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了,英联邦和昂撒五国自然要大张旗鼓的悼念,掀起一波回顾女王的高潮。各国政府包括我国出于尊重和礼仪也都遵循外交惯例表示悼念。英国的民众也都兴奋莫名,毕竟女王去世接着就是新君登基,见证历史总是让人激动。

除此之外,全世界那些殖民的、被殖民的、羡慕被殖民的以及假贵族真暴发户们都纷纷开始网络哭丧。我国有的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人留言说自己家老人去世都没这么伤心,这种魔怔了的让人忍不住想用伸出中指的国际礼仪向它致意。

现在的英国实在算不上友邦,不过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倒也没有幸灾乐祸的必要,别跟跪族们那么如丧考妣就行了。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伊丽莎白二世人生各个阶段的生活照片与肖像,其中一幅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给女王画的肖像与其他肖像风格迥异,还被人拿来和方力钧画的袁隆平画像做比较。其实吧,方力钧虽然也是画家,但和弗洛伊德比还是差点。弗洛伊德的风格并没有变形,也不是滑稽化甚至是丑化。弗洛伊德的画风是用写实实现自己的风格化 ,用色厚重,背景晦暗,表情或凝重或肃穆或茫然,除了女王之外的模特都是普通人,直面真实的人体。弗洛伊德画英国女王是这样,以中年女性等普通人做模特画的裸体也是这样,自画像也是这样,“吾道一以贯之”。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1)

厚重写实的女王肖像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2)

厚重写实的弗洛伊德自画像

真正的艺术家会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不在乎别人是否看得懂。他们坚信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坚信有人会欣赏他们。像高更、莫奈这些人,画作风格鲜明,并没有美化什么,也不会丑化谁,穷困潦倒也好,名满天下也罢,风格一直一样,自画像也一样。梵高的自画像,割了一侧耳朵的头颅还包着白布,线条弯弯曲曲,颜色模模糊糊,这就是他的风格。而像马塞尔·杜尚这种,搬个小便池起个“泉”的名字就敢送去展出。我上高中的时候,喜欢定期买《读书》杂志看。有一期封底是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2号”。卖杂志的老太太以前也是教师,问我这“裸女”在哪儿?是不是画的标题写错了?我说我也不懂,看不明白。这就是艺术,我们欣赏不来不是艺术家的错。像杜尚、达利这类风格夸张的画家,我只能敬佩。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3)

下楼梯的裸女

有的艺术家一生风格变化多端,比如毕加索。但他在每一个风格时期都在坚持自己,看看他不同年龄的自画像就能明显能看出当时他处在哪个时期。如果你觉得某个时期的毕加索画的人体或肖像难看,丑化了模特,那就是苛责了,因为他画自己也那样。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4)

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弗洛伊德给女王画的肖像画和自己的自画像风格一致,也和他给家人画的画像一致,这就是他坚持的艺术风格。女王邀请弗洛伊德画像,代表女王认可弗洛伊德的风格,要不怎么能耄耋之年一坐几个小时就为了张并不好看的肖像画。话说我一直觉得弗洛伊德是德国画家,毕竟他爷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写《梦的解析》的那个。而且卢西安·弗洛伊德出生在德国。当然后来他移民英国了,因为德国那个年轻时没当成画家的小胡子纳粹迫害犹太人。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5)

“就照你的风格画”

扯远了,我只是想说坚持自己风格的艺术家值得尊重,前提是坚持风格。而且肖像画跟别的题材还不一样,肖像画需要模特同意或是邀请。别人邀请画家给画像,说明认可这个画家的艺术风格。没有邀请照着一个既不是娱乐明星也不是政治人物的科学家照片胡乱涂抹一幅画作,风格滑稽,细节夸张,老年人脸上的斑点都描画得跟弹孔一样,那不是艺术追求,是不尊重。更何况这画家轮到画自己家人的时候就不再坚持自己一贯异化的风格了,起码这艺术追求就不够纯粹,也太不敞亮了。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6)

画家画他人

女王用剑封爵油画 女王肖像与下楼梯的裸女(7)

画家画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