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抖音的时候,被推荐了可能认识的人的小视频,点开仔细看看果然是熟人,视频是三个女人在走模特步,一位不认识,另一位是原来一个厂的姐姐,还有一位是发小“阿不录”的媳妇。

这个视频引起了我遥远的回忆。

小时候的家住在一幢楼里,是早年苏联援建厂子时盖的家属楼,三个单元三层坡顶楼,每层三户,一个楼27户,但是很多户住不止一家,尤其是中间那户大多是两间房住两家。整个楼上住了有四十多家。

因此,楼里就有一批年龄相仿的孩子,那时的邻里关系非常好,家家都是敞着门,从来不锁,我们就在各家窜着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名,比如东东、宝宝、健健……那是家里给起的,但是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外号,大多是小伙伴给起的。

外号,书面称绰号,大多数的外号时间长了都想不起来当初起的缘由了,比如文章开头我提到的“阿(三声)不(二声)录”,都不知道那几个字怎么写?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了,同样的,还有另一个发小外号叫“记谷”,还有一个可能是因为面相显老,外号叫“老委头”,他弟弟就自然被叫“小委头”。还有就是地域特色很浓的“疙蛋”“二鬼”“平蛋”,“二蛋”是我们那里最常见的小名,但是被演化成了“二狗蛋”,有一个发小叫“毛牛”,另一个叫“散茂”,当然,这些都是音译,那些字怎么写我也不知道。

各位,你发小的外号你还记得吗?

给发小一个特殊备注(发小们的那些外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