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论》

关于苏武的故事及其评价(苏杨论:一个比苏武更有民族气节的武威英雄杨重英)(1)

苏武留匈奴十九岁而还,杨重英留缅甸二十一年而还,念其事相类,作《苏杨论》。

关于苏武的故事及其评价(苏杨论:一个比苏武更有民族气节的武威英雄杨重英)(2)

武在匈奴餐旃齧雪,势不能久,向已有说,然其娶妻生子,汉书章章可考。重英在缅甸其誓死不降,与武同而无武娶妻生子事。今呼路人而询之曰:“重英与武孰优?”必甲武而乙重英。彼故不知武之为何如人、何如事,徒以膻芗久,而耳食熟耳?则司马迁所云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后世,语诚不爽。缅甸之归顺也,总督富纲犹责其弗献重英,予以为过于罗索。既而其长随以重英及其时被遮之兵,并自暹罗所获粤民致之边,及入边,重英谓:“同归之兵曰,今生还本朝即伏国法亦瞑目,是可哀矣。“问其在缅有无易衣娶妻生子事,则皆以为无,而重英本抱病来,因遂故以其志可怜悯,命给道员衔,仍将录其子夫。重英究为在缅偷生,兹仍加薄恩,所为仁义兼施教忠之道也。若武之为典属国汉之恩为过优矣,而犹有叹其被赉薄者,是何耶?且以重英所为,较武有过之无不及。武乃奉使,而重英则不过从军被拘留也,若曰:因附青云而得名之传,则其传与不传固不足为贵耳。

杨重英出生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其父杨应琚。

关于苏武的故事及其评价(苏杨论:一个比苏武更有民族气节的武威英雄杨重英)(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