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食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龙门阵硬是摆不完

就算光吃不摆,大概也够吃上十天半个月

每一条街都有它的故事

每一家店都有它的追随者

人们总是喜欢去更小众更少人知道的店

为了心中那一份唯一感

今天下班就开始小长假了

最美人间四月天

“过节耍成都”

让我们去挨着走街串巷

近距离感受下这座城市迷人的“烟火气”

No.10:电信南路

这条满是柳树的老街上

几十块钱吃到扶不住

电信路,并非印象中的现代街道。早在1938年,这条路就被命名为电字路。

这里可以说是华西背后,可以说是小天竺那转,也可以说九如村,但这里最合适的称呼,还是电信南路。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

在市中心(一环内)还有这样一条街,位于城市南北主通道(人民南路)的背面,这条街上最负盛名的,是一所医院——华西医院,在民国的时候还是一片农田。“直到1935年,德国西门子在这里修建了两座用广播电台使用的发射塔,近百米高,是当时全城最高的建筑,后来逐渐形成了路,因为在发射塔下面的附属建筑物上写着很大一个“电”字,所以便被命名为“电字路”。

后来,电信部门在这里修建了一些房屋,发射塔随着改革开放因为城市改造而被拆除,但电信路却得到了扩建,新修了电信南街,西到洗面桥街,东到人民南路三段。”

—— 袁庭栋 《成都街巷志》

安静的午后,老成都最纯正的慢生活,悄无声息地上线了。已经几乎全部变为自用的老年三轮,在下午的时候骑出去溜一圈,晒晒冬日里的暖阳,再买两个菜回家。

作为成都美食的代表,串串香自然是不能忽略掉的一类。现在五花八门的串串香店太多了,但真要说体验感起来跟2000年前后差不多的,电信路上的【一串飘红串串香】,算是其中之一。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

没有多余点缀,老派的锅底,一个油碟一个干碟,一般烫菜只选三样:豆筋、(麻辣)牛肉、土豆。老板经常爱在店里头放港台流行乐,就是90年代流行的那种。

网友“武侯区美少女”回忆到:“依稀记得十几年前妈妈带我去看完《哈利波特》第一部就是来这家吃的串串,每次路过都会跟妈妈提起,她倒是记不住了。对于我来说这是和妈妈的美好回忆,那天看了什么电影、吃了什么东西,街景的样子我都历历在目。”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

转到这边街上,就是“金陵横街”了,背后的小巷子有成都“四大甜不辣”之一的【黄嬢甜不辣】,好吃的东西自然俏,经常6点过7点钟不到就没啥子菜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

之于我而言,会想起许多年前,和小伙伴在老李雪牛杂一人一盘千丝牛杂的疯狂岁月。好吃不贵,大概就是整个电信南路和金陵横街上的餐馆最主要的特征了吧。

No.9:解放西路

全是江浙潮汕风味的美食街

恐怕全成都只有这一条!

成都的南门以繁华、现代而吸睛,东门在老旧之中不断创新,西门看起安静而宜居,唯独北门,似乎大家都甚少谈及,就连美食公众号似乎都不太有北门的文章。

在这条主干道的西侧——解放西路,在这样一条老街,因为有不少来自温州、潮汕等地的生意人在旁边的荷花池(贸易市场)做生意,而形成了这些外地商人们的生活圈子对于这些吃惯了海鲜的外乡客们,能在这儿找到一份家乡的味道和温度。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6)

“解放路,是一条总长度达2300米的大道,也是成都南北的主要通道,也是为了纪念成都解放二十周年在1968年改名为“解放路”,这条大道也正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的大道。”—— 袁庭栋 《成都街巷志》

这条街可以说是去年的网红街,不少美食媒体都做了专门的报道,一端是门庭若市的物流货运,一段则是大大小小的江浙潮汕餐馆。

街上最推荐的就是【广东张记烧鹅】了,店铺不算显眼,主打是烧鹅烧鸭,烧排骨叉烧肉也不错。如果第一次来,可以先尝尝烧鹅套餐或者烧鸭套餐,感受一下烧鹅甜甜的脆皮和肥美的滋味。虽然是粤式美味,但成都人对烤鸭的热爱一点都不比川菜少。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7)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8)

这条街上的【闽南风味小吃店】,主营的菜品在招牌上一目了然。去的那天只有阿婆一个人在店上,给我来了一碗牛羹汤(牛肉、牛肚),还有一份小肠灌蛋,这道菜估摸着很多人都不知道。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9)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0)

阿婆闽南小吃店的隔壁,是一家【潮州小吃】,说摊倒也不为过,店面很小,只有两三张桌子,下午的时候倒也不忙,只有一位食客在嗦米粉。

在这里开店10年的老板看起来年纪也并不大,差不多20岁不到就来到成都打拼了吧,他熟练地往米浆放好鸡蛋并撒上肉末和小葱,不一会儿两条肠粉就端上桌了,一个有蛋,一个没有。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1)

对于吃惯了麻辣口味的我们来说,去这里探一探相对清淡的江浙潮汕之味,应该会有收获。

No.8:宁夏街

一座校,两条巷

就撑起了老西门的吃喝玩乐

提起宁夏街,老一点的成都人都会说“就是四大监那边嘛”,曾经赫赫有名的宁夏街监狱建立于此有近百年了,直到2001年才搬到了郫县,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商场和满眼的美食。

站在宁夏街口,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裙楼,鳞次栉比的招牌,都在告诉大家,这里有丰富的生活休闲可取之处,你总能在这里找到一款最舒适的选择。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2)

宁夏街一个为人知晓的原因,则是树德中学的所在地。作为成都最有名的三所高中之一,树德中学也成了这里的地标之一。不论是【“M”记】还是【KFC】,一年一年的,也不知陪多少学子们度过了无数个学习的日子。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3)

在树德中学对面的【姜蹄花】,是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老店,滋补蹄花汤里不仅有雪豆er,还加入了当归,再搭配一碗青椒酱油调配的蘸碟,惹得很多成都人打个的都要跑来吃。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4)

图:姝恒Lesley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5)

图:SUNRUII_

在还没有烤匠、探鱼的时代,【滋味烤鱼】基本上就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专做烤鱼的品牌,最早成名于祥和里,但多年发展下来,树德门口这家店生意居然还一直保持得不错。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6)

图:OTRio

曾经一片空白的坝子,突然就布满了一家家小吃摊,这个由新城市广场打造的【夜猫子夜市】,简直摸透了“抓住了成都人的胃就等于抓住了成都人的心”的道理。一走进来被琳琅满目的美食整得来走不动路了,啥子都想来一份。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7)

在这藏龙卧虎之地,有奇味,也就有奇人。有家卖新疆羊肉窜的小哥,就被称为“新城市彭于晏”,不止这一带很火,据说在抖音上也出了名呢。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8)

宁夏街不长,但就这个小小的商圈,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了老西门人热爱的吃喝玩乐聚集地,也是旁边九中学子们的青春时光。

No.7:暑袜北街

这条街上从不缺的,大概就是美食了吧

成都的街道,有些很直观,看名字就略知点过往的历史。

就像暑袜街,这条街上原来有很多卖毡袜的店,后又因可以买到轻巧凉爽的尤墩布(云绸)袜而广为人知,便开始生产薄布袜,俗称暑袜,由于布袜畅销,商店增多,加之成都人穿夏袜的时间长,故称此街名暑袜街。

百余年来,暑袜街见证了太多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商业的发展。但民以食为天,这里从不缺的,大概就是美食了吧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19)

1901年12月24日成都成立了国家邮局,也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邮局。老邮局历经了近代中国的各个时期,现在可以看见的是在1937年的基础上重建的,听网友说这是成都最美的邮局。

在老邮局对门子的【九哥担担面】,少说开了差不多10来年吧,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担担面是一绝,面汤自己打也不怕干口。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0)

赖氏羊肉汤】是开了20年屹立不倒的老字号,每到晚上都是爆满状态。对于像我一样打小就在附近居住的成都人来说,这里有满满的情怀。去年的冬至当晚,就是在这里吃羊肉汤过节的。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1)

和它长期为邻的,还有一家【三江烤鱼】,也是宵夜不错的选择,以前每周末还要去市体中心打羽毛球的时候,经常打完了过来这边网吧坐几个小时下来,兄弟伙几个搓一顿,就是最美好的时光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2)

在暑袜街,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童年记忆和青春回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吊脚阁楼的茶铺早已消失、曾经去打包过菜的串串店也不知所踪。

No.6:红牌楼北街

你能想到的成都老味道

都在这条街上……

老成都(如今已经可以放宽标准到二环内了),有不少集中了大量美食的生活片区。玉林和红牌楼绝对是两个叱咤成都的代表。

前阵子和一个同行聊天,他说他刚来成都的时候就住在玉林。其实不止如此,很多刚来成都工作的人,都会选择在这两个地方居住。

片区内最著名的街道当属“红牌楼北街”,沿着走下来会发现是一套环状的街道,并不宽敞的街道两边,挨家挨户都是各种小店铺。高楼大厦在这里很少见,而更多的是上世纪的老旧居民楼,低矮交织的电线和略微倾斜的电桩桩,就是现在的红牌楼片区。

走进红牌楼北街,就像穿越回了小时候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3)

牛杂火锅,在成都是介于红油火锅和“辣菊花”火锅之间的一个神奇的存在。

这一带,就要数【雪花食坊居牛杂火锅】最有名了。这家藏在小街却牛到不行的火锅店,那牛油是相当的醇厚,所以千万不要穿得太高档了,没有个两三天味道消不掉,还是有点打脑壳。作为成都人心中牛杂火锅Top 3,他家自然也是每天排队,从中午开始。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4)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5)

图:@曾曾酱

这条街上有家【张氏海味面】,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住在这里的居民没在它家吃过一碗海味面的人数几乎为零,更有不少可以说是吃了10来年了。

成都不乏以牛肉、鱿鱼、怪味、杂酱等著称的面馆子,但是这家的招聘偏偏是海味面。墨鱼的鲜香、饱满的蛤蜊肉以及被海味浸泡入味的面条,吃起也就一个字——鲜。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6)

图:@贪吃的笨笨虫

往前走一点的【钱坤面】,虽然不及张氏那么老资格,但是也不乏资深吃货慕名前往。招牌是他家的特色扣肉面。扣肉非常得耙,一夹就碎了。色泽诱人,充满油气!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7)

图:@好听的维尼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8)

图:@时间不会让我忘记你

在这种烟火气特别浓厚的地方,没有一家老字号烧烤摊,简直说不过去,【谢烧烤】就是这样的存在。说起来在红牌楼开了十多年了,是红牌楼片区的居民们宵夜的好去处。

让人感到舒服的是,这家是烧烤和铁板烧都有,对于像我这种热爱烧烤但又无法抵挡煮凉粉的人来说,一样来点就是最完美的选择。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29)

图:@yangyanxi2017

有时候外地人不一定理解这种破破烂烂的老街小店有什么魔力让成都人顶礼膜拜,但在我看来,这些环境不咋不咋的店,有太多的情怀在里面,这是时间的魔力。

No.5:过街楼街

这儿的一条条小巷

简直就是成都的网红店孵化器

长顺街上有许多小巷子,在其中一条叫“过街楼街”的小街上,望着已废弃的红砖房,仿佛觅到一点上世纪的光景,也只有漫步在这样的小街,才会遇见这样悠闲的成都人优哉游哉的下午时光。

从新城市广场到人民公园,从长顺下街到长顺上街全长不过1700米,沿路的两侧全都是300多米长的小街。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0)

“清代在成都市区偏西部修建了满城,中间有一条中轴线式的主要通道,在它两边再分出许多条胡同。有人把当年满城的街巷分布比作一条蜈蚣。”

—— 袁庭栋 《成都街巷志》

成都人最怕的误解就是,饺子只有钟水饺

在过街楼街另一端的路口,有一家【但水饺】,算得上成都有名气的苍蝇馆子。饺子就是我们小时候吃到的那种蘸水饺,煮好之后再放几片烫好的菜叶子就端上桌,蘸水是老板给你调好的,是味道好坏的关键所在。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1)

图 :panpaddy晴天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2)

图:cnlemon

在金色夏威夷的对门子,有一家成都最早一批的网红甜品店【雪娃娃】。名字是不能再俗气了,来自台北的招牌芒果冰,成为一个时代成都人的甜蜜回忆。

@邓梦万儿:晚上坐车经过长顺街路口,突然发现从小学就开始吃的雪娃娃刨冰店没有了,换成了一点点和wowo超市,有点伤感。小学时几块钱一碗,最后一次和好朋友一起吃时已经是38元一碗了。雪娃娃没有了,青春又离我远了一点。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3)

图:Remember言

如今的红墙巷,从长顺街进来,就是一家装修风格极具年代感的串串店【张叔叔锑锅麻辣烫】,黄色的木框玻璃,妥妥的90年代校园风。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4)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5)

得益于宽窄巷子的景区效应,老成都的这十几二十条小街,都像焕发了新的活力一般,在这十来年间,走出了多少网红店。

No.4:桐梓林

午后一杯咖啡,入夜一杯酒

在桐梓林感受成都的诗意与洋气

这是这份榜单里面唯一一个不那么道地的推荐了吧,不过既然是在桐梓林片区,也就不奇怪了。吃的馆子太多,总要有一个下午茶和夜生活的去处,桐梓林不正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吗?

桐梓林,是成都豪宅发源地之一,从诞生凯宾斯基、锦绣花园、中华园等早期高档酒店、住宅开始,就一直是成都本地乃至西南的名流富豪聚集地。曾经坊间一直有玩笑话称:走到桐梓林里面,小区里最撇(差)的车都是奥迪。所以大家对桐梓林的认知,可见一斑。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迎面吹来的夏夜晚风拂过脸颊时,混合着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和异国情调的气息,却又不失股子成都特有的闲散劲儿。

而桐梓林最不缺的,大概就是饮品店了吧,一大堆独立咖啡店在这里争奇斗艳。记得很多年前和一个媒体的妹纸约在桐梓林的星巴克采访,那时候就没得一家独立咖啡店。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6)

在紫竹中街的【The Robber Coffee】,开业已经有一年多了。小店干净明亮通透,进门就看得到店主的很酷炫的机车头盔,墙上还放着各种CD,摇滚的居多。文身、机车、音乐和滑板,但偏偏又有些安静、细腻的反差萌。

小店主营意式咖啡和单品手冲咖啡,也搭售甜点。最特别的是“焦虑抑制剂”,名字很酷是不是,里面加了百利甜,口感大概是咖啡奶酒的三重奏。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7)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8)

但如果你想找一家比较别致一点,去桐梓林核心地带的大世界1楼的【Fegue Bar】就准没错了。超级低调的门面,进去是一个黑胶唱片店,但实际上酒吧有一个暗格,需要服务员输入密码才可以打开。店里主营苏格兰威士忌,性价比在桐梓林-玉林一带,算高的。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39)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0)

桐梓林外国餐厅特别多,日料、披萨、牛排等应接不暇,但是桐梓林真的就这么没有点接地气的东西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成都,能做到和红旗连锁一样两三条街就是一家店的,大概也就是成都的火锅店了吧。

看到【缺贰张老火锅】老板儿熬底料,手撕鲜毛肚,就忍不住想去尝一尝鲜这家重庆老火锅的口味。

重庆火锅重在牛油锅底,再掺上老鹰茶,吃到后面是越吃越香,辣而不燥。午餐肉可以说是我们从小吃到大都必点的一个菜,原以为梅林就是经典了,这家还可以做一个升级版,午餐肉里面夹了挨边1/3颗粒分明的肉嘎嘎,无愧“网红午餐肉”的称号。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1)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2)

不管现在成都发展如何快速,商业中心又开了多少,但在成都人的心目中,二环路人南立交的两侧,玉林代表了成都的地气,桐梓林则展示了成都的洋气。

No.3:较场坝

这是“成都的华尔街”

白领午餐图鉴

较场坝,过去这里是驻扎军队或是士兵操练的地方。但如今这里的大小餐馆云集于此,这里被我们戏称为“成都的华尔街”,自然与这里众多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公司有关。在这里出没的,大都身着职业装。

尽管这里离市中心上街很近,尽管这里也有很多年轻白领出没,但是这里的悠闲、安逸,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凡是来过这里的人,相信都会被这里繁华却不浓郁的生活气息打动。

所以,这里的餐饮馆子,可是一点也不少。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3)

中午12点不到,各家饭馆陆陆续续开始上客了,几乎整条街上都飘着了各种食物的香味,还有老板们卖力的吆喝声!“帅哥,几位嘛!”、“还有位置,进来坐嘛!”、“要吃啥子,看好了喊哈!”

不吃肥肠,不算真的了解成都人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很多人在成都挑战吃肥肠,说明啥子,说明肥肠是个好东西,只是有些地方的人就是吃不来,代入感太强。但实际上,在【黄哥江油肥肠】,不论是爆的、炖的、烧的,样样都是绝佳的体验。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4)

邓婆婆鸡片】、【江胖哥卤肉】都是附近住家户常常光顾的店,自然也深得这里的上班族的喜爱。

鸡片,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和鸡杂伙到一起拌,油气比较重,吃到后来有点点麻。再来一碗豆汤饭,好吃又不贵~倘若是天凉的季节来,还可以同事几个点一份鸡汤熬出来的汤锅,暖心暖胃。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5)

街斜对面,有家【魏水饺】也招人喜欢,店内店外坐满了人,高峰期等位子是免不了的。它家的水饺,拌碟和蘸碟都有,蘸碟稍微别致一点,不似传统的红油酱油调配,而更像是豆瓣酱的口感。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6)

较场坝东苑西门这一条街,是小餐馆最集中的地方,并不长的一段路上,加起来有差不多50家名门店。不论是面条、米线,还是冒菜、盖饭,也有鸡排、鸭脖子这些小食。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7)

对于在这附近上班的白领们来说,中午的时间匆忙、短暂。有的三五一群,就是图吃个丰富;也有独善其身的人,虽然形单影只,但也能在这里找得到一家舒适、自在的馆子,毕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No.2:李家沱

成都的面,怎么在全国也排得上号!

李家沱,从一环路三友路的中国石油加油站作为起点,到成大附中所在的十字路作为分支,华油路上汇集了各种大小餐饮,而往沙河方向走,无疑是李家沱人的后花园。安逸的成都人,在这里优哉游哉得搓着成都麻将。

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总是能看见穿着“成大附中”校服的学生,中午饭点时间也经常从梁家巷骑自行车到李家沱拓展美食领域。

在李家沱,不仅有年少时单纯的幻想,也有青春期最难忘的回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8)

路口上的【口味鲜面庄】,已然是几十年的老店了。招牌的口味鲜面,一两的份量装在一个小小的碗里,虽然看起很少,但却有一种精致感。一碗面条,佐料超多。混合这青椒、红椒、芽菜,在飘满芝麻的红油辣子里,这个“凉拌鸡”的香味挡都挡不住。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49)

街上有一家【开了15年的肥肠粉店】。门口一口大锅,里面煮满了肥肠节子,对于肥肠粉爱好者来说,这简直就是大杀器啊,不走进去点一碗肥肠粉再加两个结子,就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胃。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0)

学校门口也永远不会缺少奶茶店、甜品店。不过去年开始就特别流行冰粉,所以一下子多了很多冰粉店,也有的馆子是搭着卖点,一时之间一条街上一半的馆子都可以吃到冰粉。

这家冰粉店新开业不久,就只卖冰粉,以传统的红糖冰粉为主,也可以加桂花。当然现在的冰粉花样都不少,也有所谓的“全家福”的那种,料很多。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1)

冰粉店的旁边,是一家开了8、9年的冷锅串串店。老板以前在火锅店打工,学了一手技术也开起了自己的小店。每天自己炒料、熬汤,虽然小本经营,但心思却是到位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2)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3)

面条、粉肠粉、冰粉店、冷锅串串,李家沱好吃的自然不止这些。不仅仅是生活眼前的“苟且”,也是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No.1:海椒市

说这里是成都地道美食圈的No.1

我是服气的!

说起海椒市这名字,成都人的饭桌子离不得豆瓣,做豆瓣就要海椒,买海椒自然就到海椒市。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海椒市早早就奠定了“成都美食圣地”的基础。在海椒市周围团转的馆子,就是带着浓厚的老成都的气息,绝对不是商业中心里一抓一大把的ins妖艳儿风。这里十几二十年如一日,少有变化,包括那些餐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4)

温记府廟豆汤饭】的菜品十几年来也只有那么三种:拌菜,素拼,豆汤。豆汤饭就很香浓,拌头皮更是一绝,标配豆汤 白饭 拌肉 素拼。豆汤必须是荤汤,精华都在这里了。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5)

牛市口的面馆子早都成了神话,海椒市这一转的面馆子也是不相上下。成都有很多面馆子,传说老板一个比一个歪,但这家【左撇子私房面】的风格稍微有点不一样。

开店多年,老板的脾气却不暴躁,苍蝇馆子并不都是飞歪的,平易近人不是更贴切一些吗?哈哈哈,但是老板在板板上标黄、大写、加粗的“温馨提示”,画风实在是666……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6)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7)

深巷子嗨抄手】在海椒市公交站背后的小巷子里,还记得第一次开车去的时候,顺着导航一不留神就开过头了。但其实它家也并不算难找。

最贴心的莫过于店家准备了“迷你份”供选择,对于旨在尝鲜的吃货们,简直就是福音。

成都东门市井老街(挨个走完了成都这10条老街旧巷)(58)

在海椒市这么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根本不愁没有宵夜吃。愁的,大概只是去哪里吃的问题。【夜食】,好还是好找,就是招牌被树叶子挡了一半。店里面倒是有些小清新的感觉,比较明亮。

蒜蓉龙虾的个头比较大,但蒜蓉更多,蒜虽然是解腻的,但是蒜蓉整多了还是有点点闷。吃完之后,喊老板加点面进去,完美。

正如开篇所说,成都的美食街太多,但正如海椒市的街名一样,这里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岁月中都扮演着成都人买卖海椒的集市的角色,不管有多少前浪后浪在成都潮起潮落,海椒市的美食地位,估计一时间很难撼动。

写在最后——

本榜单仅代表个人意见,尽可能地在不同的街区中选出不同品类的餐饮入选。而评选的权重也不仅仅只考虑餐馆的味道,街区所带来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