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回来的欢迎仪式(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1)

小丽语:看完这篇文章,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曾做为一名老师,在中学任教多年,见过太多太多厌学的孩子!他们完全不读,对任何的学科都没有兴趣,每天都在混日子,毫无进取之心。可出了课堂,这批孩子又大多变成一群精心充沛、反应敏捷、情商高超的小人精。然而,这群被贴了“标签”的孩子们他们是没有太多幸福感的!因为在分数作为唯一考核保准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在学校甚至有的在家庭,都很难找到自我的价值,更别谈自信。所以大多不爱读书的孩子都爱沉迷于网络,可能就是因为在那个虚拟的世界内,他们能找到自己所缺失的东西吧。

一个老师大费周章准备二十三个纸袋,确认每个纸袋都装齐了十二样东西,开学第一天,送给每个孩子当见面礼,还写了信,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温暖情怀。没有一件提醒作业考试测验卷评量练习簿,也没提醒安静守秩序准时处罚,却提醒“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提醒“挑出别人的长处”,提醒“记得帮别人擦干脸上的眼泪”。

我想起几个朋友的孩子在台湾时学习成果不佳,到国外却拾回自信心,原因可能是老师第一天就告诉他,你是有价值的,你是特殊的,而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你很蠢,除了吃饭还会做什么,你简直是多余的……

作为妈妈,谁不希望开学第一天孩子得到这样一个牛皮纸袋呢?

我忍不住想,牛皮纸袋里装的是一颗什么样的老师的心?

作者介绍:

简媜,本名简敏媜,一九六一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联合文学、远流出版公司、实学社,现专职写作。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类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散文奖首奖。自诩为“不可救药的散文爱好者”。

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下午茶》《梦游书》《胭脂盆地》《女儿红》《红婴仔》《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诗》《好一座浮岛》《微晕的树林》等。

二〇〇六年的一趟旅美的伴学之旅,让她深受震动,由此生发的追问和思索,化成四十一篇散文,成为一位母亲深情且深刻的教育省思录。

·······························································

妈妈帮

请和小丽一起关注亲子阅读,关注儿童成长,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