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100天。

高三的小邹同学是一名体育生,完成下午的训练后,他仓促地吃好晚饭,就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教室,参加晚自习。可是,不到半个小时,他就趴在课桌上了。

班主任张教师轻轻走进教室,拍了拍了他的后背。

邹同学抬头看看张老师,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一下,把一只手插入乱蓬蓬的头发里,拄着脑袋,又开始做作业。

老师得知学生高考成绩(学生高考成绩好)(1)

正在上晚自习的高三学生

晚上,张老师回到家里,做医生的妻子正在看电视。张老师随口说道:“我们班的小邹同学真不容易,练完体育,再去学文化课,也太累了,我真想帮他一把。”

妻子说:“有种方法可以试试,我们医院刚推出一个新的保健项目——血疗。”

“说说看,什么原理?”这是老师的职业习惯。

妻子解释说:“人体的血液输送氧气,去氧化体内的糖类物质释放能量,同时血液中还有许多代谢后的垃圾。如果除去这些垃圾,再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就能更快地产生能量。”

“这就是你们化学上说的,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妻子又从化学原理上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张老师感到有道理,但是,他想亲身验证一下。

第二天下午3点,张老师走进学校的体育器材室,测了一下自己的单手臂力是35千克,并且与体育老师约好,以后几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测臂力。

体育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都在同一时间测臂力?”

张老师说:“我要做一下力量的对比,同一时间测量更科学,这就是科学上的控制变量法。”

次日上午,张老师去了妻子所在的医院,挂号、缴费后,躺到了血疗室的床上。

在张老师的一只手臂上,殷红的血液通过针管慢慢进入血袋。

医生抽了2血袋的血液,血液呈暗红色。然后医生把针头插入生理盐水的瓶中,给张老师补充体液。

医生对张老师说:“我去把这些血液处理一下,马上你看到的血就变成鲜红色的了。”

张老师静静地躺在床上,感到有点无聊,就去数1分钟能滴下几滴生理盐水,然后估计这瓶500毫升盐水要滴完需要多长时间:每20滴是1毫升,500毫升就是1万滴,1分钟滴50滴,需要……

张老师又想,面前的0.9%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刚才使用的棉球上酒精的浓度75%是体积分数,血液中血糖指数5.5 m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浓度表示方法都是为了应用的方便。

在血疗室的隔壁,医生把两袋血液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一些“垃圾”,再用半透膜进行渗析处理,最后放在紫外灯下照射,同时向其中通入氧气。

老师得知学生高考成绩(学生高考成绩好)(2)

医生正在进行血液处理

血液处理好后,医生又把生理盐水的瓶子换成了盛新鲜血液的血袋,血液又流回了张老师的体内。

血疗后的当天下午3点,体育器材室,张老师的单手臂力是45千克。

第二天下午3点,单手臂力是43千克。

第三天下午3点,单手臂力是39千克。

血疗对提高力量效果很明显!

他准备把这种方法告诉小邹,但心里又有点犹豫:“这样做好像有失公平,是否违反高考政策?”

给县招生办公室打个电话,招生办回复:“政策中没有这个禁止条款。”

在小邹同学高考专业课考试的前几天,张老师找到小邹,讲了自己对血疗的体验,小邹表示,自己也想去做一下血疗。

张老师说:“你直接到血疗室报个名字就可以了,医院对我们学校的同学是免费的。”

在小邹去医院的当天上午,张老师用自己的钱给小邹事先做了挂号、缴费。

体育专业课测试中,小邹超水平发挥,成绩优异。

老师得知学生高考成绩(学生高考成绩好)(3)

高考体育专业课测试

8月份的一天,小邹收到了北京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老师。

9月初,小邹要去北京了,他突然接到县教育局的一个电话,要他来教育局一下,教育局要了解个情况。

在教育局纪检室,老师首先祝贺小邹高考成功,然后问小邹:“考前你是不是做过血疗?”

小邹说:“是的。”

又问:“是不是你的班主任张老师要你去的?”

小邹说:“是张老师认为效果好,告诉我的。”

小邹担心地问:“有问题吗?”

纪检室的老师说:“你可以放心地去学校报到,对你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只是了解一下情况,已经清楚了。”

几天后,全县各个学校都收到了教育局的一份文件:“关于张××老师违反师风师德的通告”。

通告说,张老师为了自身利益,诱导学生去他妻子工作的医院消费。……给予张老师警告处分,三年内不得评优、晋级。

关联的化学知识:

(1)胶体的提纯:血液是一种胶体,可以通过渗析的方法除去某些杂质。

(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

(4)控制变量法。

说明:

本故事纯属虚构。血疗曾是医院里的一个项目,因疗效不确定已被卫生部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