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1)

文 | 鲁远风

看诗中风云起,品文里赤子心。

——读诗文品《北平无战事》

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2)

方孟敖抓了扬子公司的人后,方步亭和姑父一夜未睡。程小云凌晨下厨房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有小笼包,萝卜丝饼,方糕,还有酒酿圆子。望着这顿丰盛的早餐,方步亭感慨满城都在挨饿,我们这顿早餐也太奢靡了。随后方步亭对着程小云唱了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句“虞兮虞兮奈若何”可以说是剧中比较难懂的一句台词了。但你若和程小云一样,熟知京剧《霸王别姬》,想必能更好地理解这句唱词在剧中表达的意义。这句唱词是项羽所唱《垓下歌》中的一句。

霸王别姬·《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和虞姬被困在垓下。虞姬感叹,这些年她跟随大王一起东征西战,风餐露宿。这都不怨大王,怨只怨那无道的秦王害得百姓穷困,生灵涂炭。但项羽觉得他对不住虞姬,这些年虞姬跟着他受苦了。

此时项羽他们被困住垓下,他们在等楚地援兵,然而援兵没等到,等到的却是四面楚歌,这时他知道刘邦已夺楚地,自己大势已去。想起自己一世英名,如今竟到如此境地,时运不济,奈何呀,虞姬,奈若何呀。

这一句奈若何,道出了对当下时局的无奈,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一句奈若何,道出了对虞姬的歉意,这些年跟着自己四处奔走,受苦受累。这一句奈若何,道出了眼下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已经是很难走出这个困局了。

想起当年楚霸王项羽,方步亭望着面前的早餐,感叹自己如今何尝不是一样。国民政府一日不如一日,老百姓已经无粮可买,多少人在挨饿受苦,可那些高层财团,政府官员,却仍在搜刮百姓钱财,他们哪里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而我呢,原本怀着救国救民之心,但如今真的无能为力啊。

程小云你跟着我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起在受苦呢,这么长时间没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如今你半夜起来辛劳,我却还说你奢靡。

还有孟敖抓了扬子公司的人,如今五人小组那边正在等着我的回音,想必扬子公司的老总也是要来找我算帐的。而孟敖呢,闹这一出,作为父亲的我还得出面把事摆平,但事后他也是要来查我的。我眼下不正是四面楚歌吗?但奈若何呀,为了孟敖,为了这个大家庭,我还得一一去面对,去解决。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3)

这句诗是崔中石被徐铁英扣下后,方步亭和方孟敖在自家院子里吟的一首诗。方步亭说,崔中石女儿和儿子的名字都是他后来给改的。伯禽是李白儿子的名字,平阳是李白女儿的名字。剧中方步亭念的是下半段,这首诗全文如下: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李白当年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郁郁不平寓居金陵。写这首诗时,远离家乡已近三年。触景生情,想到家中春天的农事,想到了自己的儿女,满怀思念,肝肠忧煎。

崔中石对他的一双儿女的感情又何尝不是如同李白一样,经常出差不能陪伴平阳和伯禽,家里的事情也照顾不到。现如今被徐铁英扣下,可能会是生死两茫茫,一双儿女呀,以后谁能抚背怜爱他们呢?

方步亭借李白之口表崔中石这一生对家庭对儿女的歉疚,同时他也是在暗中表达自己对死去的妻女还有身边的两个儿子的愧疚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句词文是在方步亭弹琴后,程小云对方步亭说的。

全文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崔中石被徐铁英关押后,方步亭从警局回到了家里。方家的大厅里,大伙都在那里默契地等着崔叔的消息。这时,方步亭弹奏起了钢琴曲《圣母颂》,方孟敖则在一旁和唱。但这首曲子的尾声“恳求你,恳求你拯救我们”他们父子两人都没有弹奏或演唱。如此的默契,方步亭知道儿子方孟敖心里的想法。崔中石是一定要救的,不然,儿子会像当初母亲和妹妹死于日军的轰炸一样再也不认他这个父亲。

因为崔中石的事情,方步亭想到了自己的亡妻,方孟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一首《圣母颂》表达着方步亭对亡妻的思念,表达着孟敖对母亲的想念。他们都沉浸在悲伤中而无法释怀。程小云一向善解人意,所以她才说出了那句苏轼思念亡妻的词文。

此时方步亭的妻子也恰恰与苏轼的亡妻一样,死了有十年,十一年,你说古人今人心境相通,同是断肠人。这阙词文读来怎能不叫人悲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5)

《诗经》中的这句话是弹琴后方步亭对程小云说的,是回应程小云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词文。全诗如下: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是古人表忧伤之作。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是要把什么寻求?

程小云能够理解方步亭心中所思,心中所忧,知道方步亭是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对此,方步亭感到很欣慰,虽然自己失去了妻子,但现在身边又有一位能懂自己的女人,自己的一生也算是幸运的了。

此刻的方步亭,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救下崔中石,心中顾虑儿子方孟敖会不会又一次不认自己。他心中担忧,担忧自己不能好好守护这个大家庭。幸而程小云善解他心,他的心里也算是有了些许的支撑。

刘备托孤于白帝城台词(虞兮虞兮奈若何)(6)

这句诗文在《北平》中还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准备实行孔雀东南飞的计划后,建丰同志念给曾可达听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同样是表达忧伤,但不同的是,建丰同志表达的是如今北平城两百万人没有粮食吃,学生不停地在闹学潮。作为国民政府上层,我们该如何安民呀。

曾可达领会了建丰同志的意思,明白自己“王命”在身,要赶紧去办妥上级所忧虑的事情,要去为北平城的老百姓募粮。

--END--

,