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刘娟报道 城市雕塑作为文化符号,能集中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名人雕塑,其背后更深植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随着我市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美好自然人文环境的追求和向往日益增长,城市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建设也愈显重要。

周敦颐有没有纪录片(两会好声音王锦芳)(1)

  衡阳市政协委员王锦芳发现,在衡阳市西湖公园内,我国著名理学家、《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铜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四面墙体剥落,原本镌刻其上的文字说明悄然无踪。铜像没有了周敦颐的文字简介,游客到此,不知所立何人,更不用说通过铜像了解周敦颐生平事迹,透视衡阳文化图景。更有许多人错以为所立铜像为船山先生王夫之,笑话屡见不鲜,让人汗颜。

  “周敦颐与衡阳,历代《衡州府志》都有记载,《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史》《蓝墨水的上游》等书也有专章专文评介。”王锦芳如数家珍地讲述了周敦颐与衡阳的往事:周敦颐在天圣三年(1025年),随母来衡阳投靠舅父郑向,解决衣食之困,寻求读书仕进之路,在衡州度过了人生成长最重要的12年,衡阳因而有了“濂溪第二故里”之说。荫补入仕后,他曾4次回衡省亲,并到石鼓书院讲学。周敦颐酷爱白莲,郑向曾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后作《爱莲说》即源于此。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周敦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幹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王锦芳了解到,近年来,衡阳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相关工作,不断落实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项目。2017年,衡阳廉政文化雕塑园在蒸水河畔开园。其中濂溪(周敦颐字濂溪)文化园就作为核心景观记载宣传了周敦颐的事迹。然而,作为衡阳市濂溪文化景观图谱组成部分之一的西湖公园濂溪像,不应“厚此薄彼”,受到忽视。

  为此,王锦芳向提案委员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尽快重刻西湖公园周敦颐铜像简介文字的建议》的提案。“西湖公园应从自身形象和发展出发,从弘扬衡阳文化、湖湘文化出发,从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建设出发,尽快而准确地镌刻周敦颐铜像的简介文字,修缮西湖公园相关景点设施,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文化上的准备。”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