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1)

作者:李伟

“我叫萧瑶,今年芳龄十九,自幼丧母,至于我父亲怎么样……”

这是近日新上映的《魔都风云》里,女主角萧瑶(周冬雨饰)请自己心仪的魔术师叶飞(经超饰)吃饭时的自我介绍。

就从这句“今年芳龄十九”开始,笔者想把这部片子说道说道。

作为一部2018年首上星的片子,《魔都风云》是华视友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道和影业、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出品的年代传奇剧,由付宁执导,经超、周冬雨、任达华等主演 。

该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出生于魔术世家的叶飞为父报仇,后走上了救国抗日道路的故事 。

一、请不要把台词不当回事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2)

看上述这段台词,是不是觉得找回了高中语文诊断病句的回忆?

“要不是……怎么能……?”“多亏/幸好……才有……”,应该是这样的搭配吧?

而关于台词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问题就越发严重了。您看出场时犹如神仙姐姐下凡的萧瑶坐下时的那段“逗比”台词,连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无言的剧本”道出了台词的分量,台词要惜字如金,字字珠玑,要让人物说出来的台词符合情景,让人物说台词的时候是一种非常理所应当的行为,让观众“习以为常”。

《魔都风云》在人物对话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沉淀。很难相信,北京电影学院参与出品的剧集居然还能出现这样的台词。

那么,《魔都风云》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何呢?

二、制作、特效、剪辑、音效都算不上合格

注水现象依然存在。有个“乌云密布的城市上空”的空镜,在前两集中出现了足足有9次之多。或许这其中一两个有提示时间流逝的作用,但笔者想说的是:很多时候这些镜头都是硬生生的插入,让观众极其不适。

漏洞显著的特效。叶飞表演“水上漂”救跳水女子时,在水里,叶飞的腿足足被水没过了小腿直逼膝盖,真是苦了叶飞,这样的水上漂功夫,他还得健步如飞去救人。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3)

本来这种拍摄的不足,导演完全可以用远景或者上半身近景解决尴尬的。可观众却偏偏看到了腿部特写,这不得不让观众怀疑剧作者的用心。

类似的拍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萧海昇(任达华 饰)出场时,从船上走下来时腿部特写时两只脚一高一低地踩在不同的地方的问题;比如演员表演时额头上不停渗汗的问题;比如叶飞表演苍鹰归来魔术时,小鸡脚掌被胶水粘住的问题……

逻辑混乱的剪辑问题。叶飞复仇的开场戏中,导演安排了另一条线——萧爷被刺。被刺后,肖海昇和权叔在秘密之所,三大家族(天哥、老朱和老金)在会所讨论这一问题。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4)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5)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6)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7)

或许是导演觉得这场戏如果就在两者之间穿插的话会削弱主戏,导演硬生生地把一场连贯的戏分解成了好多场,把本来是一晚上或一个下午的戏硬生生分解成几天,并且把夜晚的戏和白天的戏实现了“无缝对接”。不得不说,导演这种看似高明的处理并不高明,它不但没有增强剧集的戏剧性,反而让剧集显得尤其混乱。

与这场戏平行的是袁盛魁对叶飞的猜测以及萧瑶对叶飞的猛烈追求,从主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期间已经过去很多天,从“乌云密布的城市上空”的变换以及肖海昇和权叔对话的背景布置等细节,观众也可以看出来。

可导演用“对话转场”硬生生地把这几场戏串起来,一来会让观众误以为,这就是一场戏,从而产生种种疑云;二来,这种碎片化的处理手法更让整场戏的悬疑性大打折扣,让观众产生混乱。

堪称拙劣的音效丢了最终的底线。可能创作者不认为观众会戴耳机看该剧,也或许低估了电子设备的音响技术,该剧的音效处理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拙劣表现在配音的混乱、音乐的缺失以及情景不和谐等多方面。

比如:萧爷和权叔在秘密之所的对话,无论是任达华(萧爷)还是王全有(权叔),观众都能很明显地听出配音的不一致问题。

比如: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居然有画面出现“无声”的情况。虽然是过渡场面,也看得出来是特效场景,但想必观众是决计不愿意再看“默片”的。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8)

三、信手拈来的例证性动作让人物失去了本色

人物的动作是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的唯一依据。比如:张飞不可能上空城计的当,因为他勇猛果敢;关羽也不可能杀义兄,占义嫂,因为他忠肝义胆……

但《魔都风云》显然并没有很好地践行这一真理。

无论是开场令人惊奇的魔术表演,还是和萧瑶对手戏中的言谈举止,导演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叶飞显然是一个技艺精湛的绅士,心怀杀父之仇的隐忍角色。

但也正是这样的绅士居然动手打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纤弱女子,居然用食指恶狠狠地指着台下的观众,即便这个观众和自己有杀父之仇;居然经不住“天真”少女的骚扰而频频出口伤人;

如果说这些都还不足以说明什么的话,在一系列激动人心的铺垫之后,在万众瞩目之下赢了“杀父仇人”袁盛魁之后,这个心怀仇恨的叶飞居然主动和袁盛魁和解了,原谅并接受了袁家班。

不得不说,这种前后矛盾的人物动作设计不得不让人怀疑,叶飞真的是回来报仇来了吗?

同样存在的还有人物例证性动作设计的不合理。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9)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10)

前面已经讲过,天真任性的“逗比”萧瑶出场时的例证性动作是:神似“神仙姐姐”飘飘然走向舞台(这种味道通过画面的朦胧感和背景音乐烘托得尤为强烈),但接下来的动作却是笑嘻嘻如孩童般地和叶飞对话。这种反差转折当然能用,但用在人物出场时真的不合适。用在喜剧中或许合适,用在这种悬疑剧中显然不合适。

这种问题在配角塑造中一样存在,比如魔术泰斗袁盛魁怎么也看不出宗师、泰斗的泰然自若,虚怀若谷,反而多了一些刚愎自用和苦大仇深;比如作为萧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叔”,如果说对萧瑶的任性莞尔一笑显得他胸怀广大的话,一再不合时宜地追问萧爷引起萧爷不满,以及和萧爷的对话中弱智的疑问则显得这个人物实在是不符合大管家老谋深算,谦虚谨慎的形象……

四、虎头再气势汹汹也无法改变狗尾续貂的本质

“虎头猪肚豹尾巴”是写文章的金科玉律。它不但强调了文章各部分的特点,还说明了一片好文章必须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丰富有内涵才行。

但显然,《魔都风云》开了个虎头,却续了个狗尾。

导演用2集的篇幅做开场,讲述了“叶飞复仇”的故事,穿插“萧爷被刺”的戏份描写了人物生存的情境和全剧的氛围。

不得不说,如果抛开特效等方面制作的不足的话,以魔术“水上漂”“汽车自燃”“聚烟成画”三个镜头作为热开场,导演借助魔术的惊奇和悬疑,成功地吸引了观众,也快速地制造了悬念,让观众产生了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的兴趣。

至此,观众想要解开的谜团是,这是咋回事?这种神奇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这是谁造成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市民围观的过渡画面后,上海滩魔术大家们聚集在一起为观众揭开悬念,观众由此知道,这是魔术。

接着,“神秘人亮相上海滩”的新闻继续吸引观众往下看。舞台上,叶飞恶狠狠地指着袁盛魁再次制造悬念——这两人有什么仇怨?

袁盛魁一拨人的讨论以及闪回再次揭开悬念。原来,这个叫叶飞的人是回来复仇的。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11)

那么,接下来叶飞会怎样做?袁盛魁一伙又会怎么应对或反击呢?

但这一次,观众失望了。如果在此之前的悬念设置是虎头的话,后面的情节都完全让本剧从悬疑剧瞬间穿越到爱情剧的桥段中去了。两集90分钟左右的剧情中,开端设置悬念部分导演仅用了13分钟左右,而后面70多分钟里,复仇仅仅占了1/4不到的篇幅。

真正的复仇被拖延到第二集中后期才再次提起,这中间间隔超过50多分钟。笔者当然不反对导演吊胃口,但这一次,只恐怕观众已经完全被“任性富家千金倒追男”的桥段给吸引了过去,被刺杀萧爷的疑云重重吸引了过去,早已将叶飞复仇抛之脑后了吧?

更关键的是,这场精心策划,找来燕京大学校友,打通了电台、报纸、政府机关等多方势力,极力渲染的复仇计划,居然在一场魔术表演中化干戈为玉帛了。

十几年来埋在心底的深仇大恨,顷刻间烟消云散。观众做不到啊,实在是太突然了。

为了让男女主角相遇看似合理,也为了一开篇就能吸引观众,剧作者设计了声势浩大的复仇开局,又为了让男女主角的感情戏迅速进入正轨,导演不得不草草收场。

然而,更令观众不解的是,在叶飞和袁盛魁和解以后,在第三集中,袁盛魁的大弟子居然又燃起了对叶飞的复仇火苗。这种毫无铺垫的人物欲望和动机实在无法让人信服,只会让观众觉得逻辑混乱。

1号结语

精灵1号详细评测 1号测评魔都风云(12)

作为一部首上星的剧集,《魔都风云》积压一年终于面世,对于那些尚在积压中的作品,甚至胎死腹中的策划,它无疑是幸运的。

作为一部上星后必将接受观众检验的作品,《魔都风云》在制编导、服化道、摄影音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都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和那些准备充分,历经锤炼的经典剧作相比,《魔都风云》更像是一个“早产儿”,在还没能吸收足够的养分,没有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就早早地面世,结果又是不幸的——对于主创, 投资方,播出平台而言,不但是资源的浪费,亦是对自身品质的折损。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于职业有敬畏,对于观众有责任,时刻准备把握幸运的机会,才不至于酿成浪费机会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