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于一眼万年的浪漫初见里成就一段佳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因为什么分开?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李清照和赵明诚因为什么分开(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和赵明诚因为什么分开

他们,曾于一眼万年的浪漫初见里成就一段佳缘。

青州十年,赌书消得泼茶香,全都是岁月静好。

只是,那是个乱世,金国铁骑踏碎了汴梁,一片兵荒马乱里,他们有了别离。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她对他最深的思念。

终,他还是早她而去。

乱世浮萍里,她颠沛流离的生之岁月里,唯他们曾经的琴瑟之鸣可将她安慰。

初相逢,春风正浓

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于风光潋滟的大明湖畔,她诞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李格非,是为文学名流,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时年备受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进士出身的他,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乃宰相、岐国公王的长女,系出名门亦知书能文。在如此书香浓郁的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的她便文采斐然,常常可出口成章。

有着惊人才情的她,少时便名动汴京城。众多词被人所知,常有词作被人拿去评赏,大家皆惊叹着她之才情的卓绝,就此,她的名声是被传的愈发广泛。宋时文坛里,亦有着她的一席之地。

年少,才情斐然,加之秀外慧中、气质高贵,在她十六、七岁的年龄里,提亲的人可谓踏破门槛了。然而,她未像其他富家闺秀那样,寻一富足夫家,过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的浑噩日子。听从命运的安排,貌似和她注定不合拍。她之才学、见识,让她渴念的是一个可以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人。

如是,才可以称之为人生伴侣。

所以,才有了这样一首满蕴着自己一颗春心荡漾的私情愫的美好情词: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在这样的字句里,她将自己渴念的完美感情诠释淋漓:一个“慵”字,将一个蹴罢秋千的情窦初开的少女纯洁烂漫的嬉戏模样给生动,而此际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子的身影的轻过,让她一颗春心荡漾,匆忙、羞走里却仍忍不住倚门回首,为着能“眼波才动被人猜”的一份企盼,而再把青梅香气闻。其实,真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只是为了能吸引一个风流倜傥男子的注意。

她之这类的小心思,父亲李格非是有所察觉的,心爱女儿能觅得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亦是他之欣慰,所以,他并未在她该出嫁的年纪里将她相逼,亦未从那些所谓官宦里挑选一人,只因尊重女儿的想法。

对于爱情,上天是眷顾才情的她的。

在那一年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里,春风正好的时光里,他款款而来。初相识,可谓相见欢。他,早就被她的才情深迷醉,而今次一见更是将她印进心里,就此生了今生非她不娶的意愿。而她,亦被他的气度不凡、意气风发所吸引满满。他,不似她见过的那些富家子弟,不轻浮、也不虚荣,因挚爱文学的缘故更多的是文气。

这,是青春懵懂的她内心所渴慕已久的。

由此,他们二人皆在彼此对的时间里遇见了对的人,一见钟情里将一段情缘深种。

就此,便有了赵明诚为其父说梦的佳话。说梦“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三句,央父为其解曰。父善解人意,亦知晓他之心思。于是,差人去往李家。

也因是良缘的过吧,要知道,那时是个绝对的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匹配的身份地位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若是不门当户对的,哪怕你爱的死去活来,也是无济于事的。

彼时,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是为当朝史部侍郎,官居三品;她之父李格非,作为礼部员外郎,虽不及赵挺之的官品高,但也是身处朝廷要职,作为姻缘缔结也是般配的。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二人的相互倾慕,以及李清照的才情。对于她的才情,赵挺之亦是仰慕不已的。

就这样一段佳缘连理,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

至此,历史尘嚣里,至始至终都在流传着关于她和他的美妙佳话。一如,她写下的那首纵情蜜语甜言的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依稀仿佛里,我们从这欢快的字句间看到的是她和他泛舟荷塘的画面。

真美好!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样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婚后的生活自是美好。

因着政权的跌宕,他们二人回到了山东青州老家。在青州,由于远离官场上的纷争,他们有了大把一起相伴的岁月。

他们,都有着收集名人古画和古董漆器的喜好。如是里,常常一起四处搜求寻访,且乐不思蜀。后来里,她曾写:“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来将这一段时日纪录。

经久里,家中的名人古画器皿物什是越来越多,而家中的银两却是越来越少。

不过,尽管如此,他们二人还是对此乐此不疲,“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还专门给一间藏着金石的书斋取了个至为好听的名字,曰:“归来堂”。

这趣性,便也只有两情相悦的人才做的出。

对于那时的光景,看她后来在《金石录》后序中言写的便可跃然全知: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说实在的,那段时日也是很清贫的。有次,他们刚刚把三个月的积蓄拿来买了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迹,没成想,又有人特地过来向他们出售徐熙《牡丹图》。千姿百态的牡丹图,诚如吴皇后说的“吉祥亭下万年枝,看尽将开欲落时”,其生动娇艳对他们来说是个致命的诱惑。他们,是特别特别想把它买下来,无奈真的是无银两来支付此。

她,站在一旁,洞晓他的心思,然而这一次却也爱莫能助了,她盘算着家里的一桌一物,手头的金钗玉镯,是全都变卖了也是无法买起这幅画的。

他,于另一旁,亦洞晓了她的烦忧,于是强笑着说不买了,金石字画再是好,也是不可折了夫人的笑的。

这样的二人,是深懂彼此的。于婚姻里,这样的深懂是真真难得。

除了字画金石的癖好,他们的“赌书泼茶”是最经久的佳话。几百年来,是每年每新地愉悦着每一个多情的人。

有时,是新获一本书,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于是两人便玩起这个游戏。煮一壶好茶,然后约定看谁可以准确地说出书中的内容,若是说出就可以先饮一杯。

有时,是饭后,他们来到偌大的书房,坐于桌前,然后指着书柜里的一堆书,问对方某典故出自书中的那一卷、那一页、哪一行,答中的人便可以先饮茶。

常常是她,先饮一杯。常常,他会在她端起茶杯饮用的时候,讲一个笑话,往往她都会忍不不住地笑出来,茶水喷洒满地。空气中,则留下满室的茶香。

对于这样的逸事,她也曾于《金石录》后序中给予记录: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如此的二人相笃风雅相深,自是甜蜜无比。不过,也还是有别日的。

比如,那首情意绵绵的《一剪梅》。写于他游学之际。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无他在身边陪伴的日子,是寂寥孤独的。

此时,恰逢荷花凋零、香味尽殒失的深凉的秋,空寂的屋子中只觉竹席冰凉入骨,轻脱下夏季的薄纱罗裙,换上可温暖自身的秋装独自泛舟于江河之上。忧伤愈发地袭上心头,仰头凝望天空,不知那云舒卷处可有谁可寄锦书来?南归的大雁,正排成一行行“人”字从头顶飞过,皎洁的月光亦洒满那西边独倚的楼阁。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顺应的自然之规律,却让人想起你我的相思,相隔两地的你我,共享的是一种离别却牵动的是两处的闲愁。而这闲愁里的相思,是如此的无法排遣,是刚刚从我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约缠绕到我的心头。

而今,你不在我身边,这一腔的情意无处诉说,只得寄予这词间。

又有,他为仕途而远离他乡,她便为他思念成疾夜夜倚窗而念他。重阳时,更甚。于是,赋词一阕寄予他,一表相思无限。

他品读了这阙词,连连感叹,自愧不如之际又心有不甘,于是笔墨挥毫三天三夜,终写就五十阙词。喜来拿给友人路德夫品评,德夫再三品读后,从洋洋洒洒的词阙里得出三句。他迫切询问是哪三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廋。”

要知道,这三句,正是她在玉枕纱帐之中,惊醒于夜半,夜凉如水浸透她全身时,因思念他深切时而作。

也便如此真心相对,才会有如此刻骨的思念的吧!

所以,千百年来,爱恋里的男女写就情话才最能打动人心,让人共鸣无限。

诚如,她李清照写就的这若花情词。

先之蜜糖,次而毒药

青州十年,应是他们最好时光,也李清照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只是,随着日久的渐长,他们之间的感情便不似原先那么情浓意浓了。虽然,她依旧为他倾尽全心,然而他却愈发地郁郁寡欢。

才情上的不如意,加之仕途的不顺,都让他不满,渐渐地人变得无趣而缺失温情。再或许,日夜相对二十余载,仅仅只面对她一人,再容颜清丽也是倦了的。他,毕竟是凡夫俗子一枚,也有着负清凉薄的一面。 

他,开始在荆州就任的当儿蓄养侍妾歌姬,对李清照日益地冷淡疏离。

由此,他们相濡以沫的婚姻,出现了令人心惊的裂痕。

事情演变最恶劣时,是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江宁知府的他,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于是,回家准备交接的手续。谁知,有一天,属下带来了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

按理,他这个过渡官员应是向上级报告此事,谁知他却不然,而是缒城逃掉了。不仅置于全城百姓安危于不顾,是连妻子李清照也是弃之不顾的。这,成了他们伤痕的真正的导火索。夫妻多年,到此时她才真正看到他内里的黑暗。失望至极,以至于后来他带她路过江东时,她感慨万千,脱口而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也是,项羽的悲壮,更反衬出他的懦弱无情。

不过,她的涵养至深的美好女子,尽管对他已经十分失望了,而他更是肆无忌惮地于声色犬马及时行乐着,但是她始终对他的感情如一。

然,上天仍不眷顾此刻无助的她。

不久,赵明诚于郁郁寡欢里越发地一蹶不振,遂急病发作而亡。她和他的这段近三十年的姻缘就此落幕。

尽管,晚来时节的他们俩不似过去那般蜜意情浓了,但是因为有他在侧,她的心仍是被温暖着的。而如今,他先于自己而去,于她这世间是为孤绝一片。诚如,她在《声声慢》中的表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凄惨孤绝的人间,任她再是寻寻觅觅,仍是一片冷冷清清。她,曾如此惜花,曾经“昨夜雨疏风骤”,她因担心花儿,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卷帘人”:“海棠是否依旧”。

而如今,她却见花自怜了。

满地的黄花憔悴凋零,无人欣赏,只有她独自一人守候,看雨落黄昏,点点滴滴到天明。

独我的世界,怎是一个“愁”字形容之的。

事当如此,她未能随他而去,唯有自我安慰。于是,形影相吊的她开始在“归来堂”里消磨寸寸孤寂。研究金石,或写他未完成的《金石录》。

她的世界,就此寂寞无声,再无欢歌笑语,她甚是偏爱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辞》,尤其是那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而易安”,于是,她给自己的住处取名“易安室”,给自己取名号“易安居士”。

生活的颠沛流离里,她是太渴念能“易安”了。然而,孤寂一人的她,注定是孤独的一枚花朵。

曾经,她以为可以和他终老,他始终若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带她翻山越岭、逃离一切深渊沼泽。然而,他终究不是。

他,不过也和别他人一样,他爱的只是他自己。冷酷、自私也残酷。

先之给她的是蜜糖,次而给她的是毒药。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三生一世,这世间只出她一人。

只是,这上苍既给她才情万千,却又忍心给她一个“国破家何在”的凄凉境地。

或许,是为了苦其心志。前半生的顺和圆满,足矣;后半生的苦和凄凉,是要尝的。这,便是人生吧。酸甜苦辣尽有。

国破山河里,当别人元宵佳节赏灯时,她吟诵的是伤怀的《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历史变迁,人世沧桑里,隔着一帘幽梦,仿似回到了故乡;然而只是恍然一梦,笙歌曼舞的夜里,唯独自泪下、神伤、断肠。

她终明白,这人世间的割爱,才是千刀万剐的凌迟。

床前明月光,再是明晃晃地炫彩,若是身边没了个人,也是无法再照进内心的。

诚如她写过的:“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