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记忆开始,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模样,所以我会忘记,她也曾是花季少女”。

电影《你好,李焕英》里的这句台词,戳中了无数观众的心。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

你是否还记得,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尤其对于像俺这样80后说,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技术条件不发达的时代,我们只能从些许泛黄的老照片里,去激活自己记忆里,妈妈年轻时的样子。

但是可惜的是,我们都无从去认识,每个妈妈在生我们之前的样子。

因为每位妈妈都曾是一位少女,她们都拥有姓名,也有缤纷的梦想,然而生下孩子之后,她们的名字,就都成了“妈妈”,她们的梦想,都变成了“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

所以,贾玲选择了穿越这种方式,拍摄了一部“妈妈的少女时代”,简单且可爱,让女儿有机会重新认识“妈妈”身份之外的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2)

红运动衫、蓝运动裤,百货大卖场、购物票、黑白电视、露天厂排球赛、搪瓷茶缸、铁饭盒、二八自行车、麻花辫、布拉吉连衣裙、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庐山恋》。《路灯下的小姑娘》,刘文正的《迟到》,风琴 口琴的配乐和金曲老歌、还有淡金色的画面,复古的细节落实在点滴的时代风物中,怀旧氛围浓郁。

80年代的淳朴,就像张小斐清爽灿烂的笑容一样,有着让人秒回纯真的美好感染力。对了,电影中的李焕英,演员叫做张小斐。

优秀的故事会与好的演员,完成共振,二者互为作用,不分割。贾玲与沈腾都奉献了非常出色的表演,但最大的惊喜,很多人也应该跟我的观点类似,就是张小斐。

从外形的角度,我们对一个好演员的要求,不单单是好看和吸睛,更多的是是否适合这个角色,尤其是年代戏,更需要演员做到快速融入任何环境。张小斐很漂亮,而且给人一种大方与舒服的感觉。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3)

张小斐在电影中的造型,不管是白衬衫,还是花裙子甚至是工装,都透着一份亲切,这就是80年代工厂女工呀。

而且,在这个饱含真情的故事里,张小斐从形象到气质,再到表演的,好似我们这一代人,记忆里、那些老照片里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连衣裙、两条麻花辫、挂着天然的笑容。

张小斐演活了李焕英的爽朗、泼辣和洒脱。你一笑,就像春风,世界就跟着温暖了起来呢!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4)

之前看了贾玲的访谈,贾玲说过在她的记忆里,母亲是传统意义上的慈母型的妈妈不太一样,她的妈妈李焕英,开朗、乐观、豁达,而且妈妈从不会把不堪重负的一面表现在孩子们面前。

“但其实,她从来没有跟我要求过任何东西。我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你想怎么样都可以。”贾玲爽朗豁达的性格,就是受了母亲很大的影响。

但是,爱笑爱面子的李焕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很多平凡女性一样。而作为母亲的李焕英,与很多妈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女儿未来的希冀、对女儿健康成长的梦想。这就决定了张小斐在饰演李焕英的时候,既要演出其个性的一面,也要突出她作为母亲的共同一面。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5)

所以在片场的时候,贾玲有时候会“纠正”她的表演:你演的是你妈妈,或者说大多数妈妈的方式,但我妈妈不会这么做,她会这样……

我们对好演员的演技要求,从来不是用力和炸裂,而是大巧不工、追求与角色同步。电影需要什么,她就表演什么,最终效果如我们所见。

电影里的李焕英,性格乐观爽朗、对待孩子教育以孩子的健康快乐为主,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几乎是母亲人设天花板,让人开心之余,不由得使人由心发问: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女性?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6)

但随着故事的拓展,在电影进行到最后20分钟时,我们终于明白这个角色身上真正的闪光点,动情之余,不由得佩服张小斐,表达出了李焕英在母亲符号之外的人物形象和命运。

看过电影的朋友都了解,贾晓玲回到1981年,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对妈妈一厢情愿的想象。她觉得母亲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而自己一直没有给母亲长脸;甚至认为自己拖累了母亲,没有自己母亲会更幸福。

可惜,贾晓玲完全会错了意。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7)

★李焕英见到贾晓玲后就合不拢嘴,因为这个大胖丫头,从诞生起就给自己带来了无数的笑声;

★李焕英抱怨过女儿“不给自己长脸”,但是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

★她虽然没有过上富丽堂皇的丰足生活,但是爱情和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

而贾晓玲,几乎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总是会在错误的时间,想方设法地弥补父母,可父母从来都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8)

由此可见,电影里贾晓玲穿越,回到过去,也变成了母亲的姐妹,与李焕英把酒言欢。而当我们得知真相的时候,就能发现张小斐的厉害之处。

因为在角色23岁的身体里住着48岁的灵魂,表现出来的状态同时拥有23岁的朝气和超越身体年龄的沉稳与包容。

干净清澈的眼神,清脆爽朗的笑声,是青年李焕英少女形象的标配,身穿运动服排球场上矫健的身影,身穿连衣裙在湖中荡舟的青春造型,更是朝气十足。尤其是李焕英与贾晓玲之间互相微笑着“飞眼儿”的细节,与贾晓玲的姐妹感更是呼之欲出。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9)

但当张小斐喊出那句“我宝!”开始,回顾这些细节,我们才完全顿悟李焕英的人设。

李焕英看贾小玲的眼神,开心中其实带着些许的宠溺;李焕英看橱窗里的自己时的眼神,明亮中又饱含了沉默的心事;就连与贾晓玲用“飞眼儿”表达喜悦时,假如不是相处多年的“闺蜜”,怎会如此心领神会?二人把酒言欢场面热情与亲昵,仿佛多年未见的“姐妹”,有说不完的衷肠。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0)

张小斐精准地拿捏出了李焕英在少女感和母性之间的分寸,在姐妹与母亲,也带出了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

我们都以为这个故事是贾晓玲希望回到过去报恩母亲、去改变母亲命运的故事,没想到这是一位母亲,也回到过去来安慰女儿,告诉女儿我很幸福,你健康快乐成长、我很开心的故事。

就像李焕英那句台词:

“我这一辈子过得挺幸福的,你们为什么就是不信呢?”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1)

这是身为母亲之外的李焕英,她坚定的人生选择,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对于幸福的自我定义,跳出了他人对自己人生的既定评价和想象。她让贾晓玲和我们都意识到,值得一过的人生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认清自己想要的,才是通往幸福的路径。

而李焕英也是天下母亲的缩影,一心希望孩子好,孩子健康快乐,是所有母亲最大的心愿。

所以,这里我们在有感于这个故事的同时,也必须要赞扬一下张小斐的演技。

对于一个喜剧女演员来说,她演得太好了,也太美了。然而,很少有观众知道,张小斐是演正剧出身。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2)

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的张小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杨幂、袁姗姗是同班同学,这个班级可是卧虎藏龙。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3)

但是小斐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一条自己的路。虽然在演绎生涯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她也一直没有抱怨什么,而是一直勤勤恳恳,直到后来她接触到了喜剧。

其科班出身的表演功底,不做作的表演,常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让张小斐从贾玲、冯巩身边“不知名的女演员”,一跃成为国内优秀的喜剧演员,而且粉丝们也称赞她:

“长得好看的没有张小斐演得好!演得好的没有张小斐长的好看!”

演员需要信念,需要全情投入,且不掺杂任何鸡贼与讨巧。这是属于表演部分的经验。张小斐的表演并不靠夸张的肢体语言,而是内敛、细腻且落地的演法,使得她可以在喜剧效果和情感戏份之间切换得游刃有余,演活了李焕英这个角色,让这个穿越的故事,变得如此真是可信。

于是我们最后记住的,是一个永远微笑看着女儿的母亲,一个有着最朴素生活观的女性。

用张小斐自己的话来说,其实每个女儿都是母亲的复刻。你再觉得自己跟妈妈不一样,但你每天看着她的言行举止,最后也会流淌进你的血液里。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4)

这大概就是天下母亲的共性吧。李焕英就像天下母亲的缩影,一心希望孩子好,孩子亦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失落,和心存感恩和爱继续前行,是我们所有人可触可感的强烈共情。

无论是电影还是在生活之中,父母都为小小的我们付出了所有,无怨无悔。而我们自以为的拖累、负赘,他们原来一直甘之如饴。什么是幸福?谁都不够代替对方下定义。因为心甘情愿的付出里,全是爱呀。就像小品版《你好,李焕英》的对白:

“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呀?”

“因为妈生了你啊!”

感谢妈妈,为我们的付出的一切。也感谢《你好,李焕英》,还有贾玲和张小斐,让我们认识到花季少女时的妈妈。

你好李焕英张小斐最后一段哭戏(李焕英张小斐的笑容)(15)

也更希望随着电影的火爆,更多如张小斐这样的好演员,能在未来得到属于他们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