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当你打开某一个与苏联或者俄罗斯有关系的视频的时候,大家总是可以看到有“成群结队”的人在那里刷“乌拉”还有什么“苏卡不列”当听到一些苏联歌曲时,大家也总是喜欢刷“气突苏”至于“乌拉”和“苏卡不列”都是俄语的中文谐音大家刷这两个东西大多数人都是跟风,真正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的也不会随随便便乱刷而这个气突苏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苏联十首好听的歌曲中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苏联十首好听的歌曲中文(气突苏苏联歌曲因为这些才经久不衰)

苏联十首好听的歌曲中文

每每当你打开某一个与苏联或者俄罗斯有关系的视频的时候,大家总是可以看到有“成群结队”的人在那里刷“乌拉”还有什么“苏卡不列”。当听到一些苏联歌曲时,大家也总是喜欢刷“气突苏”。至于“乌拉”和“苏卡不列”都是俄语的中文谐音。大家刷这两个东西大多数人都是跟风,真正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的也不会随随便便乱刷。而这个气突苏是什么意思呢?

“气突苏”是“气氛突然苏维埃起来”的缩写。所谓的“气突苏”并不是随随便便一首俄语歌曲就可以收获的效果。什么叫苏维埃气息?浅层的苏维埃气息是融化在声音中的,是一种音乐特点,是一种音乐气氛,这层气息其实是可以模仿的,这也是大家最直观判断一首歌是不是苏联歌曲的判据。其实也就是听有没有内味儿,有没有那种苏联歌曲的感觉。那稍微生动一点的苏维埃气息可能就是视频画面中的红军战士,苏联青年或者是高高飘扬的旗帜与领袖的画像。更深层的苏维埃气息就是红军士兵的精神,苏联人民对于国家的热爱,还有伟大领袖或者英雄的果决。这些并不是文字能够简单描述的,但也是所有优秀苏联歌曲所承载的;是这些让歌曲经久不衰,是这些让歌曲有了深层的意义。

除了这些共同的特点,苏联歌曲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主题。

在20世纪20到30年代,苏联的歌曲大多都在歌颂在国内战争中的英雄,以及自己的祖国;其中不乏国民意识觉醒以及社会建设的佳作,就如1920年创作的《红军最强大》就是创作于国内战争革命时期。慷慨激昂,非常有斗志。极好的契合了战斗民族的风范,我个人也是很喜欢这首歌曲。还有一首美国人写的曲子传唱度也非常高,甚至被不少朋友误认为就是苏联歌曲。《苏维埃进行曲》由美国费城合唱团演唱用作《红色警戒3》的主题曲。气势恢宏,令人热血沸腾。有网友指出这首歌是为了抹黑苏联,通过歌词塑造苏联世界强权霸主的形象;更有人说这首歌是“拙劣”的抄袭。用歌曲摸黑一个国家的确是不对的,但这首歌曲本身十分优秀,这点不可否认。这首歌曲沿袭了苏联歌曲创作的调式,整体创作上十分出色,收获了非常好的反响,甚至让不少人因为这首歌曲爱上了苏联。这么看来这首歌曲真的是“低劣”吗?这个时期的苏联歌曲几乎没有什么抒情类的歌曲,有不少都像是在喊口号,以致于埋没了一些抒情类的精品歌曲。中国先前的革命歌曲风格也是这样的,有好歌,但是愿意听的人不多了。因为全篇只是喊口号谁也不喜欢,我们爱唱红歌更多是在追溯过往那段岁月,让我们铭记历史。

到了卫国战争时期,歌曲便是苏联人在战场上最好的朋友,歌曲中饱含着对人民的激励,以及对人民事业的歌颂。就像《神圣的战争》这样的歌曲激励着无数的人为了国家的生存而奋斗。在卫国战争时期广为传唱的《喀秋莎》其实是做于1937年,当时传唱度不高。但到了战场上,战士们唱着《喀秋莎》抵御侵略者,现实是冰冷的枪支和残酷的战争,歌声中是可爱的姑娘和美丽的家乡。这歌声将姑娘的情爱与战士的英武结合在一起,极大的鼓励了士兵的情绪;对于整个战争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个时代的苏联歌曲多有一种上去就是干的感觉,如果用三个字让我总结一下那可能就是“奥利给”了。红军唱着歌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唱到了柏林,唱来了胜利。

到了战后的50年代,更多的抒情类歌曲涌现,这些歌曲向着“纯爱情”发展,更多着眼于人们最细腻的情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其中写了男女相悦的美好情感,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中也暗含了对于祖国的热爱。这时期的歌曲中有不少浪漫的元素,这些是我国红歌所缺少的,也是许多军乐所缺少的。这宏伟又细腻的风格,让这些歌曲在今天仍被广泛传唱。

苏联歌曲中有对革命者和劳动者的歌颂,有对远大理想的期盼,有对情爱的诗意体验,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希望大家下次再听到那些“气突苏”的歌曲时,能够想到那个年代,那些勇敢又浪漫的人们和他们的精神。而不是只有简简单单的“乌拉”“苏卡不列”等谐音话语,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


Crazy Duck工作室

各位客官求赞求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