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1)

历史由人类所创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过去的每分每秒都被称为历史,但我们永远不知道小小的一个举动,会如何改变历史的进程。

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无法解释得“巧合”,它们有些彻底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有些则与神谕不谋而合,人们无法对它们做出科学的解释,甚至让人不禁怀疑,或许这些巧合是在昭示“世界是一个轮回”。那么这些巧合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历史的呢?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2)

刘邦斩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在刘邦还是一个亭长的时候,押送犯人的途中,因疏忽大意,不小心让一些罪犯逃脱了。在当时秦朝的法律中,若是疏忽职守,便免不了被处罚,甚至还有可能被发配边疆。刘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与其回去受到责罚,不如破罐子破摔。

于是他心一横将所有的犯人都放了,自己也跑了。最神奇的是,据说在他逃跑的时候有一条大白蛇横在路中间拦住了他的去路。刘邦在害怕之余,也只能将白蛇斩杀才能继续赶路。于是他就将白蛇斩了,而后继续逃跑。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3)

很多人会疑惑,刘邦斩杀了逃跑路上拦着他的白蛇,明明只是一桩意外,为什么称得上是历史的巧合呢?其实这个故事最有趣的是它的预言性,我们都知道在历史的后来王莽篡权,将大汉王朝分裂成东汉和西汉。而王莽,翻译过来就是蛇王。

并且刘邦在之后的逃跑路上遇到一个老奶奶正在因为自己的儿子被杀了,在伤心地哭泣。而据她自己所说她的儿子正是白帝之子,变回真身后被赤帝所杀。刘邦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正是赤帝。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4)

因为白色五行属金,方向主管西方,而刘邦是先入关中的哪一位。刘邦斩杀了白蛇,其实就是白帝。随后刘邦仿佛受到了上天的指示一样,率兵起义,先是灭暴秦,后又灭楚国,建立了大汉王朝。

政权从‘七’起,至‘七’灭

宋朝皇帝赵匡胤靠兵变一夜之间抢兵夺权,从年仅七岁的柴宗训手里夺得皇位。而他在历史上遭人唾弃的原因,正是因为上一任皇帝柴宗训的父亲——柴荣,对赵匡胤有恩,甚至在临终前叫自己的妻儿交付给他,要他好生照料。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5)

柴荣也绝不是庸君,他甚至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一颗照亮黑暗乱世的明星。但是却没有好命,只当了六年皇帝,儿子仅登基一年就被赵匡胤篡位,从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赵匡胤取得柴荣的信任和赏识还是在高平之战中,拼死包围柴荣,帮助后周反败为胜,战胜了北汉。赵匡胤和柴荣还有一个深含寓意的小故事。在柴荣身患重疾,从契丹回师途中,有人向柴荣献上了一截木头,木头上刻着‘点检做天子’。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6)

柴荣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警示,于是他撤销了当时时任都点检官的张永德,任命赵匡胤取而代之。但是他绝对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一任点检做了天子。事情极其之巧,让很多人都怀疑这其实是赵匡胤的阴谋诡计。

在当时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夺权是十分常见的,政权更替十分频繁。要说为什么赵匡胤那么容易夺取了政权,首先是因为柴宗训太小,根本无法掌握政权,其次是因为当时柴氏已经丧失了权力根基。政权被后周夺走是迟早的事,赵匡胤篡位后,也算是讲仁义。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7)

他保证了柴氏母子的生命安全,兵变也尽可能避免残杀,也算是为了老百姓着想。但是北宋的建立是从七岁的柴宗训手里夺过来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真相。

赵匡胤在位期间也还算仁爱,是一位有军事和统治才能的君主。但是在几百年后,宋朝同样也葬送在了七岁的宋恭宗手里。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宋军无力回天,政权岌岌可危。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8)

公元1276年,宋恭宗被俘虏,写下投降书,标志着南宋的灭亡。当时的宋恭宗刚好也是七岁。也就是说,赵匡胤从七岁孩子的手里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统一的朝代,而这一朝代却也同样在七岁孩子手里灭亡。

一统天下后,二世而亡

秦始皇被称为是‘千古一帝’,因为在封建的皇权时代,他的功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君主,他一手建立起了而后中国两千年的统治框架,在一统天下六千年中,他所做的绝无仅有的决策,没有一项是错误的。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9)

秦始皇的任何一项功绩,放在其他君主身上都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但他确实不是个“善茬”,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二世而亡,历史上评价他常常是两个极端。

而还有一个朝代同样是在战乱中实现了大一统,却迅速二世二亡,那就是——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修建大运河,创立三省制度。可以看到隋朝和秦朝极其相似,无论是开国君主统一疆土,还是为民修建工事,两个朝代都给百姓和后世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而结果竟然也如此巧合。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10)

两大王朝在乱世中迅速崛起,又迅速走向灭亡。要总结“二世而亡”的原因,或许正是君主野心太大,前进的步子迈得太快,上层建筑没有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难道长城不该修筑吗?难道不该开灵渠吗?难道不该统一文字吗?都该。

但是正是这些事业无比伟大,才更应该妥善统筹。政府需要考虑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民众的接受能力等等。而不是仓促决定,急忙动工。可以说在秦朝和隋朝后期,是民不聊生的。而更巧合、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两个朝代“二世而亡”之后,历史上都迎来了盛极一时的王朝——汉朝和唐朝。

历史上五个诡异巧合(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11)

结语

这些历史上的巧合无疑都论证了历史的走向,或许是由很多小的决定而改变的,而那些无法解释清楚的事件,或许是上天和自然给人的警示,或许是证明了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我们也总能在一些历史的痕迹中找到一些人为的影子,而这些痕迹正是在提醒我们后人,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不要让灾难重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