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三大类:1、物化法,2、活性污泥法,3、生物膜法。其中,物化法包括加药澄清、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活性污泥法包括氧化沟、A2/O、SBR、AB法等;生物膜法包括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池、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因MBR属于生化与膜法的结合,相当于提标或者替代二沉池的一种手段或者工艺,本文不再叙述,仅做生化部分的介绍。下面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城镇污水处理较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

一、氧化沟工艺

1、工艺简介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按该工艺设计的反应池利用设置于池底的三相分离器实现单池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通过调节曝停比营造出污水在反应池中的多级A/A/O状态,使污水在反应池中处于最佳状态的脱N除P工况,以最大限度地去除N和P。在工艺运行过程中,曝停比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温度、季节的情况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最佳量曝气,系统节能的目的。

污水处理系统配置的集中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原污水水质,灵活地控制IBR的运行模式,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使工艺的能量消耗最小化。

2、工艺优点

①构筑物少,用地节省;

②机电设备少,能量消耗低、运行费用低;

③控制简单;

④运行无噪音污染;

七、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1、 工艺简介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2、 工艺优点

①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

②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

③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

④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④可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物栖息、娱乐和教育。

3、 工艺缺点

①占地面积大

②易受病虫害影响

③生物和水力复杂性加大了对其处理机制、工艺动力学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理解,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因此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能达标排放,有的人工湿地反而成了污染源。

④另外,据已有数据,当上下表面植物密度增大时,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提高,在达到其最优效率时,需2~3个生长周期,所以需建成几年后才达到完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目前人工湿地技术最大问题在于缺乏长期运行系统的详细资料。

八、工艺对比图

每一种工艺都有其优缺点,工艺的选择要因地制宜,还和当地的经济形势相关密切,现将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多方面比较。

工艺性能对比图

污水处理工艺怎么选(如何选择城镇污水处理工艺)(1)

污水处理工艺怎么选(如何选择城镇污水处理工艺)(2)

来源:环保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