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蝮蛇

短尾蝮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呈三角形,有颊窝,体形较小,尾部比较短细。体背灰褐色或土红色,交互排列呈褐色圆形斑,还有深浅相同的横斑及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

短尾蝮蛇是一种血液循环毒蛇,如果被它咬伤,伤口会出现肿胀、发紫等症状,但是致命性不高,一般只要及时就医,都不会出现生命危险。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1)

短尾蝮蛇

从平原到海拔1900米山地都有分布。属于惰性蛇类,喜静不喜动,活动比较缓慢笨拙,捕食常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

金环蛇

金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动物。头小呈椭圆形,与颈部略可区分。没有颊窝,末端圆钝,躯干圆柱形,因背脊明显梭起,身体的横截面是特殊的三角形。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V”形斑。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2)

金环蛇

通身黑色,有较宽的金黄色环纹,因为身体上这一圈圈金黄色的环纹,所以有了金环蛇这个称呼。它的其余部分是黑色,与金黄环纹交相辉映,算是蛇类当中颜值比较高的。体长一般在120-180厘米。这种蛇主要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国家濒危保护物种。

尖吻蝮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尖吻蝮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

生活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米的山谷溪涧附近。

传说中的“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此种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其排毒量非常大,死亡率非常的高。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3)

尖吻蝮蛇

眼镜王蛇

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别的蛇类为食;眼镜王蛇也会生活在沙漠,被称为“沙漠之金”。

颈背具一“∧”形的黄白色斑纹,无眼镜状斑;躯干和尾部背面有窄的白色镶黑边的横纹条;下颌土黄色;体腹面灰褐色,具有黑色线状斑纹。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4)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所有毒蛇中最长的毒蛇。最大的体长可以超过4米,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毒素,另也包含了心脏毒素,毒素由多肽及蛋白质所组成。

竹叶青

又被叫做青竹蛇、青竹彪、刁竹青,是一种树栖性很强的蛇类。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5)

竹叶青

竹叶青蛇生活于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竹叶青蛇因其体色翠绿,又喜栖息于植物上,而不易被人发现,人经过其栖息地,误触或逼近蛇体,往往会被咬伤,由于该种经常缠绕于树上,咬伤人头及颈部的事件时常发生。

它们的毒液是一种血循毒,以及少量的神经毒和多种酶类。被其咬伤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伤口周围有大量的血性水泡,并且在伤口周围,有着很强烈的灼烧感。

虎斑颈槽蛇

又被叫做野鸡脖子蛇、野鸡项等。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常常出没于农村粪圏、厕所附近,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卫生的蛇类。主要以蟾蜍、鱼类为食,有时也吃昆虫。

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虎斑颈槽蛇的毒液毒性,和一般蝰蛇科的蛇类差不多。但是因为其既没有输送毒液的导管,也没有巨大的毒液量,并且毒牙也是靠近脖颈处的颌牙。因此,有时即使咬伤人,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所以让许多地区的人们,误以为它是一种无毒蛇。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许多的伤亡事件。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6)

虎斑颈槽蛇

白眉蝮蛇

白眉蝮蛇多分布于东北长白山一带,属于一种剧毒蛇类。毒性很强,行动缓慢,毒牙为前管牙,2到4颗,体长750mm左右。

是农村最为常见的蛇类。常常活动于农田和路边,捕吃鼠类、蜥蜴、蟾蜍、蛙、鱼、蛇等,主要吃鼠类 。白天晚上都见外出活动,有时也会捕食其他小型蛇类。春秋两季多集中在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7)

白眉蝮蛇

它们的性格较为温和,从不主动地攻击人类。但不代表其就不危险,白眉蝮蛇的排毒量很高,可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致人死亡。

银环蛇

又被叫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常常活动于近水处的草丛和灌木丛中。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一般只在夜间活动和出来捕食,主要捕食对象包括泥鳅、鳝鱼和蛙类,有时也会捕捉一些蛇类当作点心。银环蛇的毒液中含有可怕的神经。

北方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毒蛇(农村常见的毒蛇有哪些)(8)

银环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