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建筑实践 ,作者宋春华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

编者按

4月27日,住建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加上近来恒大足球场的风波,城市建筑风貌问题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本文作者曾参与并主持了上海中心大厦第二轮方案遴选,以宝贵翔实的设计资料和科学严谨的专业评论还原了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决策过程,同时充分表明了专家以及第三方评估在城市建设风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集思广益,玉汝于成——上海中心大厦设计咨询活动回顾

作者:宋春华 SONG Chunhua

* 原文刊载于《建筑实践》创刊号(2018年11期)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设计是从征集的19个方案经整合为9个方案后,通过两轮评议遴选而产生的。

第一轮是“九进四”,从9个方案中先筛选出4个,经深化修改后,进入第二轮“四进二”,评选出两个方案,即拟用方案,这两个拟用方案由建设方——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有限公司,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确定实施方案,再按程序报批审定。

我有幸参加并主持第二轮方案遴选,深感责任重大。2008年2月28日,来自业界的建筑、结构、设备、环保、消防等各行业的专家,组成了评选组,各位评委都是知名的建筑师、专家、教授,大家共同的心愿是不负业主及各方面的期望,严肃认真,公平公正,把好的方案评选出来。

最初的19个征集方案

1、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

2、英国Foster建筑事务所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4)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5)

3、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一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6)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7)

4、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8)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9)

5、美国Gensler建筑事务所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0)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1)

6、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2)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3)

7、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一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4)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5)

8、美国KPF建筑事务所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6)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7)

9、美国RTKL国际公司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8)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19)

(以上9个方案入选第一轮方案评审)

10、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一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0)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1)

1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二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2)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3)

12、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三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4)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5)

1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二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6)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7)

14、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一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8)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29)

15、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二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0)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1)

16、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2)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3)

17、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4)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5)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进行了充分的评议和讨论,这样的交流,实际上也是个确定上海中心大厦应该是座什么样的超高层建筑的目标、愿景和如何选择评标中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尽管各位评委在看问题的专业角度和出发点会有所不同,对方案评价的侧重点也会有权重上的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家还是取得了基本共识。

1) 上海中心大厦的角色定位。上海中心大厦是我国自行投资建设的一座带有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它所处的区位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其所在地是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上海中心大厦将与相邻的两座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 (金茂大厦和世界环球金融中心) 共同组成三塔鼎立的标志性景观,而上海中心大厦无论体量和高度均居更突出的地位,其地标的角色自不待言,它应该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象征。

2) 上海中心大厦在三塔群体中应起到领衔的作用。陆家嘴CBD的城市设计是通过国际招标,对5个方案进行了整合和优化而形成的,以东方明珠和三塔建筑群为标志性建筑而独具特色。上海中心大厦是三塔中的压轴之作,它应与其它两座建筑友好地呼应,相互协调,具有良好的美美与共的整体感,同时,又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尤其是上海中心大厦因为体量大、高度高,是形成新的天际线的主要元素,必须发挥好领衔作用。

3)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风格应传承海派建筑的时尚、浪漫、优雅的先锋性,同时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上海素以万国建筑博览馆而著称,既多元包容、博采众长,又敢于突破、不落俗套而引领潮流。上海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排头兵,其标志性建筑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国际范儿。

4) 上海中心大厦应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所追求,在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维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碳足迹。

5) 上海中心大厦在超高层技术上,应坚持创新,克服超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缺陷,应用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和信息智能手段,全面提升超高层建筑的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的美好需求。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6)

入围第一轮评选的9个方案(上部4个方案获胜,进入第二轮评选)

应该讲,参与第二轮评选的4个方案,都是优秀的方案,他们对上述的几个方面都有相当贴切的回应,评委们对各个方案都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但既然是评选,其结果必定是有取有舍,经过全面比较并采取投票方式,最终是美国甘斯勒 (Gensler) 和英国福斯特 (Foster) 两方案胜出。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7)

第二轮评选过后的优胜方案:Foster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8)

第二轮评选过后的优胜方案:Gensler

评选出的两个方案,应该讲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甘斯勒的方案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它在三塔建筑群的整体效果上更具优势,此外,关键在于它具有独到的创意。

1) 具有标志性的总体创意

甘斯勒的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最后采用了圆角凸边三角形平面,在其中一角开有V型槽;竖向采用向上变截面收分并转动120°的旋转体。这种收分式旋转,增强了主体升腾向上的视觉冲击,塔身上的V型槽自地面向高空,划出一条优美的斜线,营造出一种“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意境,整个塔身可以说是上海中心大厦创作的点睛之笔,既有标志性,又带有装饰性,颇具特色和唯一性,作为上海的新地标,是当之无愧的。

2) 确定适宜的建筑高度,形成协调的建筑群体

按当下的技术和上海的实力,建造更高的摩天大楼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更高不一定更好。作为三塔一组的超高层建筑群中的一员,而且是最后入席的,它必须考虑与前两者关系的协调性。

先期建成的金茂大厦和世界环球金融中心,总体的评价是正面的。420.5m的金茂大厦更偏典雅与端庄,因建筑形式具有中国密檐塔的意象而很接地气,广受好评,在一段时期内独领风骚,成为中国超高层建筑的精品之作;492m的环球金融中心以洗练的建筑语言,采用大刀阔斧式的削切手法,使整个高塔挺拔、俊秀而极具现代感。在这样的界面前,上海中心大厦选择什么样的形体和高度,是具有挑战性的。如前所述,上海中心大厦为凸边三角形平面的旋转体,如何确定其高度,仍是个敏感的课题。经比较论证,上海中心大厦定为632m,它比环球金融中心高出140m,而环球金融中心又比金茂大厦高出71.5m,前者的高差大约是后者的两倍,这样3个制高点在天空就形成一个立体上升的空间弧线,共同构成优美的天际线。这一高度与远处的东方明珠也有较好的呼应,使整个浦东陆家嘴核心区的整体天际线在两个标志性景观处形成两个高峰,既有起伏变化,又统一协调,在浦西外滩的不同区段,都能获得优美的浦东天际景观。

3) 科学选择旋转角度

从减少风荷载的效果来看,旋转的角度越大越有利,但还要考虑旋转体造型的美观以及施工难度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的选择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经过不同角度的模型研究和风洞实验,提交的方案为整体旋转120°,每层扭转大约近1°,此时不但整个旋转体在大多数视角下都有优美的扭动而逐步上升的绝妙身姿,而且还可以减少24%的风荷载,为提高大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奠定了形体基础。

4) 垂直公共空间体系的构建

由于凸边三角形的外围与圆形内圈相切的平面加之整体旋转120°,在内外两层之间形成了若干个 (共21个) 垂直的共享空间,这些垂直的大堂又被称之为空中花园,丰富了大厦的垂直空间系列,可以为在大厦工作、旅居、购物、观光等人员,提供交往、休憩、餐饮、观景等多种公共服务,弥补了一般超高层建筑在这方面缺项的遗憾,使摩天大楼成为名副其实的“垂直城市”。

5) 双层幕墙的绿色效应

双层幕墙围护结构,更有利于降低室内外的热交换,节能减排效应明显,其采暖和制冷能耗较普通单层幕墙可节省能源50%左右,另外,双层幕墙也有利于隔音降噪等功能,从而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在方案阶段评委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创意,甘斯勒正是以创新的思维和独到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座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传承上海文脉、彰显海派建筑风范的摩天大楼。评委们的这些意见得到了建设单位及上海相关部门与领导的认可,随即在2008年6月6日,建设单位与甘斯勒事务所和同济大学设计院 (结构设计) 正式签订了设计委托协议,至此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设计单位尘埃落定。

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十分重视专家的咨询作用,为此,在2008年11月8日成立了上海中心大厦专家顾问委员会,其委员包括了多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同期举行了专家委员会的第一次咨询会议,重点是对如何修改和优化中标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2009年9月23日,又举行了第二次专家咨询会议,为了使咨询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深入探讨相关专业问题,由专家们与业主、设计和顾问单位混合编为三个专业组——建筑、结构、机电 (含绿色技术) 。

在听取了设计单位的修改完善意见后,专家仍对某些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咨询意见。建筑组就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和消防设计等共提出22个方面 (结构组提出了10个方面,机电组提出了13个方面) 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对于完善和优化扩初设计,提高设计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2009年11月28日,上海中心大厦举行了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大部分顾问委员会专家参与了评审工作,大家对提交的设计文本和图纸,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再作修改完善后,可尽快按程序提请审批,以便全面开展施工图设计。

进入主体施工期之后,咨询活动转向了室内设计,2010年6月25日,举办了上海中心大厦文化与室内设计专题研讨会,2013年10月10日,举行了室内设计专家评议会,两次会议对大厦室内设计总体风格把握、重点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创意以及大量重复性的客房和写字间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主要的意见是要与金茂大厦经典式装饰、相对浓重的风格和环球金融中心清新明快、趋于简捷的装饰手法区别开来,抓住“上海文化”和“重在品位”这两个要点,创造一种和谐、温馨、大气、怡人的空间氛围。既要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又要运用传统工艺手法,将东西方的装饰技法融汇贯通,不刻意追求豪华,也不失于粗陋,要以雅悦人,以精取胜。

此外,对上海中心大厦的公共艺术设置、编纂系列丛书等后续工作,顾问委员会的专家也参与讨论,为提高大厦完成度,塑造特色风貌出谋划策。

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咨询工作,是在建设单位精心组织下进行的,受聘专家对建设单位重视咨询工作、发挥专家作用印象深刻,说明他们在大厦建设中重大方案的决策,坚持了民主、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是大厦高质量顺利建成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上海中心大厦关键技术(从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看重大项目的决策机制)(39)

笔者的评审工作笔记

设计方面的专家咨询工作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相关的制度、办法和机制,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对专家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界定尚不明确。专家不是万能的,专家的意见也并非都是正确的,受聘专家在咨询过程中应抱着既作参谋又当学生的态度,在感到身负责任的同时,更多地是思考如何使设计咨询在方案遴选、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以为,作为咨询专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 要学习、熟悉掌握项目的计划、任务和要求,同时要学习、弄懂、理解设计方案创意,要尊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的劳动,对好的创意和方案,不但要怀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还要有“玉汝于成”的态度,要像对待一块宝玉那样善待它,相信经过推敲、打磨,一定会琢成一块成器的美玉。

2) 在“出主意、找点子、提措施”上下功夫,为方案的完善和优化提出咨询意见,供设计单位参考和借鉴。

3) 要尊重建设单位的决策。咨询和决策是性质不同的行为,咨询是参谋、参考,决策是拍板、定案。专家往往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追求完美,甚至极致,而决策者拍板、定案,则要综合考虑更多的边界条件及经济、社会因素,在权衡得失平衡后,方可定夺。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家意见与甲方决策是一致的,但相悖的案例也是存在的,对此,咨询专家不必耿耿于怀,因为决策者是要承担失误风险的。


(作者为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本文手稿、照片由作者提供,资料图片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作者翻拍)

本文转自公众号:建筑实践(id:AP-Magazine)《建筑实践》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期刊,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