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的儿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比较贤明,申生因为是长子而被立为太子。晋献公的夫人死后,立宠爱的骊姬为夫人。骊姬一看晋献公已经没几天活头了,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太子,于是设法害死了申生。为了让奚齐坐稳江山,骊姬又准备设计除掉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见势不妙,只好离开晋国到其他国家去避难。重耳逃到了翟国。翟国是他母亲的祖国。这年重耳四十三岁,跟随他到达翟国的除了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等五位贤人之外,其余不出名的有几十人。翟国国君对他很好,给重耳娶了一个翟国老婆、生了两个儿子。重耳在翟国住了五年。晋献公死后,里克派人接他回去做国君,他害怕回去被杀,没有答应。后来,夷吾,也就是晋惠公成了晋国国君。

逃亡母国晋公子重耳(公子重耳逃难)(1)

夷吾感觉重耳的存在对自己是一个威胁,就派人去暗杀重耳。重耳听到这个消息,跟赵衰等商量道:“当初我逃亡到翟国,并不是认为翟国可以作为依靠,而是因为距离晋国很近,所以到这里来歇歇脚。现在已经歇够了,应该迁到大国去。齐国的齐桓公喜欢做善事,而且一心想当霸主,我们何不去请他帮忙呢?”于是他们就出发到齐国去。临行前重耳对他的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如果二十五年之后我还没回来,你就改嫁。”他的妻子笑着说;“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都已经长大了。虽然说是这样说,我还是会等你的。”重耳带着他的随从离开了翟国。经过卫国的时候,他肚子饿了,向一个在田间耕地的乡下人讨饭。那个乡下人见他是贵族模样,对他很反感,就用碗装了一些土块端给他,说:“拿去吧。”重耳觉得受到了戏弄,大发脾气。赵衰安慰他说:“他向您献上土,这预示您将拥有土地,您应当恭恭敬敬地接受它。”重耳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到了齐国,齐桓公用隆重的礼节迎接重耳,并且把齐国王室的女儿嫁给他,赐给他许多马匹。重耳觉得很满足,就在齐国住了下来。

逃亡母国晋公子重耳(公子重耳逃难)(2)

两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陷人混乱。重耳非常喜欢自己的齐国老婆—齐女和在齐国的生活,丝毛没有 国的心思,时间不知不觉地又过了三年。一天,赵衰、狐偃咎犯等人在桑树下发牢骚,责怪重耳耽于享乐,既不考虑自己的事业,也不为手下人的前途着想。这些话碰巧被齐女的丫环听见了。丫环把这事告诉了齐女。齐女为了防止重耳知道了这件事而与他的随从之间产生矛盾,就杀掉了丫环,同时劝重耳赶快动身离开。重耳说:“人生本来就是为了追求安乐嘛,哪管其他的什么事情。我要死在这里,不能离开你到别的地方去。”齐女说:“您是一国的公子,因为困窘而来到这里,那几个贤土都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在您身上。您不赶快回国,报答辛辛苦苦跟着您的臣子,却留在这里贪恋女色,我都为您感到害羞。如果您不去努力追求,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成功呢?”重耳仍然不为所动。齐女于是跟赵衰等商议,灌醉了重耳,把他扶上车子出发了。走了很远,重耳醒过来,大发脾气,抽出剑来想杀狐偃咎犯。狐偃咎犯说:“杀吧,杀掉我,成全您,是我的心愿。”重耳又气又恨地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要吃舅舅的肉。”狐偃咎犯也没好气地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的肉肯定又腥又臊,您吃得下吗?”重耳只好作罢,继续前进。经过曹国,曹国国君不以礼相待,反倒想看重耳的长成畸形的肋骨是什么样子,以此羞辱重耳。大臣厘负料说:“晋公子贤能,因为困窘才经过我国,咱们应该好好招待他。”曹君不听从他的意见。厘负羁就私下把食物送给重耳,还在食物下面放了一块玉壁。重耳非常感激他,接受了他的食物,退还了他的玉璧。经过宋国,宋国国君听说重耳贤能,于是用接待国君的礼节接待重耳。

逃亡母国晋公子重耳(公子重耳逃难)(3)

宋国大臣公孙固与狐偃咎犯是老朋友,他对狐偃咎犯说:“宋国是小国,刚刚又在战争中受挫。恐怕帮不上什么忙,您还是再到别的大国去吧。”于是,重耳一行又离开了宋国。他们经过郑国,郑国国君对重耳很不客气。大臣叔瞻劝谏郑君说:“重耳是干大事业的人,他的追随者都是国家的栋梁,您还是对他好一点吧。”郑君说:“诸侯各国逃亡的公子有那么多经过郑国的,哪能都以礼相待呢?”叔瞻说:“您不以礼相待,那最好条了他,否则他以后一定会报复郑国的。”郑君不听。重耳离开郑国前往楚国。楚国国君楚成王以相当于诸侯的礼节接待他,并且问他:“您如果回国当了国君,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缎之类的东西,君王您有的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报答。”楚成王继续追问道:“话是这样说,但您到底用什么报答我?”重耳说:“如果有一天,晋国迫不得已要和楚国打仗,我愿意退让九十里地。”楚国大将子玉听了这句话,大怒说:“君王对重耳算得上仁至义尽,他却出言不逊,不如杀掉他。”楚成王说:“重耳注定是要做大事业的人,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掉呢?”于是留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这时晋国发生内乱,秦国想从中得利,便派人到楚国来邀请重耳。重耳到达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陪着他喝酒。这是晋惠公夷吾在位的第十四个年头。九月,晋惠公去世。秦穆公派兵送重耳回国,镇压了国内的叛乱,重耳登上国君的宝座,这就是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这时已经六十二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