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一直都在。”被问及科幻电影的相关话题,《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喜欢用这句话作答。

这既是电影中所传达的理念,也代表着幕后电影人的坚守。2月5日元宵佳节,《流浪地球2》主创们手提红色的灯笼,现身上海影院,刘培强跟着韩朵朵(注:刘、韩均为片中角色名)回到“娘家”上海,与媒体和观众面对面交流。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35分55秒,《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33亿元,已打破过去三年科幻片累计票房纪录。郭帆说,经历了过去三年,能在元宵佳节聚在一起看电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希望影片能让观众感受到快乐和勇气,希望我们的2023年勇敢往前走。”

上海

正月初五起,《流浪地球2》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全国路演活动,前一天剧组还在重庆,结束这场上海路演后,当晚又要马不停蹄赶往长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上海一家酒店见到导演郭帆,演员吴京、王智、宁理时,他们刚刚结束上一场采访,接下来还要赶去影厅。主创们统一穿着印有《流浪地球2》LOGO的连帽衫,看起来比镜头上更瘦一些,连轴转下,脸上不见疲惫的神色。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1)

吴京手里一直玩着开场前交给他的几页采访提纲,思维活跃,会忍不住插话、吐槽,并提醒记者声音再大一点。相比刘培强,更让人想起他早年扮演的《小李飞刀》里的阿飞。

郭帆看起来并不是一个话痨的导演,不说话时严肃沉稳,像是已经成为一代大侠的郭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他在采访环节中应对轻松,比媒体看起来还要自在。

宁理一直专注于扮演自己“海鸥”的角色,无论问什么,他都可以用“海鸥梗”化解之——自从有网友发现他饰演的马兆长得很像一款海鸥玩偶后,剧组就热衷于玩这个梗。采访开始前,他们抱着两个海鸥玩偶进来,在路演中宁理还收获了另一位粉丝的馈赠。

海鸥既像是和粉丝一种心照不宣的互动,又像是某种避风港,可以恰如其分地活跃气氛,也可以挡掉一些因为涉及剧透不方便解答的问题。马兆身上显然还有很多谜团等待第三部揭晓,郭帆不肯再透露更多。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2)

采访开始前,王智掏出手机,对着屏幕整理了一下头发,她是现场唯一的女演员,也是片中上海元素的代名词。当记者问到影片与上海的关联时,郭帆特意将这个问题抛给王智。她透露,片中韩朵朵的上海话台词其实是后面加的。“一开始拿到本子时,韩朵朵的全部台词是用普通话讲的。最终交片时,导演等主创提议,能不能给韩朵朵加一点呼应回老家的元素。于是片中我一拳出击打翻对手时,脱口而出上海话,这是人在情急之下的自然反应,会让这个角色更加鲜活可爱。”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3)

有观众注意到,影片中行星发动机建在浦西而非浦东。郭帆表示,这并不是“厚此薄彼”——在采访现场,他还细心照顾不同媒体的麦标要均衡露出来,“这是为了补一个坑,第一部的时候浦东被冰封了,说明它被水淹了,如果建了发动机是不会被水淹的”。

韩朵朵来自上海的设定同样和第一部有关。“我们刚开始摸索着做影片时,想更大范围地唤起观众的熟悉感,北京跟上海肯定是首选。到了第二部,也有世界各地的一些地方出现,不断把世界观补充完整,它就变成一个全球的视角。但同时,也会拿一些更大的城市,包括地标性建筑去让观众有熟悉感。”郭帆说。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4)

对于在上海过元宵节,吴京笑称,这是刘培强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满月。电影中,刘培强驾驶飞机带领韩朵朵在上海夜空飞行的场景让不少人大呼浪漫。在上海路演现场,吴京说:“我们有幸都在,还能够跟着心爱的人到娘家来过个元宵,很幸运。”

试错

《流浪地球2》的拍摄是一场高强度的历程,采访时,郭帆总是忍不住说出“加班”这个词,当有人问他是否会选择“数字生命”时,他回答,“如果数字生命不加班我就选它,如果还加班那就算了。”

《流浪地球》第一次把电影工业化的概念送到普通观众面前,引发人们对国产电影工业水平的思考。郭帆坦言,尽管有了第一部的成功,做《流浪地球2》时,依然经历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但总觉得应该继续往前迈出这一步。“我们的科幻片是刚起步的阶段,特别是制作过程中的工业化需求更是刚起步。拍第二部的时候,本以为是从一到二的过程,一上手才发现又是从零开始。当我们的规模、情节、利用量增加了之后,如何再去做这类的片子?我们会发现我们依然不会。”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5)

《流浪地球2》的拍摄,也是不断试错、不断摸索的过程。“之前记吃不记打,这次我们长记性了。”郭帆介绍,电影开拍后,剧组特意请了20多位学生来当跟组实习生,分布在不同部门,“每天做一件事情——记住错误”。他拿手比划,“杀青的时候,看到那么厚的纸,我都惊了”。

前段时间,有专业人士把这份“错题”归纳整理成两页纸,这在郭帆看来尤其珍贵。“在这两张纸上,一个电影工业的雏形出现了,是流程的雏形。”他认为,随着这类影片不断拍摄,会积累更多的“试错”记录,也许有一天可以编成一部教材。“未来,再有孩子们读电影的时候,至少有据可循,至少知道这帮人犯过什么错,他们可以绕开这个坑。”

流浪地球1主创专访吴京郭帆(流浪地球2元宵上海路演)(6)

网络流传着郭帆在拍摄《流浪地球》系列时,靠着人缘和人格魅力,“忽悠”吴京、刘德华等知名演员参与、节省成本的段子,他最近也得了“化缘大师”等称号。“其实不是我‘忽悠’,我觉得那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三个故事里有三个师承关系,在第一部遇到困难的阶段时,吴京就是这么帮助我们的。有股力量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它会不断地往下传递。”

科幻

“电影上映之前挺忐忑的,在上映前一个月,我们还不知道,电影院是否能够开张?观众是否还愿意看电影?我们的电影还能上吗?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真的非常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吴京说。

今年春节档全国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别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而上海地区的票房冠军为《流浪地球2》,显示上海观众对展现中国电影工业高水准的科幻大片更为喜爱。

上海电影集团是《流浪地球2》联合出品方之一。路演现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作为出品方感谢了电影主创的奉献,“科幻电影是非常受年轻人喜爱和期待的,《流浪地球2》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新实力。”

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邀请科学顾问把关,影片中丰富的细节都经得起解读。比如为了展现电影中地球停转后,从一天24小时变成60小时的样貌,剧组请中科院专家计算停转后阳光、气温变化的整个过程,甚至专门做了一个APP,输入相应的时间段,可以查找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

“变成60小时后,好处是节日过得也长,坏处是加班包括正常上班也上得很长。”郭帆笑着说,他坦言电影里不少情节其实是不“科学”的,比如科学顾问一上来就告诉他们,“地球推不走”。“从科学角度而言,电影的大前提其实是不成立的,但拍摄科幻电影,主要是我们基于科学的一个想象。”

郭帆介绍,地下城的分布即是其中一例。为了不让新型发动机一点燃就变成一个钻探机钻下去,主创将地下城设计为互相连通,“就像把力放在平面上,让它分散开,才能有可能像一双手一样推着地球往外走。”

在电影中,用全球的核武力量去毁掉月亮这件事情也不合理。“科学家们算过了,拿最大的已公布数量去算,全球核武再乘以10亿倍才有可能摧毁月亮。人类的力量其实很小,根本毁不掉月亮。怎么办?他们就开始想办法,包括让月球自己去发生聚变反应等,这些都是科学家帮我们去完成。另外,我们在构建整个世界观的时候,会发现任何一个编剧或者一个个体的知识框架,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领域。所以,我们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帮我们共同构建这个世界。”

五角场的影厅里,观众满座,不少人是“二刷”“三刷”“N刷”。《流浪地球2》一位幕后工作人员也出现在观众席中。他透露,自己看了10次电影,其中七八次是制作中的版本。“1月初我还在看这个版本,当时在想电影能做完吗?”电影里有无数个倒计时的画面,对于参与电影制作的两万名幕后人员来说,几乎天天都有一个倒计时悬在心中。“第二天要开拍了,我们还在赶制这个场景。每一个场景,每一段文字,每一个镜头和细节,都是在大家的坚持和不妥协下完成的。”

此前,郭帆已经明确表示还会继续拍摄《流浪地球3》,《流浪地球2》中周喆直、图恒宇、马兆埋下的伏笔也将在第三部中揭露。“我已经快把剧本大纲都漏出来了。”郭帆笑道,第二部吸取了第一部“不留后路”的教训,在创作时就预想了第三部的框架,再去写第二部的剧本。

观众能否在《流浪地球3》中看到刘培强、韩朵朵、马兆等角色?郭帆守口如瓶。

吴京也有自己的一番设想。“如果能接着拍第三部,我最想演的是MOSS。如果MOSS是一个拟人化的机器,那会是怎么样?或者说刘培强误入MOSS的世界,MOSS进入刘培强的大脑会怎么样?”在吴京看来,电影讲的是人物关系,将刘培强变成MOSS,可以让他在对待韩朵朵、刘启、图恒宇等不同人物时产生新的人物关系。“我觉得‘流浪地球’的宇宙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这个宇宙可以无限地发挥。只要这个点观众觉得好玩,即便不是导演的本意,也可以作为一个番外展开。”

至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郭帆的答案在意料之中:“我在,我一直都在。”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创提供

来源:作者:钟菡 张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