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菇种植全过程(绣球菇栽培技术)(1)

一、生物学特性

绣球菌子实体呈奶黄色,较大肉质,菌柄基部藐似树根状,由一个粗状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玲珑似花瓣,晶莹剔透。瓣片似银杏叶状, 或扇形,较薄,边缘弯曲不平,洁白的花团外形象绣球,这也正是人们称它为绣球菌的缘故。

晒干后的子实体颜色较深,质硬而脆。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26摄氏度,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7摄氏度到19摄氏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子实体。

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在子实体的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较高,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之间,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容易干死,而空气湿度接近100%时,原基又容易烂掉。

绣球菌适宜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培养基的PH值在3.5—7范围内时菌丝可以正常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4到5。PH值超过7.5时菌丝生长会受到阻碍,PH值低于3时,菌丝难以生长。

二、菇房建造

因为绣球菌对生长环境极为苛刻,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成熟期较长,自然气候条件下难以满足它们对环境因素的要求,所以目前都是采用工厂化栽培的。

七、栽培种培养基配制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木屑78%、面粉10%、玉米粉10%、糖1%、碳酸钙1%。把主料、辅料按比例倒入搅拌机进行搅拌,还要在混合料中加入水,力求含水量和氧分均匀一致,含水量要控制在60%—65%之间,搅拌均匀后就可以装袋了。

八、栽培种的菌丝培养

栽培种的培养时间为50天左右,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4摄氏度到26摄氏度,到菌丝盖面之前,室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以利于接种菌块萌发生 长。当菌丝生长盖面以后会产生生物热,使菌袋内的温度比袋外的温度高2摄氏度到3摄氏度,袋外温度以22摄氏度到24摄氏度为宜。栽培种菌丝培养50天左 右就可以有原基出现了,当原基出现后就可以转移到出菇间进行出菇期的管理。

九、诱发原基

在前30天内,要把温度控制在21摄氏度到23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光照强度为500到800勒克斯的散射光。培养2到3天后将袋口撑 开并向下折叠,以便将袋口封住,这样会有利于原基的形成和发育,继续培养30天左右菌袋口周围可见菌丝聚集扭结,发育快的已有原基块出现,这时要把空气湿 度调整到90%以上。

原基随着原基块的发育而不断增大,表面会吐出水珠,出现凸起组织,即原基进入分化阶段。

十、保养花球

当原基开始形成并进入分化的时候,要及时开袋,开袋时要根据原基叶片分化大小,即原基着生的部位来决定开袋的方式。如果原基着生在袋口处正中央的料面上, 就属于正常发育,用常规的手法直接将袋口打开就可以了,又称为常袋口开袋培养方式。如果原基着生在底部,即四周袋壁,就要割开长塑料袋膜。在开袋之前要先 点燃酒精灯,用酒精棉擦拭剪刀,并在火焰上进行灼烧,然后在进行开袋的工作。开袋时将包裹住子实体的袋子全部剪下即可,这种称之为割袋栽培方式。

原基形成分化结束需要20天左右,开袋后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6摄氏度到2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绣球菌对湿度的要求非常高,不能出现明水,要采用超声波雾化加湿,让水滴的细度达到几微米。

十一、采收

绣球菌子实体发育成熟期无明显标志,只要生长环境适宜,子实体的枝、叶会不断的生长,但是从商品价值、外观、营养成份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无限期的延长栽培时间,所以采收标准如下:

1、根据朵形判断,叶片展开,边缘呈现波浪形,背面略现白色绒毛,菇体健壮美观。

2、根据颜色判断,子实体颜色由白色转向淡黄色时即可采收。

采收前12小时停止喷雾,采收时将成熟的子实体挑出,用刀片从基部割下就可以了。采收后可以直接上市鲜销,鲜品耐储藏性好,一般温度在3摄氏度到5摄氏度 条件下,可以保鲜15天左右。如果要制成干品的话,子实体采收后先经热风或阳光下爆晒脱水在烘干。菇体含水量较高,烧烤初期要严格控制温度,掌握先低后高 的原则,从30摄氏度开始逐渐升高而且结合通风排气,但温度不能超过60摄氏度,温度过高菇体容易烤焦,烧烤正常的菇颜色为黄褐色,香气浓郁。

来自25种蘑菇栽培技术大全

http://tm655.com/mg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