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水相依相偎,水环着山,山拥着水。

印刷术发明的重大历史意义(没有人类文明的文字记载)(1)

水说:北宋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科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就在北宋中期,我国出了一个大科学家,叫沈括。沈括一生只要有机会,就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是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五十八岁那年,他定居润州,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写作。沈括在他自己的住处梦溪园,写了一部有名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其中还记载了劳动人民的许多创造发明,最有名的,要数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要不是《笔谈》记载他的事迹,我们一定连毕昇的名字都不知道了。

山说: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们国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随着造纸和制墨等技术的出现,雕版印刷术也发明出来了。雕版印刷就是把图案和文字刻在木板上,用水墨进行印刷。唐代时,雕版印刷在我国已非常盛行。

水说:宋代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则是印刷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据《梦溪笔谈》记载,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宋仁宗庆历年间的刻字工人毕昇。毕昇当时在北宋国都汴梁城从事书籍刻印工作,是个技艺高超的工匠。他看到,用雕版印刷术印书,书坊要记刻许多板,这些木板堆积如山,要占用好多房间。书印完后,雕版就失去了用处,只能当柴火烧了。他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在心中萌发改进雕版印刷的念头。他想到:有许多字在印书时是经常出现的,如“之乎者也”,每次出现都要刻一次,太麻烦了,要是刻一次能反复使用就好了。

山说:古人的智慧每次都能引起我们赞叹。它在倡导人类的文明的同时,也促进人类的进步。雕版印刷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然而了不起的毕昇有了更好的想法。

印刷术发明的重大历史意义(没有人类文明的文字记载)(2)

水说:于是毕昇动手做试验,他把整块整块的木头切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然后找出三千个常用字,刻在木板上。他把每个单字都刻上了好几个,有些常用的单字像“之、也”等,各刻了二十多个。这如何把分散的木字连结起来,毕昇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先找了一块铁板,铁板周围一个铁框。铁板上先敷好松香、蜡烛、纸灰等材料,然后在铁框内把一个个用木头雕刻好的字放进去,按照要求排烈整齐。再把铁板放在火上去烤。待松查溶化后,用木板一压,满满地一框木活字就整整齐齐的粘在一起了。毕昇把墨均匀的涂在木活字上,再把纸铺上去,用刷子轻轻的一刷,揭下来一看,一张字迹清晰的印刷品就呈现在眼前了。

印刷术发明的重大历史意义(没有人类文明的文字记载)(3)

山山水说:木活字容易吸水变形,印了几次字迹就模糊不清了,怎么才能找到一种既不吸水变形,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呢?毕昇为寻找新的材料而动足了脑筋。一天,毕昇看到自己家里烧水用的瓦罐,灵机一动。他想用泥坯做字不是挺好吗?如果先用泥坯刻好字,再放进窑里进行烧制,不就可以制成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吗?于是他在自家后院搭起了一座小窑,又用胶泥制成了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五千多个字块,然后点火烧窑,日夜守候在旁。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毕昇把活字版拼好,试印了三百多张,每一张都清清楚楚。活字印刷终于试验成功了。后来德国的谷登堡也发明了用金属铜制成活字进行印刷,但比起毕昇来,已经迟了四百年!

山说:活字印刷促使宋代印刷业发达起来,印刷业的发达又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宋代也是造纸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竹子为原料,制作成质量较好的竹纸。

印刷术发明的重大历史意义(没有人类文明的文字记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