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我们疲于告别。无论是新闻中的名人,还是身边平凡的生命,都在无奈中不断失去。

而在不断失去中,人们本能的想要抓住任何聊以慰藉的寄托。音乐,就是其中一种。

用音乐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与思念,古往今来,已经有了很久远的历史。不论在西方古典音乐还是中国民间小调中,这些音乐都属于“哀乐”,千百年来,疗愈生者,安抚亡魂。

西方哀乐:高贵地告别

在西方古典音乐中,非常鲜明地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敬畏。

人类从出生到结婚,再到死亡,音乐的伴随几乎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

我们知道,西方古典音乐中,有一类乐曲专门为葬礼而作,作曲家用严谨肃穆的旋律,庄严地送别逝者,表达哀悼。

特别是巴洛克时代,“死亡”经常成为作曲家音乐创作的主题。这一时期,缓慢、同音反复、沉重持续的行进步伐、小二度音程等元素,构成了哀乐的主要特征。

比如亨德尔清唱剧《扫罗》第三幕中的《葬礼进行曲》(又叫《死亡进行曲》),就具有鲜明的同音反复,旋律凝重的特点。

之后的音乐家同样围绕“死亡”,创作了不少经典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第三乐章和《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Op.55 英雄)第二乐章,都是为英雄而写的“葬礼进行曲”,不同于其他哀乐的悲伤凝重,贝多芬的作品里更多了一份崇高与壮烈。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肖邦献给祖国的礼物,充满了对波兰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成为很多演奏家争相弹奏的曲目。

当然,除此之外,莫扎特的《安魂曲》、门德尔松《E小调葬礼进行曲》等作品也都是古典音乐中经典的人类哀歌。

这些作品几乎都呈现出专业化、宗教化特征,尽管大多听起来庄严肃穆,却蕴藏着无比宽广的深情,散发着古老而神性的光泽。

从哀悼走向热闹的中国民间丧乐

在中国,也有着古老而深厚的丧葬文化,其中的音乐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代的哀乐,也被称为“丧乐”、“挽歌”。

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专业严肃的旋律,中国丧乐并没有固定的体系和范式,很多是从宗教仪式音乐中取材,再经过世俗化、民间化之后,形成一些形式丰富、内容接地气的旋律,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丧乐的典故。

俞伯牙遇钟子期,以为知音。子期死后,伯牙在其坟前抚《高山流水》一曲,之后摔碎了乐器,发誓从此之后不再演奏。此时的《高山流水》,便是致敬逝者的丧乐一曲;“庄周死妻,鼓盆而歌”,庄子具体唱的什么歌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用音乐来抚慰丧属的习俗由来已久。

陕北大唢呐最悲伤的曲子(陕北民间唢呐曲如何成了国葬专用音乐)(1)

事实上,中国丧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歌谣《弹歌》。这是一首只有八个字歌词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中“逐肉”一词的含义,便是指保护亲人的尸体不被鸟兽蚕食。

秦汉时期,丧乐被写入了丧礼之中。并且人们专门为《薤露》《蒿里》两首杂言诗配上了乐曲,分别给王公贵族和平民区别使用,这也成为汉朝时非常著名的两首丧歌。从歌词能看出来,这时候的丧乐充满了悲情与哀叹。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薤露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蒿里

东汉之后,哀乐的应用场景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士林名流酷爱挽歌,不仅在送葬时唱,饮宴游乐时也唱。一方面是因为挽歌更能抒发悲伤的思绪,可以帮助文人纾解内心的不快;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士人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

陕北大唢呐最悲伤的曲子(陕北民间唢呐曲如何成了国葬专用音乐)(2)

在这些风气的影响下,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乐丧的习俗——丧事不但不悲,反而热闹欢喜。甚至丧歌中也被加入了欢乐的内容,因此被称为乐丧或闹丧。

唐朝有文献中记载:“五溪蛮,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

到了明清时代,丧歌的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上增加了大量娱乐成分,比如在歌词中加入了调笑,打诨等元素,在形式上更是有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等丰富的种类。

这样的闹丧风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很多乡村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依然保留了在丧事上进行歌舞表演的习俗,将沉重悲伤的丧事办得热闹非凡。

这听起来与丧葬的气氛不大和谐,却充分体现了国人面对死亡时态度的转变以及以及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死亡固然悲凉,所以要用欢乐热闹的方式为逝者送行。东方人含蓄的情感表达,在这些民间丧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民间《哀乐》到国家礼仪

当然,聊起中国的丧葬音乐,还有一首音乐不得不提,那就是如今无论在民间丧事,还是在国葬的重要场合,都被经常使用的《哀乐》。

1949年9月30日,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当毛泽东主席神情肃穆地走过林中小径持锨为纪念碑基石落下第一锨黄土时,由四十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哀乐》深沉凝重的第一个音符。

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作为国家礼仪音乐沿用到今天。

陕北大唢呐最悲伤的曲子(陕北民间唢呐曲如何成了国葬专用音乐)(3)

或许很多人认为如此庄严肃穆的乐曲,应该是作曲家专门为国礼创作而成的,但事实上,这首如今听起来恢弘大气的曲子,源自陕北地区一支民间葬礼上的唢呐曲。

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委派了一波音乐家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收集民间音乐,结识了一名民间唢呐艺人。

这位民间音乐人能同时吹奏数把唢呐,玩出种种花样,演出时颇受人们欢迎。在他的演奏曲目中,有一支婉转凄切的曲子,据说是专门用于民间的红白事演奏,快节奏吹奏显得热闹,用于婚事;慢节奏听起来哀婉,用于丧事。这便是《哀乐》最早的雏形。

1943年春天,刘志丹烈士灵柩回乡,在志丹陵园建成时需要选一首祭奠的乐曲,鲁迅艺术学院受委托使用了这首民间唢呐曲,并组织了一支小型乐团演奏这首凄楚动人的曲目。刘志丹成为这首曲子追思的第一人。

陕北大唢呐最悲伤的曲子(陕北民间唢呐曲如何成了国葬专用音乐)(4)

▲刘志丹烈士陵园

而如今大家听到的《哀乐》,与早前的民间唢呐调早已大相径庭,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家罗浪对它进行了创作改编。

罗浪为曲子配置了和声,并加入了西方乐器;同时将原来的2/4节奏改为舒缓的4/4拍;并在原来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得曲调在原本哀恸、悲苦的情绪后又多了几分激昂和坚定,更加适合国葬场合。

——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死观的转变,大家越来越能够正视“死亡”。丧葬音乐越来越多样化,甚至一些流行音乐也进入了葬礼现场。更有思想前卫者,会在生前选择好自己喜欢的音乐在未来的葬礼上播放。

“哀乐”的选择或许在不断扩大,内容也更加不受限,但无论什么时候,人们用音乐来表达情绪、化解心中哀恸的愿望都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