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剃头大师教学要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剃头大师笔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剃头大师笔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剃头大师笔记

19 剃头大师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理发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剃头大师”,看看她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剃头大师)

2.质疑题目,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1:“剃头大师”是谁?

学生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段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多媒体出示词语。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替换 厘米 摸耳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鼻音“惯”。

5.学习生字。

(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表 胆 鬼 理 夺 骂 仇 

差 付 倍 虽 泡 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虽”,翘舌音“仇、差”,前鼻音“胆、件”。

(2)学生写生字。

①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形声字:胆 理 骂 仇 倍

熟字比较:麦—表 兔—鬼 奇—夺 着—差 跑—泡

组词扩展:虽然 一件 文件 付钱 付出

②学生反馈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③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④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表”:上面的竖紧贴竖中线,下面别漏掉一撇。

“鬼”:第六笔长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向左下,第七笔是竖折勾,第八笔是撇折。

“虽”:第八笔是提。

⑤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⑥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三 再读课文,厘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多媒体出示词语解释)

噩梦:可怕的梦。

监督:察看并督促。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冤家:仇人。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时髦:(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多媒体出示分段及段意)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主要讲述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第二部分(第7~18自然段):介绍“我”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板书: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文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词语)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替换 厘米 摸耳朵 表弟

胆小鬼 理发 夺门而逃 眼神差 付钱 双倍 虽然 电灯泡 一件

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经历,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我”和老师傅是分别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二 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文,看看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1)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多媒体出示)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怎样的?(一会儿痛一会儿痒,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1:因为老师傅那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学生2: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板书:“害人精” 小沙吃尽苦头 受刑一样)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多媒体出示)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

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学生1:随意乱剪。

学生2:这儿一剪头,那儿一剪刀,非常糟糕。

2.“我”和老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学生1:当然是老剃头师傅剃得好。

学生2:“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

(板书:“剃头大师” 熟练 随意乱剪 见了鬼)

3.“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学生1: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害怕理发,剃头师傅给他理发,让他又痛又痒,很不舒服。

学生2:“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有“剃头大师”的架势。

4.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学生: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给表弟乱剪头发,“我”才是“害人精”。

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读文,读出感情。

2.课文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1: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

学生2:通过这件事,作者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教学反思:

  教学时,以理解重点句子为主线。本文对比描写“我”和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交代了谁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是“害人精”。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对比阅读,联系上下文,找出事情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