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的时候,当时在北京上班,因为太想孩子了,就临时租了一个小院,让妈妈把女儿带来了北京。

那会儿是冬天,我每次上班她每次哭,每次都得把我送出院子,一直看着我直到看不见为止她才肯回去。

有一天外面下着雪,特别大,她还要坚持出去,我和妈妈都不让,结果女儿见我走了,没等穿上外套就跑着追了出去,妈妈拿着她衣服紧接着也跟着追了出来,但是,那天她还是感冒了。

晚上,等我下班回去后已经是深夜11点的多了,女儿已经睡着,妈妈还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着我,习惯性的每次回来脱了衣服我都是先去亲亲女儿。

结果,去亲她小脸蛋的时候发觉孩子滚烫滚烫的,吓得我当时一把把她的被子掀开了,妈妈这时才知道女儿发烧了,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给她盖好被子,出出汗多喝水就好了。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1)

在养育孩子的这件事上,一直以来我都习惯性的听妈妈的,首先她是我妈,第二这么大岁数了,有经验,第三总觉得妈妈识文断字,退休教师有学问,所以她的观点大部分时候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信任。

那天,我给女儿服下退烧药之后,按照妈妈说的,给她盖紧了被子,上面又加了一床,然后自己也坐到床上抱着她,因为生怕孩子热了自己掀开被子,万一又受凉就前功尽弃了。

一会儿孩子就满头满身大汗了,烧确实是退了,熬到第二天早上,我赶紧带着女儿就去医院了,到了地方跟医生讲明了情况,听到我昨晚的处理方式,医生回了我一句:以后不能这么给孩子退烧,容易造成脱水,也不利于散热……。

听到这句话,我回头看了看站在旁边的老妈,老妈没说话,快速闪了我一眼,有点小尴尬,看来第一个坑我是踩实了,幸亏孩子没出现大问题,否则后悔死。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2)

回到家以后,娘俩闲来无事之余,想起医生的一些忠告,又跟老妈聊起过去的旧思想,和一些老式的概念,发现如果不动脑子无条件的信赖过去的一些经验和说法,真的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因为在生儿育女这件事上我们毕竟都是头一次,又关乎身体和生命,似乎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依赖老人的一些指引,毫无察觉的就掉进了坑里。

比如他们说的: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3)

以上几条在我妈的警示下,只有第二条我没听她的,月子里也洗澡也刷牙了,因为实在受不了,后来也证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月子里产妇是可以洗头洗澡刷牙的。

而最后这个,孩子哭了不让抱,起初我是忍着不去,后来听着宝宝哇哇的哭个不停,实在心疼啊,于是跟我妈说:惯了就惯了吧,不就一个孩子吗,好几个大人看一个抱就抱吧。

这个“哭了不抱”的理论现在也被推翻了,因为专家说了,这样的孩子缺少亲情的抚触和拥抱,长大后会出现冷漠,自卑等负面性格和情绪。

当然,月子里怕受凉受风,确实也是,但不至于像老人说的那样惊弓之鸟般的小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和通风反而有利于大人孩子的健康保养。

有些说法是地方住的,各地和各地还都不一样,但有的比较统一,比如: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4)

其实这个也没什么科学依据,就算不把尿,孩子大点了也可以养成好的大小便习惯。

这个说法当初我在医院时候是问过医生的,妈妈要我给孩子挤,当时就觉得“可笑荒谬”,可又没得到权威证实这是不可信的,于是为了尊重老妈,象征性的挤了挤,后来问了才知道根本没必要,医生告诉我,孩子太小,皮肤和纤维都极其柔嫩,这样做容易受伤和发炎。

除此之外,在不足3岁的宝宝身上,过去的教条里,还有以下这些禁忌迷信,你有没有听说过呢,比如: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5)

……等等等等,现在90后的年轻人还好一些,已经不是太听信这些老一套的养育方式和经验了,但有些地方,或者偏远农村,就算年轻,还在依靠上一辈口口相传的那些方式方法带孩子和养月子,有的确实自有道理,有的的确毫无依据。

最后,希望朋友们还是多来头条育儿看看吧,教会你甄别真伪科学的同时,还能让你们结识一帮热心的育儿大咖,随时随地与你交流育儿经验,让我们在头条相遇,在育儿路上结伴同行。

宝宝学走路会绊脚(你给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划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