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不少稀有姓氏,其中阿侯姓氏算是比较大的姓氏了,说起彝族的姓氏,不得不说古侯家族和曲涅家族的起源和发展。

彝族不知道自己的家族姓氏(彝族的稀有姓氏和两大家族的渊源)(1)

阿侯氏

彝族阿侯(ā hòu)氏起源和分布

阿候、吉狄各以23世祖名为姓,四川美姑、甘洛等地均有此姓。目前不足千人。以祖名为姓的基础是彝族中盛行的“父子连名”谱。每个家支都以共同的男性祖先起始父子连名谱系,彝语称“措茨”。姓可以用于名,反之名也可以用于姓。如“阿候马日—马日乌哈—乌哈古觉—古觉……”。阿候是宗支的姓,马日是先祖的名,又是其子的姓。乌哈是马日的儿子,又是儿子古觉的姓。著名的甘洛县煖带田坝斯普兹莫岭姓家谱,先祖属乌蒙“古候”部落。近代世系:勿竹—勿竹阿吉—阿吉阿假—阿假木基—木基洛裸—洛裸阿鄙……

目前分布: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四川美姑、甘洛等地

古侯和曲涅两大家族渊源

“古侯”、“曲涅”是彝族原始部落酋长的名字,源于“六祖分支”。“六祖分支”后,缘于父系世袭制,六祖之一慕阿赛七世额类糯后裔“糯”部落首领传位于曲涅,“糯”部落进入新盛时,为此,“糯”部落又称“曲涅”部落,六祖之一慕阿卧六世密阿恒后裔 “恒”部落首领传位于古候,糯、恒部落俱有照应,一荣俱荣,“恒”部落也进入兴旺时期。

后来古侯、曲涅部落为了扩张势力,部落头领在兹兹仆乌率领族人渡过金沙江,向大小凉山地区迁徙扩张。

据《指路经》、《招魂经》中记载,古侯、曲涅部落迁徙路线大致为:

部分从云南永善县的井底坝、大屋基一带渡过金沙江,进入雷波境内,然后向西沿美姑河上行,到达今美姑县勒木甲谷的山麓勒木莫姑,勒木莫姑地势平坦,水丰草盛,适合放牧与农耕,因此留居时间较长,甚至聚落至今。

部分支系从勒木莫姑沿着美姑河向西,经过勒木都柯、勒木且窝到达勒木竹核(昭觉)。勒木竹核为大平坝,纵横二三十里,土壤富庶肥沃,古侯、曲涅部落支系在此停留居久。后因战事分道扬镳,在《指路经》、《招魂经》中有古侯向东,曲涅向西的记载,分别向大小凉山的广大地区迁移。

古侯部落从昭通北上沿美姑河到凉山,分布到东部,在美姑牛牛坝以北分布阿侯、苏呷支系;至此阿侯部落产生,阿侯氏以23世祖名为姓。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