泥”于心灵鸡汤的网络图文、视频能大行其道,好像中国人更热衷情感的体悟。

出世的教育

前面讲的对民族、对个体的教育是社会主流的教育。而佛、道本质上讲也是教育,都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如果说仁义礼智信是用来使社会安定有序的,是处世的,那佛和道就是出世的教育,虽然系统接受这种教育的人要少的多,但对主流教育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人群都是不容小觑的。尤其导人向善的部分与主流的教育是不矛盾的,不论如何都是在改造人。

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

中国的传统教育主要都是针对人的体悟,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包括数学),追求的是实用性,对创造性的支持和关注是不够的。比如我国的工匠持续使用了墨斗等工具近千年。直到晚清的洋务运动之前,科学技术都被蔑视为“奇技淫巧”,坚船利炮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嘴硬的顾着自己可怜的自尊心。我们中国人吃这亏,可是吃的“饱饱”的了啊。

谈谈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4个维度理解教育的本质)(3)

目前为止,我们没人怀疑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重要性。我们现代的教育的任务也好像比之前要多了,我们的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而政治、经济、数学、物理等等学科也是前所未有,未变的就是教育在使每个个体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得自己更适合或更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