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BA来说,大概从三年前开始,四号位开始了一次洗牌,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更迭期。也就是从2016-2017赛季结束后一点点开始的,在那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四号位的主流趋势是主攻型和空间型为主,打法上以进攻为主要偏重点,喜欢在腰位站位,开启一次单打,面框或是背身都有可能,然后一部分的四号位是空间点。

篮球的后卫前锋中锋是干嘛用的 职业篮球比赛中(1)

这部分球员大多都在206cm以上,很少有203cm以下的四号位,原因也比较简单,防守端顶不住,进攻端容易不三不四,投篮不稳,速度不快,力量不够。

除此之外有一小部分的机动型四号位,主打的是偏防守的套路,靠着三分上位,主要价值是换防和一小部分时间的护框。

篮球的后卫前锋中锋是干嘛用的 职业篮球比赛中(2)

2016-2017赛季之后,联盟做了一轮洗牌,原因有二:

首先是挡拆的打法被进一步开发了,对前锋球员的换防协防要求增加,对前锋抓机会空切和投射的能力要求增加。大体型的四号位一部分适应不了这种频繁移动到上线和换防的打法,就改了五号位去护框了。

其次是进攻型四号位的天赋缺失,短期内并没有几个面框四号位大神出现,举个例子最近几年选出来的四号位高顺位选秀是克里斯塔普斯·波尔津吉斯,劳里·马尔卡宁,朱利叶斯·兰德尔,马文·巴格利以及温德尔·卡特。

马尔卡宁是个不太担得起进攻职责的角色型球员。

巴格利目前很多方面都还不靠谱。

波尔津吉斯和温德尔·卡特其实是中锋。

兰德尔是唯一的进攻型四号位,事实上他也的确不管在哪个队伍都是打自主进攻,场均16-22分的球员,合同也拿的够大。

等到这边蔡恩·威廉森进了联盟,球迷们这是没反应过来,原来这是前几年根本没有面框型四号位,他一来,也就有了。于是新奥尔良鹈鹕进攻端有了内外的均衡型了,所以不只是联盟需求,人才需求也是个重要原因。

但四号位这两年并不只是倾向于机动性,因为护框热潮回来了。

篮球的后卫前锋中锋是干嘛用的 职业篮球比赛中(3)

真实命中率回归,篮下真实命中率和三分的真实命中率数据的更迭,表明了防守必然会再一次回归护框。

因此二中锋的现象又回来了,这个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但现如今的二中锋,可能要怪物一点,比如扬尼斯·安特托昆博,比如安东尼·戴维斯无一不是协防怪物。但整体来说,一个有着护框本能,同时能够东奔西跑换防协防的大个子,在场上的确有他的价值。毕竟五号位和四号位里只要有一个人进攻水平够就好。

篮球的后卫前锋中锋是干嘛用的 职业篮球比赛中(4)

这三年里,大概是这么几个区别吧。

四号位进攻更多靠自主的面框进攻,一定的顺下吃饼和空间价值。防守端一定的护框和更重要的协防换防,体型上不一定。

五号位更多进攻端依赖给后卫做掩护,顺下吃饼,自主进攻更依赖低位的背身和一点点面框,更能传球,体型也更大。

整体上的话,五号位空间需求更小,进攻需求更小,防守端需求更大。打进攻的中锋要能开发整个队伍的进攻,四号位的进攻端需求可以大一点,换防协防需求更高一点,机动性要求高一点,空间需求更高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