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那久远的上古时代,大陆是广阔的,人烟是稀少的。即使到了距今1万年前左右,也就是农业出现之后,因为早期的农作物产量很低,整个族群靠单一的生产方式是无法存活的。随着人口数量缓慢增加,大陆上终于出现了一些光彩夺目的早期文化。如果我们穿越回四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会遇到许多繁荣而有趣的文明。

一、"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

在今东北地区南部的辽河流域,有小河沿文化,它可能是承袭了更古老且神秘的红山文化。后人在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还出土了各种精美玉器,其中的玉猪龙被很多人看作中华文明最早的龙的形象。

再比如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区域的龙山文化,那里的古人可以制造出轻薄而坚硬的黑陶。更有位于黄河北部山西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那里拥有规模巨大的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周围各种文化的精华,人们甚至猜测陶寺遗址可能是传说中的"尧都"。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1)

把目光转向南方,辉煌的良渚文化一定会令你惊叹。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在良渚遗址的大型墓葬群及里面的精美玉器、土筑高台和祭坛令人叹为观止。考古学家把这个时期的中华文明状况称为"满天星斗"。

在那个时代,各种绚烂的文化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中华大地,它们之间已经不像是1万多年前地球冰期刚刚结束时那样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互相之间有了交流。人们会彼此交换陶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物品,把自己的文化传输到遥远的地方。

似乎假以时日,各个地区文化再继续各自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它们也许真的会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华古文明?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2)

二、古文化的群星变得暗淡了

接下来竟风云突变,打碎了人们的美好幻想。在距今4000—3500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古文化突然间消失了。

先让我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考察一下当时的古文化消失事件。良渚文化于距今5300年前兴起,在距今4000多年前衰落了。长江中上游成都平原上的宝墩文化的兴盛期为距今4500—4000年,都在距今约4000年前衰落了。

接下来,让我们离开长江流域,去看看北方的情况。齐家文化在制陶、纺织及冶铜业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可惜,发达的齐家文化在距今约3700年前走向消亡。

此外,更北方的辽河流域的小河沿文化在距今3500多年前也走向了衰亡。不约而同地,在这个时期,大量的中华古文化都走向了衰落,古文化的群星变得暗淡了。

就在各古文化走向衰亡的时候,有一处的文化不仅没有衰亡,反而越来越繁荣,这就是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文化,其代表就是二里头文化。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3)

二里头文化的兴盛年代约在公元前1750—前1530年,从时间范围看属于传说中的夏朝中晚期。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是一座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城市,在那里还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的随葬品,这说明在那时,龙作为图腾形象已经开始确立了。

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遗址,但是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里的考古发现与商朝的许多特点有关联,可能属于商朝建立之前早期商人的城市,并不是传说中的夏朝的都城或城市。

三、中华文明演变成"月明星稀"

如果说中华文明曾经在4000多年前有过"满天星斗"的景象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距今3000多年前的阶段,则是"月明星稀":华夏文化是一轮耀目的月亮,照亮了当时的文明夜空,而周围的文化相对于华夏,则是光亮较弱的星星,它们中的大部分甚至还达不到数百年前当地文化的发达程度。

这就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月明星稀"之谜。衰落的那些文化繁星到底遭受了怎样的变故?

为了解释"月明星稀"之谜,考古学家试图还原那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走向衰落的南北古文化,衰落前都从相对定居和农耕的生活状态,变成了自由迁徙的生活状态。

原本良渚文化获取肉食主要靠饲养家畜,渔猎活动只是辅助,可是良渚文化衰落之后,当地的一些后起文化反而主要以渔猎的方式获得肉食,家畜饲养变少了。我们知道,家畜饲养代表了定居的文化,渔猎则代表要经常迁徙。

位于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也有这样的趋势。齐家文化时,养猪业比较发达,养猪代表余粮充足和定居的生活方式,可是后来出现的文化反而不怎么养猪,他们的陶器也比之前的齐家文化小。所以,后来者更容易迁移。

与此同时,辽河流域的古人也放弃了他们的农业聚落,很可能转为游牧生活了。大量古文化都从定居转向自由迁移,说明在距今约4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动荡。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意味着一种外来文明或外来民族突然闯入,引发了许多部落的迁移,涉及广阔的地域。

"月明星稀"现象也许是外来民族带来的大动荡造成的?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4)

外来文明入侵导致迁徙的事例的确古已有之,然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约4000年前的东亚一片广阔的土地,至少包括了辽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真的会有一个古老文明在较短的时间里席卷了如此广袤的东亚大地吗?不太可能。

而且,外来文明侵略往往会带来本地文化的剧烈变化,会有大量新的文化元素侵入,可是考古学家目前在各地遗址中并未发现文化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5)

真正能够在广袤的大地上"兴风作浪"的因素,可能并不是外来文明,而是气候。只有气候变迁能够影响如此广阔范围内的人类和文化。

然而当考古学家考察古文化衰落时期的气候时,却得到了各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趋势。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在距今约4000年前走向崩溃,看上去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持续洪水有关。那个时期,太湖的水域和森林、草地面积明显扩大了,这说明当地气候变暖,降雨量加大,带来了植被的繁盛和水域的扩大,甚至洪水滔天。

但是对于辽河流域的夏家店文化,看上去却是由于气候变冷导致了古文化衰落。原本辽河流域及其周边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有石头围起的许多建筑。可是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这些农业聚落逐渐被遗弃,当地人类活动也日趋减少,这从当时留下的遗迹变少就可看出来。对这种农牧交界区域来说,气候变暖会带来当地农业聚落的繁荣,气候变冷才会让农业聚落萧条下去,这里古文化的衰落显然有气候变冷因素的影响。

如果约4000年前气候确实发生了明显变化,那到底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此外,用气候变迁来解释"月明星稀"现象,还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二里头文化,不仅没有受到这次广泛的气候变迁的打击,反而不断走向繁荣呢?

那个时代的古人甚至还没有发明文字,或者最多只有文字符号的雏形,因此不可能留下当时的气象记录。没有古代文献,要了解约4000年前的气候变迁,我们只能借助今天的科学技术了。

华夏文明是从哪天开始的(华夏文明的发展)(6)

科学家发现,一些古老湖泊底部沉积了上万年的泥炭层,每个时期的大气降水都会对当时形成的泥炭层中的碳同位素产生影响。所以,通过研究湖泊泥炭层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就可以推测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降水量。降水量和气温是气候的两大重要指标,同时降水量的变化和气温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不夸张地说,中国东部的气温、降水的变化,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它也对中国的漫长历史产生了隐秘且至关重要的影响。

具体说来,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偏北方的位置时,北方地区降雨会比正常年份多,而南方地区降雨会比正常年份少;反之,当它处于偏南方的位置时,降雨的情况就是北少南多。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称为"东亚雨神":它偏向某个方向,邻近的大陆就会有更多降水。这样的降雨分布对中华大地上的早期文明来说,可谓福祸不同。

相对来说,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的人们就较为苦恼了,他们相对靠近北方的纬度位置,加上有一条大河水系在该区域流过,所以降雨增多带来了较多的洪涝灾害,给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麻烦。

结语

华夏文明的发展,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我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她影响了整个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格局和脉络,经历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去追寻的。

参考文献:

《传说中的夏朝,存在吗?》

《二里头遗址》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