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把曹操的媳妇儿娶了(曹操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儿子曹丕娶比他大五岁的)(1)

作者兰台

公元204年曹操攻占了邺城,这标志着曹操与袁绍的战争以曹操获胜而告终。

可是,曹操还没有享受多久“征服者”的快感,就接到了一个让曹操头疼的消息:

差不多有三十万人准备拖家带口的越过边境,逃亡到长城外的鲜卑与乌桓去。

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后汉书·乌桓传》

要知道,当时冀州登记在册的也不过“三十万户”,这一下就有差不多1/3的人跑掉,也难怪曹操头疼了。

为什么当时河北有这么多人宁愿去投奔鲜卑和乌桓,也不愿意接受曹操的统治呢?

倒也不是他们对袁绍有多忠心,事实上袁绍输掉官渡之战后,河北各地还发生了不少反抗袁绍统治的“起义”。

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三国志·袁绍传》

实在是曹操在攻占邺城过程中表现的太残暴,攻占邺城后又纵兵劫掠,连袁绍家都没放过,还放任手下大肆侮辱邺城内世家女,曹操这种类似董卓的表现,才是河北士族“连夜跑路”的根本原因。

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三国志·武帝纪》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后汉书》

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三国志·武帝纪》

从这三则记载看,曹丕最开始根本没有想过“明媒正娶”甄宓,纯粹是把甄宓当做了“战利品”,只是后来曹操发现因为他本人以及军队的残暴导致河北人口大量逃亡塞外,这才不得不采取相应行动来稳定河北局面。

曹丕为什么把曹操的媳妇儿娶了(曹操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儿子曹丕娶比他大五岁的)(2)

(官渡寺,袁绍屯兵处)

首先,曹操先去拜祭了袁绍的坟墓,并且慰问了袁绍的正妻,归还了袁绍家的财物,他还额外赠送了一点。

其实“还其家人宝物”这一句话特别的有内涵,袁绍家的财物怎么需要曹操来归还?那可不是因为之前抢的。

而曹操军连袁绍家的女性和财物都没有放过,还会放过其他河北世家大族吗?

曹操采取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找来了清河崔氏的崔琰这个河北“地头蛇”来给河北世家大族演一出戏,演什么戏呢?自然是演一出表现曹操“重人轻物,礼贤下士”的戏。

《三国志·崔琰传》把曹操和崔琰演的这一出戏写的非常精彩,我们来看原文: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三国志·崔琰传》

这段话里关键在于“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对曹操表演一无所知的外人看来,崔琰这番带有教训和批评意味的话,曹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太祖改容谢之”,这实在不符合之前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小董卓的人设,所以这些人“皆伏失色”。

但是仅仅是演戏凸人设是不行的,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想来把袁绍视作头号大敌的曹操在攻下了邺城后难免会“放飞自我”,结果一不留神,连袁绍家都被抢了,女眷也多被侮辱,这下子河北世家大族对曹操观感降到了谷底。

这绝不是做一两次秀能够解决的,所以曹操使用了第三招:

让曹丕明媒正娶比他大五岁的“二婚女”甄宓。

太祖之入邺也,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为之聘焉,生子叡。——《资治通鉴》

大家结合《后汉书》的记载就能明白,曹丕所谓的“见甄氏美而悦之”其实是超级美化的说法,真实情况是“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

只不过到了要缓和与河北世家大族关系,至少不能让河北世家大族都跑到长城外面投奔鲜卑的时候,原本的“胜利品”就变成了“曹家妇”了。

曹丕为什么把曹操的媳妇儿娶了(曹操为什么一定要逼着儿子曹丕娶比他大五岁的)(3)

(甄宓)

为什么选甄氏呢?

最主要原因就是曹丕入城后强抢袁熙妻子,吃相实在太难看了,太遭人恨了;好歹袁绍与曹操也算通家之好,袁熙也算曹操的子侄,曹丕的“兄弟”;结果曹操父子就是这么对待子侄兄弟。

对于河北世家大族来说,曹操对袁家都这样,更何况其他人。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让曹丕明媒正娶甄宓。

不仅如此,曹操后来还安排曹冲和甄氏女结冥婚,这都是曹操拉拢安抚河北世家大族的手段。

顺便说一句,不管是崔琰还是甄宓,这两个“道具人”下场都不好,甄宓被曹丕赐死大家都知道,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崔琰也是被曹操赐死的,死因是曹操其实并不喜欢崔琰给他提意见,更不喜欢崔琰被他处罚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在乎,所以曹操直接赐死了崔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