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华西证券,刘泽晶)

网络安全的核心逻辑

网络安全的核心驱动因素

短期驱动: 事件驱动,网络安全事件好比网安行业的“催化剂”,网络安全事件促使合规及法律法规加速推进,进而促使网络安全产品 逐渐丰富。代表的安全事件有斯诺登、滴滴、俄乌战争等安全事件。 中期: 合规驱动,合规好比网安行业的“利刃”和“抓手”,运用强制手段促进网络安全的产品架构升级及应用场景的逐渐丰富。例如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数据安全法》等。 长期: IT架构升级驱动,IT架构升级是网络安全的“根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首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为网络安全带来全 新挑战,促使网络安全产品升级和应用场景逐渐丰富,例如态势感知、虚拟化云安全资源池、隐私计算、SASE、SOC等。

事件驱动是网络安全短期的“催化剂”

事件驱动往往带动网络安全指数价格短期的变化:事件影响往往是合规驱动的前提,而合规驱动带来IT改造量的变动和产品的升级。随 着云、大、物、移、工等场景和架构的升级,网络安全事件呈现几何倍数增长。透过现象看本质: 1、网安事件发生频率增多,根据CPR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网安攻击次数同比增长32%,全球机构平均遭遇攻击约1200次。 2、网安攻击呈现多元化趋势,网安攻击从单体作战转变成多人合作模式, 攻击手段从传统的木马、蠕虫到APT、DDOS等。 3、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从最开始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上升到企业商誉损失,最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4、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正在逐步扩大,例如根据IBM的数据,2022年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高达435万美元。

事件催化: 俄乌冲突,网络战正与传统战争结合

网络战争正在结合传统战争,演变成数字战争: 360创始人周鸿 祎在《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俄乌冲突网络战已经刷新人们对 战争的认知,网络战已经不是幻想,而是现实。俄乌冲突足以 看清国家背景的APT攻击已经成为大国对抗的主流,网络攻击目 标、手法和产生的破坏都在不断突破常规。截至6月3日,俄乌 冲突100天的网络攻击主要有以下关键点:网络空间动荡不安: 网络攻击被广泛使用在虚假信息宣传,网 络攻击被用作一种破坏、中断和数据泄露的手段; 针对关键基础网络设施攻击较多: 比如通信服务、发电站遭受 攻击较多,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能源、矿业和金融部门都遭受了 大量攻击; 黑客集体发挥主要作用: 反俄行为者开展的“黑客攻击和数据 泄露”式攻击;亲俄行为者对乌克兰盟友开展的DDOS攻击。

合规驱动是网络安全中期的“利刃”

合规是网络安全建设的利刃,具有承上启下的效果: 网络安全可以理解成“半合规驱动型”行业,合规/法律往往承接“大安全”事件 的发生,又以强制性的方式督促网络安全的建设、产品模块的升级、应用场景的丰富。 透过现象看本质: 1、法律法规具有连续性,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逐渐健全,精细化程度、惩罚力度逐渐加强。2、在合规的 强制性驱动下,网络安全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安全边际和场景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进而扩大。 法规对产品具有“催化”作用: 我们认为,近几年的法规可以理解成“3 1”层面,即“综合网络安全类型法规”、 “数据安全类型法 规”、“垂直场景类型法规”和“需求类型法规”,每一种类型的法规都有爆品出现、原有产品升级或安全边界的拓宽!

IT基础架构驱动是网络安全长期的”根基”

网络安全一直存在“机会”的原因: 网络安全属于伴生型行业,每一次IT基础架构升级都会带动网络安全产品的升级和应用边界的拓 宽,进而促使网络安全投资额度增加,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主的IT技术正在重塑网络安全的版图。 正向循环: IT基础架构升级➡网络安全攻击愈发复杂➡网络威胁暴漏面增加➡网络安全产品升级 。 分类: 我们将网络安全IT架构升级分为4类,分别是“基础安全类”、“大数据类”、“云计算类”、“垂直场景类”。

大数据类: DLP、数据库安全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数据泄露防护系统(DLP): 基于机器学习、关联分析、密码技 术、访问控制、数据标识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数据安全防护产 品。对数据生命周期中的各种泄密途径进行全方位检测防护, 起到对敏感数据泄露行为的事前发现,事中拦截以及事后溯源 等功能。具有便捷灵活、透明加密、高度稳定性、强大兼容 性、详尽日志审记、容灾备份等特点。目前全能型厂商天融 信、启明星辰、奇安信、绿盟科技、亚信安全皆已配备,根据 安全创客汇的数据,2021年中国DLP市场仅为13.7亿元,19-21 平均增长率为18.7%。

数据库安全:基于机器学习机制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数据库 审计,SQL注入攻击检测,风险操作识别等功能,保障数据库的 安全。目前全能型厂商安恒信息、天融信、深信服、绿盟科 技、启明星辰全皆已配备。根据安全创客汇的数据,2021年中 国数据库安全市场超过2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3.9%。

大数据类: “新安全需求”,力推零信任

零信任架构:一种数据安全的端到端方法,提供一系列组 件及其交互关系,以消除针对信息系统和服务进行精准访 问判定所存在的不确定性,相较于传统边界安全(如典型 的vpn),在架构导向和访问控制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 级。 零信任机构代表了新一代的网络安全防护理念,它的关键 在于打破默认的“信任”,一言以蔽之:“持续验证,永 不信任”。默认不信任企业网络内外的任何人、设备和系 统,基于身份认证和授权重新构建访问控制的信任基础, 从而确保身份可信、设备可信、应用可信和链路可信。

网络安全板块回调的原因?

我们认为网络安全板块回调的最主要因素分为以下两点: 网络安全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疫情导致网络安全下游展开安全建设困难。

拐点之时,格局之变

网络安全竞争格局复盘

网络安全行业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平稳发展阶段”以及“高速增长阶段”。初始阶段: 1997年至2007年,市场依旧以反病毒、防火墙、密码学为主导,市场被外资厂商主导,例如思科等,早期安全巨头开始成立, 例如启明星辰、天融信、绿盟科技。 平稳发展阶段: 2008年至2014年,增速平缓,行业集中度略有提升,国产化加速,外资行业份额下降,以第一家网安公司卫士通上市 为开始,预先上市的公司开始兼并收购,加速行业整合。 高速增长阶段: 2015年至今,以斯诺登事件为开始,阿里、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和ICT厂商进入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同时,随着云计 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兴起或者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

网安行业的”破局”之路

综合性网络安全厂商的兼并收购: 我们对“综合性安 全厂商”的定义是无论是产品广度、业务广度还是市 场占有率都处于龙头地位,综合性网络安全厂商通过 融资兼并收购来弥补自己安全领域的短板,提高产品 的丰富度,来保持强者恒强的地位。

网安软件: 网络安全的核心利润来源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包含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隐私计算和区块链安全等,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 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催化下,数据合规变成刚需。此外,技术方面,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服务、密码能力的融合逐步增强,云上数 据安全能力进一步加强,我们判断数据安全增速高于网安软件增速,且市场空间极其广阔,随着隐私计算的到来具有爆发性。 软件安全网关: 软件(Saas)形态安全产品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政务云、公有云市场快速发展,软件网关产品快速发展,我们判断软件 网关市场行业增速略高于网安硬件增速。 工控安全及车联网安全软件等: 工控领域目前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软件方面以工控审计、运维监测系统为主,未来随着5G工业互联网时 代的到来,类标品或将出现,安全欲将爆发;车联网安全产品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我们判断随着法规逐渐健全,安全应用场景将愈发 透明。

直销:“国家队”网安有望成为市场主要玩家

“国家队”有望成为市场主要玩家: 过去两年,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纷纷入股网络安全厂商,欲打造网络安全 “国家队” 。从网络安全下游来看,政府、电信、金融行业是网络安全的主要行业客户,具有多链条产品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更容易 受到青睐;同时这些行业对于数据相对敏感,对合规的要求程度更为严格。因此,“国家队”背景的网络安全厂商具有相对优势。

研发: 研发平台效果初显,研发效率全面提升

研发平台本质是降本增效: 传统网络安全依靠“人头”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网络安全需求,研发平台的本质是网络安全进行创新的底 座,将已有知识和技术储备放到研发平台去,降低厂商对研发人员的“依赖”,进而达到长期的降低研发成本的效果,最终实现降本增 效。我们认为以奇安信、天融信为首的网络安全厂商初具成效,未来随着全能型公司营收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处于上升状态,但是研发 费用率会持续下降,研发效率会持续上升。

利润: 关注全能型网络安全收入与利润剪刀差

营业收入: 网络安全市场前景广阔,根据IDC的数据,2026年中国网络安全IT规模将达到318.6亿美元,全球占比为11.11%,五年CAGR约 为21.2%;我们认为,传统产品可以为网安厂商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同时,新兴产品以XDR、态势感知、日志审查、SASE、安全资源池等 新安全产品正在进入爆发阶段,“零信任”架构和安全托管服务正在被客户接纳进,入快速放量阶段,未来云原生、零信任、隐私计 算、车联网场景有望对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我们认为,全能型网络安全厂商受益于产品矩阵丰富,有望最先受益。

直销: 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公司纷纷入股网络安全厂商。内部,由于网络安全产业贯穿信息化的全流 程,国企有望对自身参股公司进行资源倾斜。外部,由于网络安全厂商下游为政府、电信、运营商等行业,往往对合规要求更为严格, “国家队”背景具有相对优势,同时,“国家队”背景的网络安全厂商有望与国企体系协同发展。

渠道: 渠道体系往往决定市场竞争力情况,全能公司建立渠道体系是为了向中小客户进行渗透,我们认为以深信服为代表的全能型网络 安全“跑马圈地”的渠道建设基本完成,目前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

研发: 以奇安信为代表的全能型网络安全厂商的研发平台效果初步显现,研发效率全面提升,全能型网安厂商对研发人员的”依赖”大 幅降低,降本增效的效果持续凸显。

利润: 我们认为网络安全正在逐步走出”增收不增利”的”阴霾”,伴随着军团体系关注结构化订单,各大网络安全厂商现金流回归平 稳阶段,同时伴随着政府Q4招标在即,我们判断之前受疫情影响的需求即将爆发,全能型网络安全厂商正在步入正向循环,新安全业 务收入快速增加 传统安全提供稳定现金流➡渠道 直销体系建设完成导致研发费用率下降➡研发平台效果初现,研发费用率大幅下降 ➡归母净利润的上升,网络安全收入与利润的剪刀差正在兑现!

报告节选: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6)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7)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8)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9)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0)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4)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5)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6)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7)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8)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19)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0)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4)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5)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6)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7)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8)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29)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0)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4)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5)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6)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7)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8)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39)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0)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4)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5)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6)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7)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8)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49)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0)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1)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2)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3)

网络安全行业三个思路(网络安全行业深度报告)(5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