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

物道君语:

谁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但有时人会选择性遗忘这句话。

春困的季节要来了,早睡早起吃早餐,是想做又做不到的一件事。

大部分好事,都是知易行难。

你总嚷嚷着“我明天一定6点起床”,可明天却永远没有到来。凌晨3点时,你熬着最深的夜,起来已日上三竿。中午1点了,你揉着惺忪的双眼,吃一顿早午结合的饭。你常听说谁谁谁得了癌症,担心自己会不会也有病。你现在闭着眼都能走得到你常去的医院科室,不会迷路。你最怕看到“谁谁25岁熬夜猝死”之类的新闻。

因为网络,死亡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离我们这么近。

可死亡不单一种,有的人活着,却仿佛死了,说的是他精神活力的消亡。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2)

图片|DanielLi ©

熬夜晚起糟蹋身体,会加速变老直至死亡;晚起后,有些人一天都浑噩如行尸走肉,精神的活力会一天天枯萎直至活得像个死人。

人活着,要么热气腾腾,要么死气沉沉。

早起或晚起说起来好像并非什么大事,只是一不小心,我们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3)

图片|来源网络

晚起毁健康,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路遥如果还活着,今年就刚好是他70岁的诞辰。

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他几乎没有早晨。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像块巨石压着他。这是场体力与精神的战斗。他常常写到凌晨两点到五点,然后才搁笔入睡。

所以他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4)

日上晌午,当他刚刚睁眼,外面的世界已经很嘈杂了。他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日夜颠倒,最终摧毁了他的身体。他写完第一部时,身体的能量消耗完了;第二部写完,大病一场,一只脚踏入了鬼门关;等第三部结束,人仿佛老了十岁,皱纹爬满憔悴的脸,身体干瘦,不久就与世长辞了,年仅42岁。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5)

人体自身就有一种节律,顺应着大自然,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找到自己的节律才是最高级的养生。

一个人在年轻时,容易忽略身体发出的抗议,但一旦时间流转,踏入某个节点,慢慢就发现很多事情要做好的前提是有一个好身体。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你现在所经历的每个早晨,都将成为你日后身体的见证。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6)

晚起还毁精神,早起的人生命才有活力

晚起的可怕之处不仅是身体变差,而是起来后整个人一天都神态颓靡,没有活力。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会,长期的熬夜,晚起循环往复后,人会变得萎靡不振。

这不禁让人想知道,哪些早起的人,有着怎么样的精神活力呢?

马未都打小就对文物感兴趣,每当他看到瓷器中泛着的天青色就心中愉悦。80年代,他回城当起了工人,在那种一板一眼的枯燥生活中,是他对收藏的热爱让生命丰富起来。

而这个秘诀,就是早起。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7)

▲ 出版社上班时的马未都

那时北京的跳蚤市场,只会在清晨天灰蒙蒙时摆摊,天刚亮就收摊,卖一些古玩文物。

为了这份热爱,年轻的马未都坚持每日早起,骑车上班路上,在墨青色的清晨中穿过城区,绕到跳蚤市场上溜一圈,心情都会十分畅快。

收藏,就是他的精神世界,每当他上节目时,谈起文物收藏,双眼分明是熠熠发光,仿佛回到年轻时那个早晨。

“人帝送来黎明,是给所有人的。”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8)

▲马未都《百家讲坛》剧照

有些人的黎明闪烁着热爱,光芒照亮无数个星夜;而有些人的黎明暗淡无神,如同深渊的一记闷响。

为了人生热爱而早起,生命才有导归之处,精神才有活力,才不至于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早起或许不能给你带来财富,但能充盈自己的生命。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9)

晚起不从容,早起的人才有生活

梁实秋说过他小时候的趣事,因为起得太早去上学,学校还没开门就哭着回家了。

早起,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翻译《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时,是从太阳没出时就开始了,他会搬一张竹椅在屋檐下,一日工作到日头洒满院落,人声开始嘈杂,他便收笔。

当别人开始工作时,他已经走在时间面前,能很从容地应对接下来的事情了。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0)

梁实秋可以悠悠地在街上散步,听着鸟儿声声,看着露水湿漉的草,蚯蚓在砖缝中拱起一堆堆沙土,村里人担着自家种的菜蔬进城来,马路上有戴草帽的清道夫,还有潮气蓬勃上班的男男女女。

往往这时,他心中就充满喜悦,不由自主地感叹:“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1)

与其晚起被时间推着走的,急急燥燥,忙忙碌碌。不如自己主宰早晨,淡定而从容。

早起与晚起的区别,是那种淡定从容的精气神,就是你与别人的差距。

你可以坐上人更少的地铁,可以吃完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上班时不用排队等电梯想坐哪部坐哪部,当淡定地看别人匆忙来上班时,你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只有此时,你会从容地感叹,这是生活。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2)

一种早晨,一种人生

蔡康永说过:“人生这场戏的最终结局,其实就是一个个选择叠加起来的总和。”

有什么样的早晨,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先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再来谈人生。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3)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早起先早睡

想早起,必然要早睡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到点了,就放下手机,你没有那么多事忙,手机也没那么好玩。

第二|循序渐进

以前看过一本书,说培养一个习惯应从可以量化的小目标开始。一下子早起两个小时太难,那就从早起10分钟开始。

第三|找到一个早起的理由

知道为什么早起,才会坚持。无论是锻炼身体,学习新知识;还是享受自己热爱的事情,都是好理由。甚至,早起玩手机都好过熬夜玩。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4)

图片|阳明门下行走 ©

第四|让早起充满仪式感

仪式感像一种程序。比如用一首喜欢的音乐开启唤醒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先拉开窗帘,让阳关照射进来。

第五|定时开灯,让光照醒你

人很难在灯光刺眼的情况下安睡,可以在卧室定时设置灯的开关,一到点就开。亲测比闹钟有用。

第六|吃一顿早餐

不吃早餐的后果太多,不管是为家人精心准备一顿早餐还是犒赏自己饥饿一晚的胃,早起都是一个必要的事。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5)

图片|早韭晚菘 ©

写完这篇文章,我忽地想起某日我看过的早晨:

当昨夜墨蓝的天际撤去,东方的蔚蓝遍染人间,启明星用孤寂的眼睛凝视我们。此时,街道还是静谧的,当破晓的晨光射穿薄雾,整个世界就清亮起来。

马路行人稀落,人们披着淡淡摇曳的光晕;早餐店里烟火氤氲,袅袅而升起;再然后,街道慢慢变得熙攘,交织的声音才惊起了许多人的梦。

你来人间走一趟,总要早起去看一次这样的旭日,晨露和烟火吧。

人活得短死得久(起得越晚的人死)(16)

图片|散人歌 ©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