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洛扎!”这句话是达孜区德庆镇白纳村的百姓来到派出所内最常说的一句话,没错,他就是那个老百姓最信任的人,最亲近的人。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1)

2011年,洛桑扎西通过乡镇公务员招录,来到了达孜区公安局,成为了一位人民警察,从治安警察到社区民警,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他说:“想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不是易事,也不是难事,这取决于你怎么做。”信任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在参加公安工作7年来,他以社区为家,走遍了辖区每个角落,熟悉了辖区每一户居民,掌握着辖区治安状况的任何“风吹草动”,在德庆镇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找洛扎”,他成为了老百姓最信服的人。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2)

用心的“社区管家”

德庆镇百纳村村委会,洛桑扎西一周要到这里三四次,向村委会了解村民们的需求与困难。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3)

村里有一对有语言障碍的夫妇,这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上幼儿园时才发现没有上户。洛桑扎西从居委会得知后,来到这对夫妇家中了解情况,由于这对夫妇的情况特殊,孩子上户的许多资料丢失。根据这些情况,洛桑扎西跑了许多部门,终于补齐了上户所需的资料,帮助两个孩子上了户口,有了户口后,洛桑扎西便带着他们来到幼儿园报了名。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4)

这之后洛桑扎西时常来看望他们,两个孩子也对这个叔叔有了特殊的感情,不时缠着洛桑扎西玩耍。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洛桑扎西都尽力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他就是这个社区的大管家,把这个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5)

耐心的“追逃”能手

洛桑扎西黝黑的脸上有许多晒斑,医生说这些是紫外线无法逆转的伤害,这些晒斑就是追逃时留下的,说到追逃,洛桑扎西的经历和别人的不太一样,甚至是特殊。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6)

在达孜区四周的山上有一些牧区,最高的海拔5000米以上,牧民们每天上山放牧,可这放牧的过程并不顺利,有时会遇上野兽的袭击,一晚上就损失好几十头羊,面对这些野兽牧民们谈虎色变,于是将情况反映给洛桑扎西。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7)

洛桑扎西得知这些情况后,便和派出所的民警上山“追逃”,他们发现袭击羊群的凶手是狼、棕熊和野狗,为了保证保护牧民们的牲畜不受损失,他们每天上山巡逻,遇到山上没有路了,他们就徒步爬山,累了就找块石头坐会,饿了就吃点糌粑,渴了就喝点山泉水,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达孜区所有牧区,最终将这些“凶手”赶走,之后洛桑扎西定期来到牧区,询问牧民们的情况。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8)

用智慧管理社区

洛桑扎西不仅是警察,还是老师、是群主,他有许多个身份,他用自己的智慧管理社区。

他是达孜区中心小学的法制副校长,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学校为学生们送去“法制营养餐”,针对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调整了授课方式,他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警察是干什么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用这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吸引了一大票粉丝。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9)

他还根据村里的情况,建立了微信群,群众们可以在群里反映情况、咨询问题、寻求帮助,而民警们可以在群里远程指导帮助村民,村民们都给这样的微信群点赞。

一家三口分居3地 奉献让他们在一起

洛桑扎西告诉我们,他的妻子琼吉拉姆在日客则萨迦县工作,而2岁的宝宝在山南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妻子琼吉拉姆对丈夫的工作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每次来到达孜时,都会为丈夫洛桑扎西做许多好吃的,还会为丈夫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只是希望劳累了一天的丈夫,在回家时能够放松一些,这样的感情,让许多同事都非常羡慕。

洛桑扎西一家三口分居3地生活,妻子琼吉拉姆负责当地扶贫工作,夫妻二人的工作性质有些相似,都是为当地百姓解决困难、做实事、做好事,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百姓造福。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10)

洛桑扎西无愧于“十佳爱民模范政法干警”的称号。

三月,万物复苏的季节,民警们忙碌的身影早已融入这朝气蓬勃的早春,像洛桑扎西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释放着“大能量”的基层民警还有许多许多,他们用奉献诠释最美的青春,他们用坚守换来万家平安喜乐,在今后的每一天,人民警察都在这里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宁。

归来洛扎(有事儿我们找洛扎)(11)

责编:刘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