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词语辨析试题(高考复习专题一)(1)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在有意变换考查题型,只是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考点。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题型一 正确使用成语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只适用于人。“对未来”错误,用错对象。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符合语境。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Ⅱ)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对象错误。②望尘莫及:远远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觉得自己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比较的事物须是同类,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用于此处正确。④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形容对某些事漠不关心。用于此处正确。⑤左支右绌:原指射箭时左手撑弓,右手拉弦的姿势,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比喻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用于此处正确。⑥温文尔雅:举止文雅,态度温和。一般指人。用于此处对象错误。

答案:A

3.(2017·全国卷Ⅲ)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使用正确。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错误。③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使用正确。④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使用正确。⑤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不合语境。⑥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D

4.(2016·全国卷Ⅰ)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信息。①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用错对象。②光怪陆离:“光怪”指光彩奇异,“陆离”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③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望文生义。④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合语境。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来访。⑥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答案:C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信息。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中属望文生义。②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不合语境。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⑤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不合语境。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答案:D

6.(2016·全国卷Ⅲ)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句中用来形容文化典籍很多,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句中的小香玉已经是“著名豫剧演员”,此处再使用“刮目相看”不合语境。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句中用“一言九鼎”来修饰“诚信精神”搭配不当。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句中取第二个意思,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句子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答案:B

7.(2015·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20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老谋深算”指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语境。“深思熟虑”指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形容人思考得深入,时间久。符合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深谋远虑”指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符合③句“早在20世纪末”就提出“战略措施”的语境。

答案:C

8.(2015·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故步自封”偏重于不肯上进,不求进取,适合句②;“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适合句①;“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适合句③。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