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中辍学,从建筑工做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因为喜欢阅读,他一个人从日本去美国,从体力劳动转为脑力劳动,最终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

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开始写作,从专栏作者到生活美学刊物《生活手帖》的总编辑,他实现了从贫穷小子到人生赢家的逆袭。

他就是松浦弥太郎。

他写了很多书,是出版人、作家、创意总监,他被称为全亚洲备受欢迎的青年导师,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的先行者。

他在书籍《慢慢变富:让人生更富有的金钱与工作法则》里为我们分享了他高中辍学后,从建筑工到书店老板,再到杂志总编,实现财富积累和颠覆人生的过往。并从时间管理、人际交往、自我投资以及坚持热爱等方面,把他对于人生的拆解与思考呈现给读者。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普通人很难拥有一夜暴富的运气,但都可以培养慢慢变富的能力。

六个从穷到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富有的四条生存法则)(1)

今天,让我们跟着松浦弥太郎一起学习普通人稳扎稳打、慢慢变富的人生经营之道。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

决定了你成为哪种人

假设给你1小时的自由时间,你会做什么?

发呆?看书?还是约见朋友?亦或是刷刷手机?

松浦弥太郎告诉我们:时间是有价值的,分配时间的时候,可以从回报的角度入手。

简单来说,就是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收获的东西也不一样。你想要什么,就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工作日永远都穿简单的灰T恤和连帽衫。

他让自己在穿着这件事上少费神,就可以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工作,这是扎克伯格的生活时间选择。

也正是他把更多时间用于工作,才促成了他事业上的成功。

松浦弥太郎还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时间当做投资产品,确定自己的时间构成。

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视的有哪些元素?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健康、兴趣爱好;还是家庭、旅游、志愿者活动等等。

如何分配你的时间,取决于你。

确定自己的时间投资组合,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把时间放在家庭上,收获的是家庭的快乐和幸福;你把时间放在工作上,收获的是个人事业的成功;你把时间放在人际交往上,收获的是更多的人脉资源。

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构建适合自己的时间投入比例,并且定期进行审视和调整,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六个从穷到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富有的四条生存法则)(2)

想要增加收入,就要与更多人产生链接

松浦弥太郎告诉我们:你能感动多少人,也就是说你能影响多少人,决定着你的收入多少。

在他看来,在别人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予以帮助,你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给别人带去价值,你感动的人越多,你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松浦弥太郎在做建筑工人时,因为任劳任怨,虽然年纪小,但口碑很好。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他介绍工作,他也因此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得以到美国。

到美国后,最开始有人让他帮忙推荐书籍,后来一些艺术家、编辑等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找他聊天,寻找灵感。

正是因为他帮助很多人,很多人都愿意给他介绍更多客户,他也因此赚到越来越多的钱。

尽量帮助他人会使自己收获他人的好感,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就可以感动更多的人。

董宇辉凭借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带货表现火遍全国。

他不同于以往那些带货主播,只是单纯介绍产品,而是在直播中,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出众的表达,让观看直播的人可以获得精神慰藉,喜欢他的粉丝也越来越多,也带去更多的销售额。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经营好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升自己的价值,影响和感动更多人,你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多。

六个从穷到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富有的四条生存法则)(3)

人生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知乎上有个提问: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里?

有个高赞回答说: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差别在于思维。穷人只懂得用钱生钱,而富人懂得投资自己,让自己更值钱,然后去挣更多钱。

松浦弥太郎也告诉我们:钱的最佳用途是投资未来。而投资未来,可以包括投资未来的自己,比如,学习、读书、护肤、健身,这些都是在投资未来,未来的自己也会更好。

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他喜欢阅读和看电影,坚持买书,对书籍了如指掌。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看的书多了,也就无师自通,学会了写作。

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开始给杂志专栏写稿,后来又熟悉杂志排版等,最终与《生活手帖》结缘,成为杂志主编。

正是因为懂得投资自己,松浦弥太郎从一个体力劳动者成为脑力劳动者,也能更轻松地赚到更多的钱。

松浦弥太郎还告诉我们:自我投资也有风险,也可能暂时看不到希望。投资不一定注重结果,学习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投资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无形资产”。

巴菲特也曾说过:“一个人最好的投资不是房子或股票,而是投资自己。”

投资自己,让自己的技能得以扩充,比如掌握理财知识,比如扩大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比如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等等。

满足感并不来源于物质,而来源于更深层次的充实感。即使暂时看不到结果和回馈,但自己的经验增加了,也是值得庆贺的。

也许你的坚持与努力不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总会体现出效果,带来某种收获,这样的收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

学会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能力的人,你的生活才能足够有底气。

六个从穷到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富有的四条生存法则)(4)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那将是你的财富所在

松浦弥太郎在高二那年选择辍学,选择当土木建筑工。

带着自己赚的第一桶金,他来到美国,他喜欢阅读,想要以此为突破口养活自己。可是,因为语言不通、没有工作,他悻悻而归。

但他没有放弃,回国打工赚到钱,他又第二次去美国。

这次,在那个信息不对称的年代,他靠两条腿走遍各家书店。

为别人找心怡的书,坚持热爱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价值,也赚到了更多钱。

松浦弥太郎正是因为喜欢看书,喜欢书店,渐渐将喜欢发展成了生意。

松浦弥太郎告诉我们: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那就想想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开心。能让你着迷,让你废寝忘食的东西肯定很特别。

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才能为之去拼尽全力。

人称“小林老师”的百万粉丝网红林帝浣学医5年,转身成央视御用画师,源自对热爱的坚持。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因为家里穷,就收购旧杂志,照着杂志上的图片,开始临摹。

毕业后成了一名大学老师,虽然主业和画画无关,他也没放弃。而是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画画,还自学了网页编程和平面设计,并且接触摄影,为他后来在绘画领域发展打下基础。

他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水墨画申遗成功,央视头牌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更是连续用了3年他的国画作品。

随着与央视节目合作,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绘画作品也火遍全球,当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有句话说:“高级的赚钱方式是把兴趣爱好做到极致。”

在基因和成长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专长。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当把自己的兴趣发挥到了极致,别着急,慢慢来,日积月累的专注,赚大钱必然是水到渠成。

六个从穷到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富有的四条生存法则)(5)

松浦弥太郎告诉我们:成功的对立面不是失败,而是无所作为。

财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不停歇,懂得投资自我,我们终究会获得知识、能力和阅历的积累,获取财富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聪明的人懂得,我们缺乏的从来不是财富,而是赚钱的能力。

当我们学会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地方,学会提升自己的价值并且构建自己的人脉;

当我们学会投资自己,坚持自己的热爱,没有停下来,我们都可以具备变富的能力。

我们都很难拥有一夜暴富的勇气,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等待那个富有的自己。

别着急,你我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