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属于和解方剂中的和解少阳一类,所谓的和解少阳从狭窄意义来解释就是和解肝、脾、胃和胆,因此临床上和肝、脾、胃、胆脏腑病变有关的疾病都可以酌情考虑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的应用(每日一方之小柴胡汤)(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的应用(每日一方之小柴胡汤)(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柴胡汤摘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段话的解释就是首先点明了太阳病发病的病因为感受风寒之邪,经过了五六日之后,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说明太阳表证已经没有了,风寒之邪进入了少阳。少阳位于太阳和阳明之间,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因此被称为半表半里。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若正胜则热势外达,故发热;邪胜则热郁不发,故恶寒。正邪交争,消长变化,互有胜负,因而表现为寒去热来,寒热交错,休作有时,故称为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主要热型,也是少阳病的主症之一,它既不同于太阳病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也不同于阳明病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更与疟疾发作时的寒热交替,发有定时有别,此种热型为少阳病独有。足少阳之脉,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犯少阳,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苦满;肝胆气郁,疏泄失职,故神情默默而寡言少语;胆热内郁,影响脾胃,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胆火内郁,上扰心神则心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喜呕。以上诸症,再加上口苦咽干目眩,称为小柴胡汤证的“八大主症”,治疗当和解少阳,畅达气机,使邪去病解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

人参,炙甘草,大枣

【组方分析】:柴胡气质轻清,味苦微寒,疏解少阳郁滞,使少阳气郁得达;黄芩苦寒,气味较重,清泄少阳邪热,使少阳火郁得清。两者合用,外透内泄,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和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使中土健旺,不受木邪之害。方中既有柴胡,黄芩苦寒清降,又有生姜,半夏辛开散邪,复有人参,大枣,炙甘草甘补调中。药共七味,相辅相成,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攻补兼施,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作用,故小柴胡汤被称为和解之良方。

@快问中医@头条健康#健康2021##快问中医超能团#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您们的健康,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