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词派,

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以温庭筠为鼻祖。

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

“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字,

故亦称“长调”;

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

晚唐至五代慢词还没有发展出来。

另外一个早期选集《尊前集》也是如此,

只收小令和中调。

花间词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

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

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

开历代词作之先河,

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1)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隐娘说: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2)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隐娘说: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作者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五首,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3)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隐娘说:这首词上片别时景,下片别时情。悱恻温厚。最后一句才是亮点,分别时你着绿罗裙,我现在看到绿色的芳草都格外怜惜。由景及人,由物及人,可见其情痴一片。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4)

《南乡子·相见处》

【晚唐】李珣

相见处,晚晴天,

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隐娘说:日暮天晴,一位美丽纯真的少女,在越台前盛开的刺桐花下,和一位风度翩翩、俊雅倜傥的少年偶然相遇。两人擦肩而过,她仍偷偷回望,深情地注视着少年,故意掉下一双翠羽,匆匆骑象离开游人,趟过小河先走了。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5)

《清平乐》

【五代】孙光宪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萋萋。

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

隐娘说:这首词写伤别离。上片写正值青春节,却遇别离时。“连理分枝鸾失伴”一句,比喻恩爱夫妻别离。“又是一场离散”,说明这样伤心的分离不只一次。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之情。掩镜无语,思随芳草,言思情之盛;东风吹梦,与郎东西,言思情之真挚。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6)

《浣溪沙》

【宋代】欧阳炯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

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

此时心在阿谁边?

隐娘说:上片首句点明春末日午;次句“玉柔花醉”,以物喻人,用字妍丽;“惹窗”句写在室内外一片幽静中入睡了。下片“独掩”二句,正面写这妇人午睡后的慵倦神态;最后一句写妇人心思茫然,用疑问句表达出来,耐人寻味。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7)

《柳枝》

【五代】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隐娘说:词的首二句写冬去春来,柳枝绽出鹅黄嫩芽,低垂着如拂袖拜人。后二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为柳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为什么在人来人往的大道上,迎风飘荡,迎送行人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词人把对风尘女子的同情寄寓在对杨柳的客观描绘之中,神情摇曳,余音不绝。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8)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隐娘说:此首暗伤亡国之词。全篇摹写亡国后境界,有《黍离》、《麦秀》之悲。起三句,写秋空荒苑,重门静锁,已足色淇凉。“翠华”三句,写人去无踪,歌吹声断,更觉黯然。下片,又以烟月、藕花无知之物,反衬人之悲伤。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9)

《女冠子》

【唐】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隐娘说:这首词上片追忆“去年今日”与情人临别时的情事,下片写自从别后的相思苦况;情感深挚,脉络分明,语言质朴率真,格调低沉哀惋,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篇。

格调最高的诗(十首花间词千万恨)(10)

《梦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隐娘说: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