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本诗集还是神话传说(山海经是部什么经)(1)

玄幻剧《山海经之赤影传说》曾经热播,这也让一部神秘的古书《山海经》穿越两千多年风雨,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不禁会问,《山海经》究竟是部什么经呢?

《山海经》首先是部地理经。从书名,我们就知道它是讲山讲海的,事实的确如此。《山海经》有十八卷,分别是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包括海内经四卷、海外经四卷)和大荒经五卷。有专家统计过,《山海经》共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涵盖如此多的地理信息,说它是地理经应该是恰当的。不过,史上也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像司马迁就说它荒诞无稽,不敢参考。但,不管怎么说,《山海经》还是记录了许多地理信息。

其次,《山海经》是部“神”经。《山海经》里有许多神话传说,我们熟知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神话都出自此书。除了这些神话神人,《山海经》里还有许多神兽、神鸟、神虫等。譬如有种灾兽,“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成语“流言蜚语”就跟它有关。再如《大荒经》里说的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这些极富想象的怪兽使得《山海经》当之无愧地荣登中国第一“神”经。

《山海经》也算是一部科技经。《山海经》上至天文、历法,下至农业、水利、交通等,甚至连投壶游戏都有涉及。《山海经》里记载了极昼、极夜现象,只是古人对其无法理解,而附会称其为烛龙作怪,“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山海经》还是一部文学经。它瑰丽的神话色彩和优美的笔触,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十三首《读山海经》,句句都源自此书,可谓无一字无来历。李白、李贺、李商隐等诗人都曾运用过《山海经》里的神话意象,并用美丽的诗句对其加以诠释。而《山海经》对小说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在《搜神记》、唐传奇、《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作品中,都有它的影子。《镜花缘》里描述的那些奇异国度,许多出自《山海经》,像女儿国就是《山海经·海外西经》里的女子国,毛人国则是《山海经·海外东经》里的毛民国。

回到这部以《山海经》命名的电视剧上,我觉得,除了“神”经,其他的一概都套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