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韵: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笠翁对韵全文带拼音版打印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笠翁对韵全文带拼音版打印版(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平水韵用字表)

笠翁对韵全文带拼音版打印版

窄韵: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

《声律启蒙》十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鲲鹏。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縢。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对同登。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注】

苍鹰:动物名。鹰科。头黑,背苍灰,腹灰白并有暗灰色横斑。以野兔、野鼠、鹑类为食。幼鸟经驯养可供狩猎,在西伯利亚与我国东北繁殖,冬季见于南方。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藜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涧水:犹谓涧流。山间的水流。

罾(音曾):一种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鱼网。

燕雀:燕和雀。泛指小鸟。亦比喻品质卑劣的人。比喻庸俗浅薄的人。比喻地位卑微的人。

鲲鹏: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三雅:《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九光: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

面友:犹面朋。非真诚相交的友朋。扬雄 《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春残:春将尽。

晨兴:早起。

九霄:天之极高处;高空。

霞蔚:云霞盛起貌。亦指鲜明华美貌。

云蒸:云气升腾。比喻盛多。亦指热气腾腾貌。

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泮(音盼):冰雪融解。

金縢:谓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縢:缠束;封闭。《尚书·周书·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金縢序》:“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孔颖达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遂作《金縢》。”金縢为《古文尚书》篇名。旧说此篇乃周公所作。谓周武王灭殷后,有疾,周公祈祷神明,表示愿意代替武王死,并形诸于书策。祷毕,把策书藏于以金带封缄(即所谓“金縢”)的箱子中。后因用作咏贤臣爱君之典。

元晖: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景袭。常山王拓跋遵曾孙。宣武帝时,为给事黄门侍郎。时帝有北迁之意,晖谏止之。迁侍中,领右卫将军。深受亲宠,时人号曰“饿虎将军”。迁吏部尚书,用官皆纳贿,有定价,时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聚敛无极,百姓患之。孝明帝时,拜尚书左仆射,与任城王元澄、京兆王元愉等共决门下大事。卒谥文宪。

饿虎饥鹰:比喻凶残贪婪。《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吟哦(音鹅):写作诗词;推敲诗句。亦指有节奏地诵读。

讽咏:讽诵吟咏。

襄陵:谓大水漫上丘陵。《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孔传:“襄,上也。”

扬子:指扬雄。

白凤:相传西汉扬雄著《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因以比喻出众的才华或才华出众之士。《西京杂记》卷二:“ 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

何郎:指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得宠于曹操,被视若诸公子。何晏后来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魏文帝时,晏无所事任,明帝时亦不见用,至齐王芳正始初,他依附曹爽,遂进为散骑侍郎,迁侍中,不久又任吏部尚书。正始十年曹爽事败,何晏等同时为司马懿所杀。

青蝇:苍蝇。蝇色黑,故称。《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管辂传》: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夫飞鸮,天下贱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音,况辂心非草木,敢不尽忠?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惠慈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谦,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原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五引《广五行记 》:“魏吏部尚书何晏,常梦青蝇数十头来自鼻上,驱之不肯去。以问管辂,辂曰:“鼻者,天中。今有青蝇臭恶而来集之,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始之。”至明年,何晏及邓飏皆伏诛。”

藻: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

颠:上下跳动。

《笠翁对韵》十蒸:

萍对蓼,芰对菱。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绮,蜀绵对吴绫。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谈对吐,谓对称。冉闵对颜曾。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抛白纻,宴红绫。胜友对良朋。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注】

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

蓼(音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茎叶味辛辣,可用以调味。全草入药。亦称“水蓼”。

芰(音记):菱,俗称菱角。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弋(音义):系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

罾(音曾):一种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鱼网。

齐纨:齐地出产的白细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列子·周穆王》:“衣阿 锡,曳齐纨。”张湛注:“ 齐,名纨所出也。”

绮: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

蜀锦:原指四川生产的彩锦。后亦为织法似蜀的各地所产之锦的通称。多用染色熟丝织成,色彩鲜艳,质地坚韧。

吴绫:古代吴地所产的一种有纹彩的丝织品。以轻薄着名。绫(音灵):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

九聘:多次聘请。

三征:三次征召。

挥斤:运斤,挥动斧头。《庄子·徐无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用为发挥高超技艺的典故。

乘潮:谓趁着潮水行船。

酒舫: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舫(音访):并连起来的两船。亦泛指船,小船。

冉闵、颜曾:冉有、闵子骞、颜回、曾参。孔子弟子。

侯嬴:人名。战国时魏之隐士。家贫,为大梁夷门看守者。年七十,始受魏公子无忌尊为上客。曾助信陵君却秦救赵,为防事机泄露,自刭而死。见《史记•魏公子传》。也称为“侯生”。

伯嚭:子姓,伯氏,名嚭(一名否),春秋后期吴国大夫。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太宰否。伯嚭是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伯郄宛,是楚王左尹,后来被楚国令尹囊瓦所杀,并株连全族。伯嚭逃难到吴国,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

祖逖(音替):字士稚,别名祖生、祖车骑,西晋末军事家。出身北方大族。太康十年,被郡府举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未应命。后来,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元康元年,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永兴元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逃回洛阳。永嘉五年,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到达泗口(今江苏徐州)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今江苏镇江)。建兴元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祖逖上书司马睿北伐,但未被采取。司马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为了北伐,自募军队。建武元年,祖逖进驻芦洲(今安徽亳县),后平定叛乱,占据谯城。太兴二年,祖逖进攻蓬关(在今河南开封),讨伐陈川。石虎则率军五万大军救援陈川,在浚仪与祖逖交战。祖逖大败,退屯梁国,不久又退至淮南。太兴三年,祖逖派韩潜镇守蓬陂坞东台,桃豹退据西台。后成功收复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大兴四年,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出镇合肥。祖逖因得不到朝廷信任,忧愤而死。时五十六岁。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

孙登:三国魏时隐士。汲郡共(今河南辉县市东五里固围村东二里)人。长年隐居苏门山,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尤善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著有《老子注》、《老子音》亡佚。

白纻:亦“ 白苧 ”。 白色的苧麻。亦指白纻所织的夏布。

红绫:此指红绫饼。古代的一种珍贵的饼饵。以红绫裹之,故名。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曲江 ,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延让诗素平易近俳,乃作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喫红绫饼餤来。’”

胜友:犹良友。

良朋:好友。《诗经·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逐鹿:《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裴骃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六韬》:“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亦喻追逐名利富贵。

趋:追赶,追逐。

唐代狄仁杰为武后相,其姨卢氏有子,杰欲官之,姨曰:“姨止一子,不欲令事后周女主。”仁杰大惭而归。周,武则天的国号。

王陵事汉,其母在楚,知汉必兴,嘱善事之。项羽令母召陵,母遂自刎。

穷愁:穷困愁苦。

浣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白色小花,呈味苦。是古时宫廷和民间常用的避孕草药。此指浣花溪。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部,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诗人杜甫故居,号浣花草堂。唐女诗人薛涛亦家于溪旁,以溪水制笺,称“薛涛笺”,又号“浣花笺”。

寄迹:犹言暂时托身;借住。

工部:古代官署名。汉代有民曹,魏晋有左民、起部,隋唐因北周工部旧名总设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清末改为农工商部。此指杜工部。即杜甫。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变乱:由战争或暴力行动所造成的混乱。

凝碧:浓绿。此处指凝碧池。唐禁苑中池名。在洛阳。唐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兵入长安,东都洛阳后,曾大宴其部下于此处。

右丞:官名。东汉尚书每曹都设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左丞掌吏民章报等,总典署中纲纪;右丞代掌本署印绶和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见《后汉书·百官三·尚书》。唐代尚书省也置左右丞。右丞正四品下,总兵部、刑部、工部(左丞总吏、户、礼三部),与左丞共掌辨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见《新唐书·百官一·尚书省》。此处指王维。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计有功《明皇杂录》:“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嘘唏,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以胁之,言有泪者当斩,而悲不能已。……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训蒙骈句》十蒸:

霜凛冽,日炎蒸。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潭清潦水尽,山紫碎花凝。林泉偶坐堪留客,竹院相逢却话僧。苏轼神驰,祛橐附床投黠鼠;王思心急,停毫拔剑追飞蝇。

裁蜀锦,织吴绫。儒传一贯,释悟三乘。月殿凌空入,云梯逐步登。鹏达云程天万里,龙翻禹穴浪千层。鹓列鹭班,袅袅仙台朝玉辇;龙蟠虎踞,巍巍帝阙起金陵。

沽酒帜,读书灯。菖蒲九节,莪术三棱。烦蒸如坐甑,极冷似怀冰。西堂梦草谢灵运,远地思莼张季鹰。山妇供厨,旋斫生柴炊野菜;舟翁泛艇,轻摇画桨采河菱。

【注】

凛冽:寒冷刺骨。傅咸《神泉赋》:“六合萧条,严霜凛冽。”凛:刺骨的寒冷。冽:寒冷。

炎蒸: 亦“炎烝”。 暑热熏蒸。

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

玉兔:指神话中月亮里的白兔。指代月亮。

潦水:雨后的积水。潦(音老):雨后积水。王维《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神驰:心神向往。谓思念殷切。

祛(音区):除去;消除。此处指拿起,举起。

橐(音驮):口袋。《说文》:“橐,囊也。”《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汉书》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黠鼠:狡猾之鼠。苏轼《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王思:明代正德进士,授编修。后谪潮州三河驿丞。幼年有拔剑追蝇之故事。

一贯:谓用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邢昺疏:“言夫子之道唯以忠恕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

释:指佛教。

三乘: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月殿:月宫。古代神话传说月中的宫殿,为嫦娥所居。又称广寒宫。梁简文帝萧纲《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云梯:古代攻城时攀登城墙的长梯。《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亦指传说中仙人登天之路。郭璞《游仙诗》:“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李善注:“云梯,言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故曰云梯。”亦指指高山上的石级或栈道。

鹏: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云程:遥远的路程。亦指云中之路。

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绍兴 之会稽山。《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亦指会稽宛委山。相传禹于此得黄帝之书而复藏之。 亦指相传为夏禹决汉水时的住处。在今陕西旬阳县东。

鹓鹭:鹓和鹭飞行有序,常用以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亦比喻有才德者。鹓(音渊):鸟名。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

朝: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此处指代天子。

帝阙:指京城。

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亦指卖酒。

帜:旗帜的通称。《说文》:“帜,旌旗之属。”《广雅》:“帜,幡也。”《通俗文》:“私记曰帜。”《墨子》:“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

菖蒲: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郦道元《水经注·伊水》:“石上菖蒲,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仙。”九节谓根。

莪术(音鹅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根状茎圆柱形或卵形,花黄色。根状茎可入药。

棱(léng):同一物体的面与面的交接处,即棱角。

烦蒸:闷热。

甑(音赠):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西堂:泛指西边的堂屋。《楚辞·九辩》:“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钟嵘《诗品》卷中《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南史•谢惠连传》:“谢惠连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加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莼(音纯):莼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亦名“水葵”。

张季鹰: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今苏州吴江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时人比之为阮籍,称“江东步兵”。出身江左望族,留侯张良后裔,三国时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晋惠帝太安元年,官至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而归吴松江畔。年五十七卒。《晋书·张翰传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旋:立即,随即。

斫(音浊):用刀、斧等砍劈。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生柴:未干的木柴。

画桨:小舟的美称,指美丽的船只。画,通华,华美精致。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

《平水韵常用字表》十蒸:

蒸丞烝承曾僧增憎缯罾矰陵凌绫棱鲮菱蝇绳渑腾滕藤誊塍征惩朋鹏崩弘肱膺鹰登澄仍扔冰应乘升胜兴凭兢矜凝称灯层能恒冯瞢疼薨

音义:

烝:音争。火气上行;用蒸汽加热。后作“蒸”;一般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用火烘烤;蒸发;进,前进;众,众多;美,美好。

缯:音曾。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古国名。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绑,扎。

罾:音曾。一种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鱼网;用网捕捞。

矰:音曾。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短箭。

绫:音灵。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现代丝织品名。采用斜纹组织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组织,以桑蚕丝或与人造丝交织而成。

鲮:音灵。古代传说中的怪鱼。也作“陵鱼”;鲮鳢,又名穿山甲;鲮鱼,也叫土鲮鱼,属鲤科鱼类,是我国华南淡水主要养殖鱼种之一,性怕冷。

菱:音灵。柳叶菜科,菱属植物的泛称。一年生水生草本,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渑:音绳。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时水的下游。亦称“渑水”。

滕:音疼。水向上腾涌;引申为张口说话;西周分封的侯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一带。

誊:音疼。照原稿抄写清楚;

塍:音成。田间的土埂;畦田;小堤。

肱:音工。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比喻帝王的卿佐。

瞢:音蒙。目不明;晦暗无光貌;懵懂;迷糊不清。

薨:音轰。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杀害;象声词,嘈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