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事件: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微信回复了老板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1)

该网友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小员工,感受到了不受尊重,老板一连串大道理简直不能理解......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2)

有人认为,老板说得没毛病:

@日布洛:我觉得老板说得对,但是菇凉要是觉得不理解,走也是可以的,下家希望可以找个可以嗯的公司。

@花与猫与梦:说实话,碰到这种肯耐心肯教你的老板算不错了。有些老板可能只会在心里“呵呵”。

@我就吃的肥:没毛病,现在进企业员工培训都会说到这些,老板说实话也是为她好吧。

@是我本人orz:没说错,我给同事发工资条,有些回复收到,谢谢,有些回复嗯或一个哦就很恼,别说领导了。

@v仔小可爱:我也因为回复嗯被老板批过。从此我变成了一个嗯嗯女孩。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3)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回复“嗯”没问题。

@xiaochujv:刚看到这条热搜,我刚刚给我老公发了一个“嗯”字,我老公不会觉得我烦他了吧?我有时候会在工作中使用这个词,感觉肯定又严肃还在点头。“嗯嗯”我只跟朋友用,感觉自己很可爱的样子~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吧。

@lNQIANA:个人觉得你都安排好了吧,回答“嗯”没毛病啊……

@我想养只粘人的大橘猫:虽然不喜欢“嗯哦呵呵”,但是老板是说了个问句,嗯是“是”的意思吧,回复嗯嗯是“好的”的意思吧,个人觉得“嗯”放在这里更通顺。不过如果老板有强调过不要说“嗯”的话自己还是应该注意。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4)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5)

这事情成为一个小热闹,可见人们还没有全都接受“嗯”与“嗯嗯”的表达差异。

但是,毕竟“回答‘嗯嗯’是基本的微信礼仪”好像也定性了,还有知名情感博主、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来背书:从职场心理学的角度看,老板的批评没有大的问题,回复“嗯”“哦”等简单的一个字,往往代表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而回复“好的”“是的”,多一个字看起来有礼貌且尊重对方,有种“上了心”的感觉。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6)

普通劳动者必须连说两个“嗯”的语境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怎样树得起来呢?


嗯一下,还是嗯两下,对其差别,我是无感的。但经过上面的“问题化”,以及成为问题后又引出一番道理,我就有了些感受,不是觉得“嗯”和两个“嗯”真的什么差别,而是感慨当了上级果然能够产生特殊的话语敏感,和表达和维护这种感觉的“敏感权”。


“嗯”也好,“嗯嗯”也好,都是话语中的接受性回应,表示对对方的话语收悉且接受。收悉就是“知道了”,接受就是“就这样办”。显然,与“好的”“是的”相比,“嗯”或者“嗯嗯”没有明确的肯定、赞同之意,而只是表示接受。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7)


要说在上司、老板、领导那里,更喜欢“好的”“是的”,而不是“嗯”“嗯嗯”,还令人容易理解,毕竟赞成与接受是不同的。但对“嗯”几下也敏感,可能是连来几个“嗯”有点接近于叩头如捣蒜,多个动作即使做得马虎,比只叩一下让他们稍爽一点吧。


这真的是“心理学”,而不是语言本身的事情了。还要注意,这是“职场心理学”。强调职场,也就是强调有着上下级关系、科层关系这种场合。这样的场合,与日常的人际心理学不完全一样。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叫一声小李或者老张,没什么大不了,但在“职场”,称呼就要归到科层体系里面,整个语言模式也得变换,老板对下属,嗯嗯可,嗯也可,不置一词可,“说得不对”也可,但反过来,那就只能是“好的”“是的”“对”,最起码也得是“嗯嗯”。


这种“职场心理学”,其实又可以叫“主从心理学”,是在有主人有从属的框架下适用的一种东西,那里面有源于主从关系的敏感性或者简直就是过敏性反应,也有源于这种关系的不敏感或假装不敏感的反应。居主位者可以计较“嗯”还是“嗯嗯”,可以不敏感于回复还是不回复的礼仪,从属者则必须对自己的话是否得到回复以及得到怎样的回复,在态度上毫不敏感,而只敏感于对方的心理需要得到无微不至的照应。


这是一套多么诡异的心灵按摩术,又是一套多么严密的体贴进化论。

领导说谢谢客气了怎么回复(到底该嗯一声还是嗯两声)(8)

如果我们不是从主从关系出发,而是从主体间关系出发,两个人之间怎样说话,就会另有一套模式、逻辑和道德。如果我们用劳动心理学、劳动者心理学来代替职场心理学,可能就会认为回复一个嗯还是两个嗯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不值得为之而不高兴,会说谁为此不高兴谁就是过敏症。但现在我们没有来讲主体间关系,也没有人来研究劳动心理学。


正观看“嗯嗯”事件之时,我读到一篇文章,说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异化,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劳动教育缺失等等。在一个连普通劳动者必须连说两个“嗯”都会被学理化和道德化,言行由职场心理学、主从心理学主导训练的社会语境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怎样树得起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