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风,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在第62章,老子给我们讲述了善良之人和不善之人都应该重视大道;得道之人有求可以得,有过可以免;都是缘于大道的荫庇和保护;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3章;这一章主要是讲得道之人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难事和大事;我们先来看一下第63章的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生感悟:怎样才能干成大事(1)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过很多关于本章的不同版本,那就是在大小多少这一句后边加了一句报怨以德,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一句报怨以德和本章上下文的意思不通,所以把这一句移至七十九章,雅风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所以报怨以德的解读我们将在第79章中讲述。

因为上一章老子讲述了得道之人有求可以得,有过可以免;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当然,仅仅珍视是没有用的,道是用来修的,用来行的,不修行不足以得道;因此这一章一开始,老子就指出了修道的三个原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具体怎么理解呢?这三句在语法上属于意动用法,前面的为、事和味均是动词,后面的无为、无事和无味可以看成是副词,用来说明前面的动词。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以无为的心态去有所作为,以无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以无味的感觉去体验生活。

我们之前讲过,为是干大事,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干成大事的,这就需要集聚大家的力量,而要想有效集聚大家的力量,是一定不能有私心的,只有以无为的心态,无私无欲,无我利他,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也才能有效地把大家团结起来干大事,不为自己的利益去为才能最终有所作为;而具体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要以无事的方法,无事就是不搅扰,不干涉,不妄生事端,只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才能更好地更高效地处理日常事务。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生感悟:怎样才能干成大事(2)

同样,在生活中,要有无味的感觉,也可以说成无所谓的感觉,生活五味杂陈,可谓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得道之人能从事物的表面洞察其背后的规律,看破世间的无常变幻,也看淡生活中的喜怒哀愁,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用另一种说法,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少私寡欲,宁静淡泊。

大小多少,又是什么含义呢?老子在这里给这两个简单的词组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世间万物,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不是大就是小,不是多就是少,很难做到刚刚好;一会是大,一会又变小,今天是多,明天可能变少,期间的标准也很难寻找;老子在这里说的大小多少充满了辩证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修行大道的不二法门。我们之前讲过,反者道之动,世事往往是事与愿违,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欲求大,反而得小,欲求多,反而更少,少则得,多则惑嘛。

所以老子认为要想达到刚刚好的和谐合理的状态,就要明白“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的道理,要以小求大,以少求多,从语法上说,大小多少在这里也属于意动用法,老子主张,只要按照“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处事原则,把小的看成大的,把少的看成多的;最终就能够使小的变大,使少的增多;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事无事”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为无为”。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生感悟:怎样才能干成大事(3)

那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处理困难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伟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老子接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并且在下一章,老子连举三个例子,与此处相呼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少到多,这是客观规律,也是我们常说的道;

老子看到了各种事情发展过程中,难和易、大和小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张人们要适应这种关系,由易去图难、由细而为大,既充分看到其伟大和艰难的一面,又从细小和容易的一面起步,循序渐进,由量变慢慢引起质变,最终就会化难为易,聚少而多,积小成大。

在现实生活当中,无论是学习考试,还是科研攻坚,无论是地方上的阶段发展,还是国家整体的长久规划,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要想顺利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就像健身锻炼一样,先要热热身,如果一上来便去啃硬处,打攻坚,往往会导致失败,并且还会引来麻烦,丧失信心。无论理想有多大,目标有多高,都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再伟大的事情都要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把伟大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那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生感悟:怎样才能干成大事(4)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自己的大成就,所以才能真正做成大事。圣贤之人,心胸广大,却不会自以为伟大,当然也不会自以为是,用伟大的事情来成就自己,有道的圣人要做的事,成就他人,从细微处着手为成就他人创造条件,如果一旦自己贪图大功,下属就会曲意逢迎,最终可能耽误大事,导致一事无成。大家都听说过明武宗朱厚照吧,作为大明王朝皇帝,却喜欢当大将军,喜欢打仗,听说宁王叛乱,便要御驾亲征,然而叛乱很快被王阳明平定,宁王也被活捉,但是这个贪玩的皇帝却因为自己没有立大功很不高兴,便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然后由自己亲自抓获宁王,这样自己一心“为大”,却拿战争当儿戏的奇葩皇帝,造成奸臣当道,朝政混乱,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真正有道的圣人明白,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是靠一人之力,一己之功所能够成就的,正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来之不易,都比想象当中要复杂得多,所以凡是轻易就答应别人,许诺别人的,往往不能轻易地兑现承诺 ,那一定会造成他信用缺失,凡是遇事就想着很容易做,无限乐观,自负轻敌,那他一定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

讲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一个人难道不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吗?做事情的时候不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吗?我最初读到这一章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问,但细细想来,圣人自己不贪图大的功劳和远大的理想目标之间并不矛盾,战术上重视困难和战略上积极乐观也并不矛盾,积极不等于自负,乐观不等于轻敌,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生感悟:怎样才能干成大事(5)

在圣人眼里之所以没有真正的困难,那是因为在他们做事的时候、都会先从难处考虑,时刻都有准备,即使遇到的困难也可以驾轻就熟,轻松解决,这就是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结果,对事如此,对人也是一样,老子认为,人与人虽然地位高低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该有贵贱之别,而且老子主张地位越尊贵的人越应该有谦卑处下的态度,所以,做人要不卑不亢,面对地位高的大人物不能自卑胆怯,面对地位低的小人物也不能骄横跋扈,这样才会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以及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自然终究不会再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了。

好,我们再看一遍译文:

以无为的心态去有所作为,以无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以无味的感觉去体验生活。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困难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所以最终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给出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更多的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更加重视困难,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了。

第63章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