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胫而走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不得要领成语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不得要领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55不胫而走)

不得要领成语故事

不胫而走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有一个吴国的重要人物叫孙策,他是东汉末年称霸割据江东一带的一个大军阀,是一个汉末群雄,吴国的开国元老之一,他的外号叫“小霸王”,勇猛的成都可以与项羽媲美。

孙策是一个妒贤嫉能的小人,给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常常借故杀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  孔融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盛小章在东吴孙策手下工作。他为人耿直、孤傲,孙策一直看不惯他。孔融常常为他担心,生怕盛小章被孙策除掉。

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举荐信,信中介绍盛小章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建议曹操重用盛小章。

孔融在信中写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意思是:“珠宝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

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  “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来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