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皇帝的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或者君王没有子嗣就会传位给自己的兄弟或者是侄子。因为继承皇位必须是和自己一样的姓氏,但是后周太祖郭威可不一样,他没有给自己儿子,也没有传给自己的侄子,而是传给了自己妻子的侄子,便是今天的主人公柴荣。而柴荣继位后更是成为了一代明君!

他本是文臣(他本是皇帝的内侄)(1)

柴荣邢州尧山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其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本是郭威妻子的侄子后成为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沉重寡言。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而柴荣又是怎么成为郭威的继承人呢?

原因就是在于,郭威原本是后汉重臣,后与后汉皇帝有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居然趁他外出出征时,下令将他全军老小斩尽杀绝。又派人前往邺都处死郭威。知道消息后代郭威怒发冲冠,发动兵变,向南攻破开封,推翻后汉。

他本是文臣(他本是皇帝的内侄)(2)

次年,郭威建立后周,年号广顺。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趋向好转,而郭威也是名副其实的好皇帝。但是奈何,郭威仅仅在为三年就去世,而此时他的子侄都被杀光,而柴荣从小跟随左右,将其视为生父对待,再加上,柴荣一直是他的心腹爱将,因此即刻让柴荣继承大统。

柴荣继位后,是为周世宗,而柴荣不负郭威所托。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更是向天下发出郑重的承诺:“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他本是文臣(他本是皇帝的内侄)(3)

他在位期间,先是整顿军政,命赵匡胤负责,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通过整顿,禁卫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在叶县巡检日,“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

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尽。后抚流亡、减少赋税。公元955年十一月,黄河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柴荣派宰相李谷监筑河堤,征发丁六万人,三十日而罢。

因此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经济开始复苏。柴荣便开始了南征北战,先是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作为养兵之地,随后南佂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届时契丹接连兵犯中原,于是柴荣便亲自率兵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

他本是文臣(他本是皇帝的内侄)(4)

但是,奈何时运不济。公元959年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于十一月不幸病逝,在位短短的5年间,柴荣清吏治,选人才,修订刑律和历法,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其后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后到公元960年,便爆发了一件后世皆知的事情,那边是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而宋太祖仅用20年时间平定天下,与之前柴荣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于是宋太祖下令厚待柴世子孙。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