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

当你拥有一部手机,下载几款APP就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而在手机的另一端,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从事着时下很“时髦”的工作,把网络数字化订单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一餐饭,一趟出行或是一次购物。“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感谢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便利,也祝所有劳动者们节日快乐。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2)

每天行走几万步——拣货员小曹

穿梭在一排排货架之间,取到顾客购买的商品,再挂上传送带,经过进一步分拣处理后最终交到配送员手中。至此,拣货员小曹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工作。而每一天,他自己也数不清自己要像这样重复多少次。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3)

今年是小曹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出于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他毕业后不久就选择了在盒马鲜生这种属于新零售行业领域的工作。那些在手机背后素未谋面的食客,喜爱的食材小曹通过订单一目了然,这种微妙的联系让小曹觉得这份工作少了一些枯燥,多了几分神秘气息。图为小曹从架子上取下袋子,准备到卖场取货。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4)

谈到工作中最大的感受,小曹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在微信运动的排行榜上,他赫然占领着榜首的位置。“平常要是走几万步,一定会累得够呛,不过在工作中,总会不知不觉就成了第一名,也完全不觉得累。”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5)

清理“虫子”的女人——除螨师何小梅

何小梅身材瘦削,说话语速很快,典型的川妹子形象。2016年在深圳做家政保洁员,去年来到北京,由“南下”成功“北上”。在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里通过竞聘选拔找到了一份时下并不算普遍的工作——除螨师。从此她不再只对着墩布扫把洗手池,还拥有了一个“工作搭档”。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6)

身价3万余元的除螨机,就是何小梅现在工作中的“搭档”,也是每次出工时最昂贵沉重的“包袱”,“如果用户家的楼有电梯,我就特别开心,不然要拿着它上楼很累”。相较于之前保洁员的工作,网约到家服务的除螨师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图为何小梅正在为客户清理棉被,一床被子清理完毕需要将近十分钟的时间。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7)

上门除螨服务的工作时间约为3小时。在进入客户家门前,双方都是陌生人,遇到随和健谈的客户,工作期间的气氛很愉悦,遇到难缠的客户,经常会质疑她的工作能力以及设备的专业程度,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何小梅都很无奈。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8)

何小梅很健谈,虽然学历并不高,但从这项工作中学习了不少相关知识,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跟客户讲解除螨机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现在的她可以面不改色的向客户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数以千万的螨虫尸体。“刚开始也是心里很抵触,好多螨虫尸体看得人背后发痒,现在已经能直视这些了。”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9)

从雪域高原到大街小巷——网约车司机陈师傅

今年是陈师傅做网约车司机的第3年,曾经12年的部队“老司机”经验让他做起这行来显得得心应手。以前是开着军用卡车驰骋在雪域高原,现在则是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将每一位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0)

每天早上6点,陈师傅都会驾驶爱车,开始一天的接单,然后直到晚上7、8点才会收车。“也很辛苦,每天都要跑20多单,不过自己还是很热爱这份工作的”。陈师傅这样描述着。图为陈师傅在没有乘客的时候,躺在车中小憩。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1)

说起这几年难忘的经历,陈师傅聊起不久前他曾送过一位临产的孕妇。 “也许是在部队呆得久了,比较正能量”,陈师傅说。一路上,过硬的驾驶技术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安全地将孕妇送到医院。待到医生护生将孕妇接走,陈师傅才默默地开车离开。也是之后他才发现,那时汽车后座已被鲜血和羊水浸了大片。中新网记者 富宇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2)

自从做了这行,瘦了40斤——外卖小哥朱飞鹏

曾经,叫份外卖是一种应急措施,现在这种生活模式已经成了戒不掉的习惯。朱飞鹏是酒仙桥地区的一名外卖送餐员,说话时脸上一直带着腼腆礼貌的微笑,“其实也不是很累,送餐也是为人民服务。”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3)

做外卖小哥10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成为小组里的“刷单劳模”。“以前开班车,没事儿就在车里坐着,那时候我190斤,换了工作现在减了40斤。”朱飞鹏的工作时间,从早上六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他为这个地区的很多食客送出了一日三餐。“现在看到有的电话,我都知道他具体的位置,脑子里有一张地图,路线都已经规划好了。”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时髦的迟到(赶时髦的劳动者)(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