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变态连环杀手”题材的电影,都是不少人情有独钟的类型。

当中既有像“汉尼拔”系列(《少年汉尼拔》、《红龙》、《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电锯惊魂》系列、美剧《汉尼拔》和《心灵猎人》这样融合哲学、心理学、犯罪学、高智商等元素的作品。

也有相对简单粗暴,纯粹娱乐性,以刺激的血暴作为噱头的如《德州电锯杀人狂》、《月光光心慌慌》、《惊声尖叫》、《人皮客栈》、《隔山有眼》等系列电影。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

《红龙》剧照

但这些电影中的变态杀手,其实并不是完全的虚构,而是在现实中都有对应的“连环杀手”原型。

比如《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和“水牛比尔”,就都或多或少参考了7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变态连环杀人犯”泰德·邦迪(Ted Bundy)。而电影改编的原著小说,故事灵感就是来源于华盛顿大学刑事学专家凯珀尔在泰德·邦迪帮助下,调查绿河连环杀手的真实经历。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2)

《沉默的羔羊》剧照

最近,热衷于改编真实事件,制作过高分纪录片《制造杀人犯》的Netflix,就一连推出了两部关于泰德·邦迪的作品。

一部是4集纪录片《与杀手对话:泰德·邦迪录像带》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3)

《与杀手对话:泰德·邦迪录像带》海报

一部是电影《极端邪恶》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4)

《极端邪恶》海报

而这两部作品推出的时间也非常微妙,正好是泰德·邦迪行刑30周年的日子,他本人已于1989年1月24日上午7点16分,在电椅上被执行死刑。

在叙事的视角和侧重点上,这两部作品也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纪录片是以Ted在狱中受访的录音带作为卖点,辅以原始影像资料和周边信息的补充,来介绍他本人以及他所犯下的数十宗谋杀案。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5)

而电影,则是以Ted的女友Liz Koepfler的视角展开,聚焦其犯罪史和受审的过程,以及Liz长时间深陷对枕边人是杀人犯事实的猜疑和阴影中。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6)

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维尔(Theodore Robert Cowell)的泰德·邦迪,194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少年时期虽内向、不合群,但学习一直不错,进入华盛顿大学就读心理学,参加了许多关于体育和政治的社团活动,之后离开西雅图,来到犹他大学就读法律系。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7)

泰德·邦迪

而在这个时间节点,刚刚在西雅图消停的数起年轻女性失踪案,又蔓延到犹他州接连地发生。

但碍于当时的侦查和通讯条件,各州之间对案件信息也缺乏共享,一开始警方都没把这些案件联系到一起,调查也一直毫无进展。

直到一个侥幸从Ted手中逃脱免遭毒手的女孩Carroll的报案,警方才有了破案所需的线索和目击证人,但Carroll的逃脱也激怒了Ted,犯案未果的他,当天内又杀害了另外两个女孩。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8)

侥幸逃脱的女孩Carroll

在大众审美和朋友眼中,Ted帅气的外表、充满魅力和风度翩翩的气质,一点也不会让人把他和杀人犯联想到一起。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9)

甚至在庭审过程中,他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有着英俊脸庞、迷人笑容、充满魅力的个人形象,拥有了一大批女粉丝,他的自恋型、表演型人格也在这期间表露无遗。

有了外貌作为掩饰,Ted在犯案上也很有规律,开着一辆甲壳虫轿车随机物色对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到一个新环境作案,加上他曾经参与过政府竞选工作以及在负责针对女性犯罪的预防犯罪委员会任职过,非常清楚这些相关机构在调查此类案件中的不足和漏洞,使得他作案变得无往不利。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0)

从1973到1978年间横跨多州,被他杀害的年轻女性(最小12岁),在他承认下的官方数字是36位(真实的数字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女性无一例外都遭受到强奸、性虐、奸尸、分尸等极端残暴的对待,甚至在两次越狱期间,也没有停止犯案。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1)

如果不是因为女朋友Liz把他的名字举报给了警方,以当时的侦查条件,警方或许都不会注意到他,把他列入嫌疑名单中,更不要谈被抓住和判刑了。

无论在电影还是纪录片中,都用了不少篇幅在庭审的过程上,我们也见证了Ted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作死过程。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2)

对于自己犯下的案件,Ted一直都拒绝用认罪来换取免除死刑的条件,始终相信自己最后能逃脱制裁。

作为法学生的他,也对整个审讯过程缺乏理性的判断,高估了自己的辩护能力,每当他的辩护团队为他争取到一点有利的形势,他总能很快用自己的表现挥霍掉,甚至还在庭审过程中“炒掉”辩护律师。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3)

“谢耳朵”饰检察官

过分的乐观和自信,也使得他在判处罪名成立和死刑的裁决出炉时,震惊之余,还变得气急败坏,完全失态。

就像电影中法官在裁决后说的,“因你所犯罪行、手段之残忍,表现极其恶劣、极端邪恶、卑鄙下流,对人性体现了极端的冷漠,因此你将被判电流处死”,电影也提取了其中的原话“Extremely Wicked, Shockingly Evil and Vile”作为片名,意思就是“极端的邪恶,骇人的恶毒和极度的恶劣”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4)

另外,法官还表示自己对他并没有恶意,觉得像他这样聪明的人,本可以成为一名好律师,也很欢迎他来到我的法庭工作,可惜却选择走了弯路。

电影中,出演Ted和Liz的,分别是颜值同样爆表的扎克·埃夫隆莉莉·柯林斯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5)

以青春、喜剧、爱情等类型影片为人所熟知的他们,相对以往,这次贡献的表演同样有着不小的突破,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生涯转型的起点。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6)

莉莉·柯林斯的神颜

尤其是扎克·埃夫隆,基本是被钦点来饰演Ted Bundy的。

早在几年前,包括粉丝和为Ted辩护过的律师,都觉得他们在长相上非常相似。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7)

扎克·埃夫隆 & 泰德·邦迪

《极端邪恶》和《与杀手对话:泰德·邦迪录像带》的导演都是乔·伯灵格。

电影的剧本其实是他在准备纪录片时才拿到的,选择用比较温和、不追求血腥暴力为噱头的角度呈现的想法固然好,但执行得却比较一般,剧情碎片化,观感如纪录片,在看完纪录片后,更加印证了这种感觉,基本上就是换个视角 提炼的方式,有偷懒之嫌。

在成片质量上,这两部作品其实都不算出色,但如果你对Ted Bundy这样一个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感兴趣,那把这两部作品搭配着看,给到你的信息量还是很足的。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8)

对于Ted的作案动机,我们也只是从他在记者的引导下,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说出得知,“每次犯案后总会陷入某种欲求不满的状态,感觉下一次可能会更满足”,意思就是永远会有下一次,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一直犯案一直爽,一直犯案一直不满足”

Ted Bundy也让人联想到《制造杀人犯》里的Steven Avery,不带歧视的说,后者从长相上,比前者更符合大众对一个会犯罪的人相貌的想象。

但事实上,在两季纪录片播出后,我相信,目前更多人都会倾向于第2次入狱的Steven是无罪的。

法国越狱事件真实案例(两度越狱虐杀超30名女性)(19)

Steven Avery

又或者此前18年的冤狱,真的把他给“改造”了,如果是这样,那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就能延伸出两层含义了。

至于在现实中,我们可不要做一个轻易就被外表给迷惑的人,那样吃亏的总会是自己。

- END -

作者:小辉叔影社(Hui-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