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好的空射导弹:法国正式装备流星导弹(1)

4月10日,法国军备总局正式宣布流星远程空空导弹配备在阵风战斗机上。这种导弹能在185公斤重量、3.65米长度、178毫米弹径的重量尺寸限制下,实现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的性能。

在苏联解体以后,欧洲军备松弛,大规模裁军、砍先进装备研发项目,缩小军事投入。而流星导弹项目就受此影响极大,本身采用的就是非常激进的前沿设计,很多技术和设计都没有过往的经验积累,需要大量的实验中一次次的摸索;但是经费削减以后,实验的频率被极大的放慢了,因此型号的研制推进非常迟缓。

特别是欧洲在冷战以后,大家都不想在军事上多投钱,都指望着别人多出钱,自己多增加相关的科研和就业工作数量,搞的型号最适合自己使用;于是稍微要花钱的项目,都要搞多国联合研制,而每次一搞多国联合研制,绝大部分时间又花在了勾心斗角相互扯皮上。流星导弹1992年就对外公开存在,而直到2002年才搞完法律等一系列基本手续。

流星导弹最核心的设计,在于采用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冲压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高速飞行时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的空气,与燃料进行混合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速的喷流,推动飞行器前进。

使用航空煤油一类液体燃料的冲压发动机相对好理解,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就是靠喷油。这也是目前主要服役的冲压导弹多数采用的类型。但是凡是涉及到液体、特别是液体燃料,就在保养和维护上很麻烦,因为存在渗漏、燃料蒸发、燃料蒸汽起火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美国在冷战期间搞了一大堆的冲压导弹实验弹,却少有应用于正式作战型号的原因。

法国最好的空射导弹:法国正式装备流星导弹(2)

流星采用的是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它首先将贫氧的固体推进剂燃料进行不完全燃烧,生成含有大量燃料的燃气;然后这些燃气就会进入燃烧室,与空气进行混合并进行点火燃烧。都是固体燃料发动机,欧洲舍弃技术成熟的传统火箭发动机路线而选择冲压发动机,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射程和灵活的弹道调节能力。

因为传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是没有办法调节的,点火开始就一直会按照预定的设计烧光;特别是针对空空导弹来说,一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只有几秒钟。这种一开始就加速到最大的做法,会因为过高的速度形成非常大的阻力;对于射程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需要自带,这个要占掉推进剂非常大的重量比例,而冲压发动机可以大量借用空气中的氧气,相同重量的推进剂理论上能跑得远得多。而流星导弹通过先进复杂的燃气流量控制设计,借助外界的氧气,能够让燃烧过程最长持续超过1分钟以上。因此理论上它能非常灵活的根据需要,实现大射程和高速飞行。

法国最好的空射导弹:法国正式装备流星导弹(3)

图:AIM120导弹采用了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路线,但不断改进后的性能也很好。

但是在现阶段,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固体火箭发动机调节性差的缺陷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加上冲压发动机需要进气道等额外的结构组件,在结构重量和高速气动阻力上存在劣势。

因此至少在现阶段的实际工程水平来说;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需要高得多的技术研究投入,但是拿出来的产品性能却不一定比同代技术水平的传统火箭发动机导弹有显著的性能优势。是不是值得采用这样的总体方案,实际上非常值得商榷。

因此其它国家推出的远程空空导弹——比如国内的导弹方案,性能比流星导弹是好是坏,并不能从动力形式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