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个土著保护区内,还有着健康的北部长鼻袋鼠群——它们兔子般大小,以桉树根周围的块菌为食。

在2019年10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旱使森林变为“火种”,熊熊燃烧的大火将保护区燃成灰烬。当生态学家和护林员调查时,没有发现这种数量只有几百只的濒危有袋动物的踪迹。


森林火灾动物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山 森林大火让科学家惊恐(1)

长鼻袋鼠 概念图


这并不是唯一因肆虐的山火而面临潜在灾难的澳大利亚物种。

截至2019年12月,这场山火已经烧毁了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约300万公顷的土地,面积几乎与比利时相当。

这场大火袭击了生态系统和典型的防火湿地和热带雨林,摧毁了数十种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更糟糕的消息是,夏季火灾高峰期还有2个月,已经焦干的土地还要迎接另一波热浪。

“毫无疑问,濒危物种正受到影响,即便是普通物种也会因火灾的规模而易受伤害。”墨尔本肯迪大学生态学家Euan Ritchie说。

一些科学家甚至惊恐地看到,之前用来监控野生动物的自动相机拍下的烈焰,将他们的研究点化为灰烬。

覆盖澳大利亚东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新南威尔士州,至少有20%的国家公园保护区被大火吞噬。41个保护区中的至少35个受到了影响,这些保护区散落在大蓝山世界遗产区以及冈瓦纳雨林世界遗产区的一些区域。官方估计,标志性的冈瓦纳保护区现在有48%已经被烧毁,那里有自恐龙时代就存在的雨林。


森林火灾动物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山 森林大火让科学家惊恐(2)

森林大火 概念图


悉尼皇家植物园的进化生态学家Maurizio Rossetto忧心忡忡。他担忧冈瓦纳自然保护区一处国家公园中的30种珍稀树种和数量相近的珍稀动物,因为它们的栖息地已被破坏。该国家公园拥有澳大利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森林,“有大量来自6000多万年前冈瓦纳时代的拥有古老特有血统的物种”。“这些树的树皮很薄,不能防火。”Rossetto说,他特别关注3个物种——每种仅剩几百棵。

冈瓦纳雨林中的臀袋蛙也受到了威胁。这是一种纤细的2厘米长的两栖动物,它需要潮湿的树叶才能生存,对火没有耐受力。在大蓝山地区,大火毁坏了约50%的遗产保护区,威胁着小范围内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比如一种发现于1994年的“活化石”——瓦勒迈松。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态学家Ross Crates说,这些山脉也是一种极度濒危鸟类的“最后据点”。这种羽毛黑黄相间的食蜜鸟仅剩250~400只,大约80%在大蓝山筑巢繁衍。大火已经摧毁了至少5个山谷中的食蜜鸟鸟巢,山谷中有些巢中仍然有雏鸟。

在新南威尔士州更靠西的地方——澳大利亚内陆深处,另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正面临新的危险。澳大利亚麻鳽栖息于麦泽理沼泽——一个在丰水期为成千上万的水鸟提供栖息地的保护地。


森林火灾动物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山 森林大火让科学家惊恐(3)

芦苇 概念图


但澳大利亚长期的干旱使沼泽干涸,加之大火烧毁了3000公顷的土地,麻鳽的主要筑巢栖息地芦苇床消失了90%。

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研究人员担心火灾已吞噬了保存有濒危的本地坚果树的国家公园,该坚果树的数量已经不足150棵。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哺乳动物生态学家Diana Fisher说,大火还危及该国家公园里的银头阔脚袋鼩,这是一种濒危的有袋食肉动物,数量仅剩几百只。(胡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