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去年在乡镇创城志愿者服务时所经历的事情。

记得那天是九月初的一天上午,天气炎热,我的任务是站在斑马线边上引导行人过斑马线,也让汽车在有行人时礼让斑马线。我所处的这条线位于一条长长的街的尽头,街二边的房子只有临街的一行,房子的前后就是田地和公园,种植着蔬菜等,不边处就是散落的农房与田野。

村里人骂街 乡村见闻骂街(1)

夏天的乡镇的街并不热闹,车子虽然不时开过,却并没有太多的行人,宁静而又喧嚣。

这时偶然地听到一阵吵骂的声音,尖利而高叫的声音从街的不远处响起,瞬间引起了街上为数不多的人的侧目,我也转头沿着街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60岁左右的妇人,在骂着人。她声音很高,快速地说着一些骂人的本地话。由于语速很快,以致于我这个本地人都不太听得懂她在骂什么。我因此非常好奇,感觉应该是跟某个人在吵架,或者说有人惹了她,以至于她发这么大的火,生这么大的气。

村里人骂街 乡村见闻骂街(2)

这时我偶尔听到一位骑电瓶车的男子好像跟应了句,我觉得应该是跟他在吵架。很快骑电瓶车的人走远了,消失在这条街上。这位老妇女也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仅过了一会儿,这位老妇女又出现在门口,手上多了一把长柄的竹扫帚,扫帚有点旧,前面的扫头已经被扫得只剩下一半。她握着扫帚柄的尾巴,如同一根棍子一样。当我不大明白她要干什么时,熟悉的骂人的声音瞬间响起,她又开始骂了。

她先用脚顿了下地,同时扫帚狠狠地拍在地上,好象被拍的地方有着于她深恶痛绝的东西在那里,于此同时,尖锐的、“某某的某某、某某的某某某”、一连串农村熟悉的用于骂人与吵架的专用话,高频而快速地从她的口中喷薄而出,如一阵阵的声浪,涌向街的四面八方,瞬间成为这个时空的主导。

村里人骂街 乡村见闻骂街(3)

让我惊讶的是,她骂人没有指向,一会指向女的,一会指向男的,感觉漫无目的。在这一连串的骂声出去后,会停顿一小会,然后继续重复着前面,顿脚、用扫帚拍地助力着这种骂人的架式。她朝街的这头骂几句,又朝街的那一头骂几句,然后她站在那里,用目光扫视着整条街,所有的人远远地避着,于是她如同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笔直而高傲的站在那里,环视一圈,走几步。接着又脚一顿、扫帚一拍的骂上几句,或骂上一阵子。时间一长,街上的人更少了,大多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这长长的街只剩下这位骂人的老妇人,还有我这位站边上斑马线的观众,以及偶尔开过的车辆。

这突然明白曾经在书本上出现过的骂街的含义,原来这就是骂街啊。对于这位老妇人来说,在骂街的时候,她就是这条街的明星,她正向这条街宣示着她的存在。

陆续的骂了一段时间后,有一位路过的妇女跟她说了几句,我没听到是什么。但在此之后,那位骂街的妇人回到了房子里。宁静又回到了这条街,慢慢地与平常没什么二样了。如同一幕戏剧一般,​开场,高潮,然后落幕,只是主角是这位骂街的妇人。​

站在斑马线边上的我,突然感慨,这骂街,也是宣示存在的一种行为的艺术啊。

村里人骂街 乡村见闻骂街(4)

-end-

感谢阅读。

作者:邱立军 舟山市定海区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悠果农艺主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