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读取故障代码,能让我们在故障诊断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避免走弯路……”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1)

连日来,火箭军某部汽车驾驶专业训练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讲台中央,一名兵教员作为受邀“专家”正结合原理图认真解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两道拐”周围坐着一帮士官“学生”。

“上等兵也能当专家?”这一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他是“何方神圣”?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2)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3)

别看他年纪小、兵龄短,这个“兵教员”可不一般。

他叫晋晨辉,入伍第2年,稚气未脱的脸上透着一丝老成持重。入伍前,他是一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地方大学生,入伍后,他被分在了油库,成了一名油料保管员。修理和保管看似不搭边的专业,却硬是让他干出了一番名堂。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4)

唯有坚持,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从校园到军营,带着一股子狠劲儿的晋晨辉一直没有放弃他喜欢的汽修专业。

在成为一名合格油料保管员的同时,让家人寄来了大学所有的专业书籍,坚持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汽车维修。

他告诉记者,坚持主要是源于自己的热爱,从小就经常跟着父亲修东西,把一件东西修好是让他最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事情。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5)

2021年5月,晋晨辉看到单位要挑选官兵参加火箭军导弹装备维修专业比武的通知。他特别高兴,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苦恼随即而来。比武项目虽然同样是汽车维修,但以车辆电路为主,与自己擅长的专业大相径庭。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6)

英雄自古多磨砺,成长路上历艰辛。面对困难,晋晨辉将压力转化为更强的动力。

他用自己攒下的津贴购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利用业余休息时间“恶补”专业知识。书本上被标记得红红绿绿的知识点、墙面上密密麻麻的电子线路图,都是他必须要直面的“拦路虎”。挑灯夜读、废寝忘食、刨根究底是对他备战状态最贴切的形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晋晨辉突破层层选拔,并在比武中一举夺魁,获得了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项目个人第一名。

消息传来,名不见经传的黑马选手一举夺魁、斩获桂冠,这个军营新秀在营区一下子登上了“热搜头条”。

为了让他能够更加系统的学、更加专业的练,也更好地发挥其专业特长,经单位推荐、上级批准,晋晨辉被调整到了有着厚实专业基础和实践平台的汽车维修分队,并在单位的一致推荐和认可下荣立个人三等功。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7)

来到了维修分队,这里有更多的汽车维修秘籍,有用于实践的各种车辆装备,有最好的车辆维修保养6S车间。

面对优越的环境和资源,晋晨辉不敢懈怠。教室里,他更加努力学习;车间里,一有机会他便向老班长请教,他把凡是能利用的时间统统“打包”用来学习。图书室的《通用车辆保障》《汽车维护与修理》等专业期刊被他长期“霸占”;《机械基础》《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等专业书籍也成了他的宝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的时间,他记下了2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掌握了多项车辆装备维修相关知识,熟悉了多种装备系统的“脾气秉性”,成为了年轻维修兵中的佼佼者。

号手就位久别重逢(号手就位6)(8)

该部领导告诉记者,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打造人才辈出、人才聚集的团队是当前部队发展的重中之重。

始终坚持能者为师,只要素质过硬、成绩突出,就算是义务兵,照样可以开堂授课!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朝气蓬勃,风华正茂。

当青春遇到了国防绿,更要敢于奋斗、勇于拼搏!迷彩的军营、火热的青春,这就是人生应有的样子。

作者:陈世锋、赵东晓、陈晨、刘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